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9 省圖書館部分區域空調不開放 讀者忍著悶熱 邊流汗邊學習

省圖書館部分區域空調不開放 讀者忍著悶熱 邊流汗邊學習

“解民生問題之難,建品質西安之城”。《明察暗訪看民生》是《西安晚報》根據市委主要領導指示精神,開辦的新聞監督欄目。

事關民生無小事 馬上就辦不懈怠。希望全市各區、縣、開發區及各部門重視本欄目的曝光內容,第一時間對群眾反映的問題作出回應,並及時向我們反饋整改落實情況,做到每期報道有結果。

今日推出《明察暗訪看民生》第359期——

省圖書館部分區域空調不開放 讀者忍著悶熱 邊流汗邊學習

省圖書館部分區域空調不開放 讀者忍著悶熱 邊流汗邊學習

空調開放的區域,讀者甚多。記者王海鵬攝

“到省圖書館學習,每天基本都是一身臭汗。”雖然已經立秋了,但不少市民在省圖書館看書學習時卻覺得悶熱不堪,有人自帶小風扇或扇子進行降溫。

8月17日上午11時許,記者來到長安立交西北角的省圖書館,剛走入館內,一股悶熱感撲面而來。相比室外的天氣而言,館內的溫度反而讓人感到些許煩悶。整個圖書館分為五層,左手邊設有旋轉樓梯,右手設有電梯通行。

位於一樓的報紙閱覽區和現代刊物借閱區設有讀者座椅,區域內有部分空調開放,溫度較為適宜。但記者瞭解到,這個區域禁止攜帶資料和書包進入,因此自習讀者無法無法進行學習。之後,再來到位於一樓的中文圖書借閱一區,此區域空調開放,涼爽宜人,設有讀者座椅的區域已經人滿為患。記者發現有不少的讀者為了能有個涼爽的閱讀環境,靠窗邊席地而坐。

隨後記者來到二樓,在二樓的過道兩旁設有讀者自修區域。此區域佔地面積大,設置座椅很多,可以為讀者提供全天的自習服務。但在讀者自修區域並沒有空調開放,這個區域座無虛席,讀者多以學生為主,他們自帶書包資料在這裡學習。過道里的溫度很高,悶熱的感覺最為明顯,不少讀者都自帶便攜式電風扇和扇子納涼。在此區域,記者觀察了10多分鐘,明顯感覺到脊背上有汗水流下。

之後記者走訪圖書館各層區域後瞭解到,圖書館為讀者設置座椅,並可以自帶學習資料的區域有位於一樓的中文圖書借閱一區和位於二樓的中文圖書借閱三區,但這兩個區域內座椅設置有限,不少讀者只能席地而坐。而中文圖書借閱二四五區,雖設有讀者自習座椅,但未開放空調,非常悶熱。而位於二、三樓的讀者自修區域人員最多,此區域也最為悶熱,在加上部分座位靠近南邊的窗戶,幾乎是太陽直曬,更讓人難以忍受。

今年準備考研的小劉告訴記者,他是最近才來省圖書館學習的,覺得這裡的學習氛圍很好,而且圖書也很豐富,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館內溫度太高讓人受不了。“空調開放的幾個區域,每天根本排不上隊,而能排到的自修區域每天學習下來都是一身臭汗。

不少讀者反映,省圖書館讀者區域未開放空調的情況已經持續了有一段時間了,而就在西安持續高溫不退的那段時間,都是這種情況。記者向服務檯的相關人員詢問館內為何不開放空調,工作人員表示具體情況他們也並不清楚。記者瞭解到,暑假期間省圖書館平均每天接待讀近萬人次,每天清晨大量讀者在門口排起“長龍”,就是希望能“搶佔”到一個舒適的學習座位,而這也是省圖書館為讀者服務的永恆宗旨。

(西安晚報記者王海鵬 實習生餘晨浩為您報道)

追蹤與反饋

任留街道辦安排專職網格員每天加強巡查

確保此類問題不再發生

本報訊 8月17日,“明察暗訪看民生”欄目報道了臨潼區任留街道辦南屯村有人以復耕的名義在被挖砂破壞過的農田傾倒建築垃圾一事,任留街道辦事處對此事高度重視,實地查看並對此事進行了處理。

在給“明察暗訪看民生”欄目的回覆中,任留街道辦稱,經核實,傾倒地點位於任留街辦南屯村西,是前幾年非法釆砂遺留下的廢棄沙坑。對本欄目的報道,任留街道辦表示將引以為戒,舉一反三,進一步加大巡查力度,安排專職網格員每天加強巡查,同時要求村上加大檢查力度,充分發動群眾進行監督,如有發現傾倒垃圾問題第一時間撥打區渣土辦及街道辦值班電話,以確保此類問題不再發生。

另外,街道辦還稱組織保潔隊伍對道路進行清掃,定時定期噴灑道路,杜絕揚塵對周邊群眾帶來生活影響。對此事,街道辦要求場地負責人對此地進行綠網覆蓋,確保無揚塵產生,最後再由專家對此地進行專業評估,達到可耕條件後交由群眾使用。(本報記者)T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