08.15 媽媽治病花光積蓄,她靠打工掙到部分學費於鳳嬌:生活以痛吻我,而我報之以歌

媽媽治病花光積蓄,她靠打工掙到部分學費於鳳嬌:生活以痛吻我,而我報之以歌

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胡兵攝影報道“我常感恩於自己的命運。人的命就像這琴絃,拉緊了才能彈得好,彈好了就夠了。生活以痛吻我,而我報之以歌。”臨邑縣興隆鎮張巨村的於鳳嬌說,她的家庭是不幸的,可是她為改變自己的命運做了最大的努力,她沒有遺憾。今年,她以總分617分的成績考上了山東大學威海分校,向夢想更近了一步。收到錄取通知書,她沒有放鬆,而是選擇去培訓班打工,一個月掙了1000元錢。學費差5000元就湊夠了,於鳳嬌又去找親戚們借錢。

於鳳嬌的家在臨邑縣興隆鎮張巨村,家庭因病致貧。家中有五口人,奶奶已是八十八歲高齡,並伴有眼疾;爸爸今年五十五歲,患有高血壓、風溼病;媽媽患有直腸癌,失去了勞動能力。她的姐姐馬上就要念大三了,今年她又考上了大學,一家人的花銷就只能依靠爸爸打零工維持。出遠門能多掙一些錢,可是於鳳嬌的爸爸不敢走遠,他害怕沒法照顧家裡人。

由於家境並不富裕,於鳳嬌的媽媽有病也捨不得花錢去醫院,只是捱著。2014年的春天,於鳳嬌放假回家,看到媽媽躺在床上,忍著疼痛。家裡人都以為是小病,沒有在乎,總以為休息一下就會好了,也沒有去體檢。等於鳳嬌的媽媽實在忍不住疼痛的時候,到醫院一查,一家人都傻眼了,媽媽被查出患有直腸癌。

治療直腸癌,讓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陷入了困境。於鳳嬌的媽媽做完手術後,每年還有兩次的複查,鉅額花費給家裡造成了很大的壓力。於鳳嬌說,媽媽治病的日子讓她終身難忘。她經歷此事後,變得成熟起來,也變得更加堅強,擁有了獨自面對困難的勇氣。

為湊學費暑假去打工掙錢

如今四年已過,於鳳嬌的姐姐馬上就要念大三了,而於鳳嬌自己,則以617分的好成績考上了山東大學威海分校,向夢想更近了一步。

收到錄取通知書後,於鳳嬌在為學費發愁。“好消息中摻雜著些許痛意與疲倦,高額的學費與生活費給我很大壓力。即使我們姐妹兩人辦了助學貸款,也難以湊齊。”於鳳嬌說。

然而,於鳳嬌並沒有被眼前的困難打倒,她利用暑假時間,在興隆鎮新思維教育輔導班當老師,一個月掙了1000元。“打工掙了1000元,剩下的找親戚們湊湊。”於鳳嬌說,面對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她用積極向上的心態來面對,克服每個困難都會變成一塊鋪路的磚,讓她變得更加勇敢,前面的路越走越寬,使她成為一個有耐心、有勇氣、有智慧的人。

只有不斷學習,才能找到更好的出路,於鳳嬌的媽媽總是這樣說。於鳳嬌沒有辜負家人的期望,考入了臨邑一中的實驗班。“回想高中三年,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高三剛開學時,因為自己分班後名次較靠後,心理有落差,導致學習成績一直不太理想。”於鳳嬌說。

為了幫助於鳳嬌走出低谷,班主任趙玉紅總是鼓勵她。有時,還讓她自己批改試卷,找出做錯的原因,然後根據錯題提出整改意見。如此反覆,於鳳嬌的成績也突飛猛進,甚至有一次考到了年級前15名。“在高壓的環境下,我努力調整自己,虛心接受老師、同學給予的建議,整日做題、改題、找問題。”於鳳嬌說。

去大學校園“修煉”自己

“生命從來不在於長度,而在於寬度。世界以痛吻我,而我報之以歌。”於鳳嬌說。她期待的大學生活馬上就要拉開帷幕了,她希望在大學中勤工儉學,減輕家裡的經濟壓力。“有人說,考上大學就可以放肆地玩了,其實我覺得這是最錯誤的想法。”於鳳嬌說,她歷經艱難險阻才考上大學,怎麼能不利用一切機會去學習呢?她認為,大學校園是用來“修煉”自己的好地方,按時上完課,完成老師的作業後,她要去圖書館讀書,讓自己變得更強大。

在暑假的日子裡,於鳳嬌一有時間就陪著家人——她在家多幹活兒,讓爸爸媽媽多休息。“不久之後,我將懷著對未來的渴望和對社會的感恩,邁進山東大學威海分校的大門,為未來而努力拼搏,向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於鳳嬌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