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打死德軍一萬多人俘虜九千人,德軍約50萬人被迫從巴爾幹半島撤軍

1941年4月6日,德國入侵南斯拉夫。17日,南最高統帥部向德軍投降,國王彼得及其政府流亡國外。德國對南實施軍事佔領。與此同時,意大利、匈牙利保加利亞也佔據了南斯拉夫大片國土。以鐵托為首的南斯拉夫共產黨堅決主張抗擊外國侵略者。4月15 日,南共中央散發《告南斯拉夫各族人民書》,號召為祖國的獨立而戰。1941年6月蘇德戰爭的爆發推動了南斯拉夫人民反抗侵略者的鬥爭。7日,塞爾維亞、門的內哥羅、波斯尼亞、斯洛文尼亞、黑塞哥維納等地相繼爆發武裝起義。

打死德軍一萬多人俘虜九千人,德軍約50萬人被迫從巴爾幹半島撤軍

1944年9月前,南斯拉夫所有重要城市、主要鐵路和公路仍在敵人手中。德軍“F”集團軍群轄裝甲第2集團軍、“塞爾維亞”集團軍級集群和一些獨立部隊,繼續在南斯拉夫領土上實施戰鬥行動。南斯拉夫境內的德軍總數約為57萬人。 1944年9月中,蘇聯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蘇聯紅軍進入南斯拉夫領土達成協議。隨後又在克拉約瓦最後商定了共同行動計劃,10月5日,簽署了關於保加利亞軍隊參加對南斯拉夫領土上的德軍作戰的南保協定。

打死德軍一萬多人俘虜九千人,德軍約50萬人被迫從巴爾幹半島撤軍

蘇軍烏克蘭第3方面軍所屬第57集團軍、空軍第17集團軍、近衛機械化第4軍、步兵第236師、獨立摩托化步兵第5旅、近衛第1築壘地域以及多瑙河區艦隊,計有火炮、迫擊炮和火箭炮2350門,坦克和自行火炮358輛,飛機1292架,戰鬥艦艇約80艘。烏克蘭第3方面軍基本兵力,即第57集團軍、近衛機械化第4軍由拉杜耶瓦茨、庫拉、維丁地域向貝爾格萊德總方向實施主要突擊。烏克蘭第2方面軍所屬第46集團軍近衛步兵第10軍和空軍第5集團軍一部應積極配合烏克蘭第3方面軍的行動。 南斯拉夫方面參加戰役的有第1集團軍級集群(第1軍、第12軍和由數個師編成的一個戰役集群),第13、第14、第15、第16軍,保加利亞方面參加戰役的有第1、第2、第4集團軍。

打死德軍一萬多人俘虜九千人,德軍約50萬人被迫從巴爾幹半島撤軍

9月28日蘇軍第57集團軍的突擊開始,該集團軍在航空兵支援下突破敵邊境防禦地區,越過東塞爾維亞山脈,於10月8日進抵摩拉瓦河,從行進間強渡了該河,在西岸奪取了兩個登陸場,保障了近衛機械化第4軍於10月12日進入交戰。集團軍向南斯拉夫腹地推進130公里。多瑙河區艦隊對進攻的軍隊實施支援,可靠地保障了第57集團軍右翼,並擔任軍隊、技術兵器和各種物資的輸送。

打死德軍一萬多人俘虜九千人,德軍約50萬人被迫從巴爾幹半島撤軍

友鄰的行動也很順利:右鄰第46集團軍近衛步兵第10軍在貝爾格萊德東北40公里寬的地段進抵多瑙河,以1個師的兵力會同南軍部隊強渡了該河;左鄰保加利亞第2集團軍已逼近尼什、萊斯科瓦茨。爾後,烏克蘭第3方面軍與南軍第14軍協同發展進攻,切斷了德軍在摩拉瓦河河谷的主要交通線。在帕蘭卡以西與南軍第1集團軍級集群的部隊會合,在斯梅代雷沃以西共同圍殲了兩萬之眾的德軍集團,並於10月20日解放了南斯拉夫首都貝爾格萊德。蘇、南、保三國軍隊經多次頑強戰鬥,攻佔了尼什、克拉列沃這兩個大的道路樞紐和敵軍堅固據點,切斷了德軍統帥部從巴爾幹半島南部撤軍所必經的薩洛尼卡—貝爾格萊德主要交通線。空軍第17集團軍在戰役過程中共出動飛機4678架次,對烏克蘭第3方面軍和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順利完成任務起了重要作用。

打死德軍一萬多人俘虜九千人,德軍約50萬人被迫從巴爾幹半島撤軍

9月28日,蘇聯紅軍發動進攻,與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相配合,開始瞭解放南首都貝爾格萊德的戰役。10月初,蘇聯紅軍和南人民解放軍在摩拉瓦河河谷會師,20日,解放了貝爾格萊德,打死德軍15000人,俘虜9000人。德國50萬大軍被迫從巴爾幹半島南部撤軍。沿途遭到南軍不間斷的突擊,傷亡很大。

喜歡小編文章的請多多關注,點贊,轉發,收藏,各位看官大大的支持是小編前進的超強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