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8 图说数据:辽宁在全国的经济地位,1978—2017之变迁

辽宁作为新中国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曾经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

建国初期,全国曾经一度设立过13个直辖市,其中属于今辽宁省管辖的城市竟然占有5席,分别是沈阳、鞍山、抚顺、本溪和旅大。遥想当年辽宁经济在全国地位之重。

近些年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举措不断出台,不禁让人们回想起辽宁当初的辉煌。那么辽宁在全国的经济地位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呢?下面我通过数据变迁,来回顾一下这段历程。

1、经济总量在全国占比的变化

图说数据:辽宁在全国的经济地位,1978—2017之变迁

如上图。我们计算从1978年到2017年,40年来辽宁省的经济总量在全国的占比,来理解其在全国经济地位的变迁。

1978年,辽宁经济在全国占比6.23%,全国排名仅次于上海和江苏省,位于第三名。到2017年,占比下降到2.89%。占比腰斩一半还多,全国排名位于第十四名。

从趋势图上看,40年来,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第一次快速下降在94到95年,第二次在01到04年,第三次大约在图上箭头3的位置。因为2016年统计"挤水"(图上看到的快速下跌),前面几年的公布数据可能存在较大偏差。

从2003年开始,出台专门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以来,虽然在某些年间曾有短暂反弹,但总的下滑趋势未能扭转。

从这个视角的分析,可看成是全国各个省区的经济发展"赛跑"。辽宁虽然也在向前跑,但显然其相对速度慢于其他"选手"。

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全国人均值比值的变化

图说数据:辽宁在全国的经济地位,1978—2017之变迁

从人均的角度来看,其下降趋势和总量的下降趋势基本一致。图中红色水平线标示的数值为1,即全国平均数。辽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978年是全国均值的1.77倍,到2017年,下降到全国均值的0.92,已经2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这个指标反映的是横向比较的经济发展效率。

从上图所示指标变化分析,辽宁不仅仅是总量下跌,(人均)产出效率也在下跌,已经跌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下,这个信号值得我们深思。

3、辽宁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的变化

图说数据:辽宁在全国的经济地位,1978—2017之变迁

人口数量和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这个指标亦应引起人们的警醒。

如图,1980年,辽宁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为3.53%,到2015年,下跌到3.08%。从1983年以来,辽宁人口数量占全国人口比重一直呈现下降趋势,除图上箭头2处有几年短暂持平外,持续均速下跌。

另外,从2009年后,辽宁户籍人口有些年份出现净减少。人口变化趋势的扭转比刺激经济发展的难度还大,因此,这个苗头更应引起注意。

结语: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仍然任重道远。

(备注:文中数据来自相关统计局网站。辽宁2015年及以前数据来自相关年份统计年鉴,其后年份总值数据来自相关年份统计公报,人均数据根据公报数据推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