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0 戰績138輛的“黑男爵”死於誰手?探祕虎式坦克王牌魏特曼之死

縱觀百年裝甲戰爭歷史,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的米歇爾·魏特曼上尉無疑是最富盛名的王牌車長。在東線戰場,他一口氣把119個坦克擊毀戰績納入了自己的名下,由此獲得了希特勒親授的帶橡樹葉飾的鐵十字勳章。盟軍諾曼底登陸之後,魏特曼在維萊博卡日村之戰大顯神威,一口氣擊毀至少十輛坦及裝甲車輛,挫敗英軍包抄德軍後方的攻勢。此役過後,魏特曼名聲大振,化身為日後眾多軍事愛好者口口相傳的不敗傳說。

不過,在兩個月之後,這位傳奇的坦克王牌卻陣亡在法國戰場之上,其死因一直眾說紛紜。下文中,我們將運用各方的史料深入到事件的第一線,探尋究竟是何方神聖擊斃了這位傳奇的“黑男爵”。

戰績138輛的“黑男爵”死於誰手?探秘虎式坦克王牌魏特曼之死

▲米歇爾·魏特曼,德軍著名坦克王牌,在法萊斯口袋戰役中因座車殉爆而陣亡

我們把鏡頭轉向著名的“法萊斯口袋”。

1944年8月7日,德軍的“列日”行動失敗,大批裝甲部隊受困莫爾坦—阿讓唐地區。8月8日,英軍第21集團軍群發起“總計”行動,向卡昂以南地區進行突擊。其中,西蒙茲中將指揮的加軍第2軍負責迎擊德國黨衛軍第12“希特勒青年團”裝甲師和第89步兵師,該部前鋒一旦攻克法萊斯,就能夠與佔領了阿讓唐的美軍一起,對德軍進行合圍。

戰績138輛的“黑男爵”死於誰手?探秘虎式坦克王牌魏特曼之死

▲著名的法萊斯口袋戰役,在這次戰役中盟軍成功吃掉了德軍的大量有生力量

戰績138輛的“黑男爵”死於誰手?探秘虎式坦克王牌魏特曼之死

▲“總計”行動中,指揮加軍第2軍作戰的西蒙茲中將

“總計”行動第一階段的進展異常順利。8月8日早晨,加軍第2軍已經在德軍第89步兵師的防線上撕開了6公里長的突破口。隨即,“總計”行動開始第二階段,加軍第2軍將對德軍後方進行突破。

盟軍將領判斷德軍的第二道防線非常堅固,決定出動美國陸航的681架B-17“空中堡壘”式轟炸機,於12時26分—13時55分對德軍6個目標進行轟炸。當天上午,加軍第2軍停止前進,等待轟炸完畢後再發起進攻。

對於潰敗中的德軍,他們就此得到了組織反擊的機會。

11時35分,第12“希特勒青年團”裝甲師指揮官庫爾特·邁爾(Kurt Meyer)准將遇到了向南潰退的德軍步兵。他獨自站在公路中央,故作鎮定地將敗兵集合起來。隨後,邁爾准將登上高米斯尼(Gaumesnil)東北方的高地,觀測到北方盟軍的大批裝甲集群。

戰績138輛的“黑男爵”死於誰手?探秘虎式坦克王牌魏特曼之死

▲1944年夏天,諾曼底戰場上三名愁眉苦臉的黨衛軍軍官正在商討局勢,右側的人就是庫爾特·邁爾准將

作為經驗豐富的指揮官,邁爾准將感到不寒而慄。他知道,如果這些坦克向南挺進,德軍的後防線就會崩潰。如果任其發展,法萊斯必將落入盟軍之手。一旦法萊斯易手,大批德軍就成了甕中之鱉。無論現有的兵力多麼有限,德軍都必須立即行動,阻止加軍第2軍南下。

邁爾准將命令:12時30分之前,德國黨衛軍第12“希特勒青年團”裝甲師的全體兵力,都要北上反擊聖艾尼昂德克拉梅斯尼(StAignan de Cramesnil)方向的加軍防線。這種孤注一擲的反擊幾乎毫無勝算,但是他只能通過犧牲德國黨衛軍第12“希特勒青年團”裝甲師,為德軍後續部隊爭取時間佔領當前幾乎無人防守的第二道防線。

邁爾准將手頭的兵力很有限。德國黨衛軍第12“希特勒青年團”裝甲師第12裝甲團有20多輛4號H/J式中型坦克,第25裝甲擲彈兵團第1裝甲擲彈兵營有500名裝甲擲彈兵。作為邁爾准將的“撒手鐧”和德軍攻勢的前鋒,德國黨衛軍第101重型裝甲營還有8輛“虎”式重型坦克。它們的指揮官正是傳奇坦克王牌——魏特曼上尉。

12時05分,魏特曼上尉接到了邁爾准將的命令,要他到桑託去聽簡報。魏特曼上尉的“虎”沿著鄉間小路開了幾分鐘,抵達小村,找到了邁爾准將。

邁爾准將正在詳細地佈置任務時,空中出現的不速之客打斷了德軍反攻的時間表:1架重型轟炸機在桑託上空發射了彩色的照明彈。這是美軍B-17“空中堡壘”式重型轟炸機群的領航轟炸機正在為即將進行的戰略轟炸指示目標。

戰績138輛的“黑男爵”死於誰手?探秘虎式坦克王牌魏特曼之死

▲盟軍的戰略轟炸機群,在諾曼底登陸中,盟軍經常利用自身的絕對空中優勢,派出戰略轟炸機群對德軍集結區域進行區域轟炸

早在諾曼底戰役初期,邁爾准將就領教過並熟悉了盟軍的領航轟炸戰術。他知道,盟軍重型轟炸機群距離桑託只有不到10分鐘的航程了。第二道防線上的德軍,要麼向北反擊,要麼向南撤退。如果原地不動,德國黨衛軍第12裝甲師就會被轟炸徹底摧毀,洶湧而來的盟軍裝甲集群將席捲德軍第二道防線。

事不宜遲,魏特曼上尉爬上“虎”式重型坦克,向德國黨衛軍第101重型裝甲營的陣地開去。中午12時20分,魏特曼上尉指揮4輛“虎”穿過開闊的田野,沿著距離158號公路300米遠且與之平行的小路,向西北方的拉加盧西—聖艾尼昂(La Jalousie-St Aignan)地區進發。

此時,魏特曼上尉常用的205號“虎”正處於修理狀態,他駕駛的是營長海因茨·馮·威斯特哈根的007號“虎”。其他3輛“虎”分別為赫爾穆特·多林格少尉的008號“虎”、彼得·基斯特斯上士的312號“虎”和維利·伊裡翁少尉的314號“虎”。進攻陣型的先後順序為,312號、008號、314號和007號。魏特曼上尉的007號“虎”位於314號“虎”的左後方。

戰績138輛的“黑男爵”死於誰手?探秘虎式坦克王牌魏特曼之死

▲黨衛軍第101重裝甲營正在法國境內行軍,照片近處就是魏特曼的205號虎式

戰績138輛的“黑男爵”死於誰手?探秘虎式坦克王牌魏特曼之死

▲一幅描繪虎式007號的油畫,在魏特曼的最後一戰中,他沒能使用自己的205號座車

在他們的後方,有4輛“虎”跟進。其中,包括黨衛軍第101重型裝甲營作訓官漢斯·霍夫林格軍士長、弗朗茨·霍伊裡希軍士長和羅爾夫·馮·威斯特哈根上士的座車。

魏特曼上尉的8輛“虎”直面西北方的拉加盧西,這裡據守著加軍舍布魯克燧發槍裝甲團B中隊的2輛“螢火蟲”;英軍第144皇家裝甲團B中隊據守158號公路直通的122號高地;魏特曼的左翼是加軍舍布魯克燧發槍裝甲團A中隊據守的高米斯尼;其右翼是英軍第1北安普敦郡義勇騎兵團據守的聖艾尼昂德克拉梅斯尼。

魏特曼上尉的8輛“虎”向北猛撲,恰好鑽入了英軍和加軍佈設的口袋型防禦陣地。在這個死亡陷阱中,他們將碰上122高地的堅固壁壘,如長蛇一般的攻擊陣型很容易遭到來自兩翼的打擊。

邁爾准將目睹了反擊的最初階段。冒著英軍與加軍野戰炮兵冰雹般的攔阻炮火,魏特曼上尉的“虎”一路北上,偶爾停在溝渠中,與西北方向的加軍坦克交火。領頭的4輛“虎”擊毀了1800米外的幾輛“謝爾曼”。

忽然,北方的地平線處出現的景象吸引了邁爾准將的注意力。黑壓壓的轟炸機機群正向桑託飛來,邁爾准將和他身邊的裝甲擲彈兵都被盟軍強大的航空兵力量驚得目瞪口呆。旁邊有人說道:“太榮幸了,丘吉爾送了我們每人一架轟炸機。”德軍裝甲擲彈兵跑向桑託北面的開闊地躲避轟炸。隨後,他們眼睜睜地看著盟軍轟炸機機群從他們頭頂飛過,將桑託夷為平地。

戰績138輛的“黑男爵”死於誰手?探秘虎式坦克王牌魏特曼之死

▲黑壓壓的盟軍戰略轟炸機群正在給地面上的德軍送去“大禮”

此時,在魏特曼右前方的灌木叢中,英軍第1北安普敦郡義勇騎兵團正處於設伏狀態。代勒德拉羅克果園的最南端,該部A中隊第3分隊扼守著陣地的右翼。第3分隊的4輛坦克,分別是分隊長詹姆斯中尉、伊利中士、希拉比下士的三輛“謝爾曼”和戈登中士的“大盧基”號“螢火蟲”。

通過灌木樹籬的缺口,A中隊第3分隊密切注視著南方的開闊地。英軍坦克兵發現,在1200米外,有3輛呈縱隊陣型“虎”沿著158號公路,向西北偏北方向開進。通過無線電機,戈登中士向A中隊副隊長博德曼上尉報告了敵情。博德曼上尉回覆,他將親自前往指揮戰鬥,在他抵達之前,不許開火。博德曼上尉的“謝爾曼”向西穿過果園,抵達了第3分隊的陣地。

德軍坦克兵沒有意識到側翼的威脅,魏特曼上尉的8輛“虎”依然沿著與158號公路平行的路線前進。英軍坦克兵發現自己沒有暴露,也就沒有開火。當德軍坦克抵達毗鄰158號公路的一座紅頂房屋附近時,雙方相距越800米。此時,“謝爾曼”的75毫米坦克炮仍然無法威脅到“虎”,哪怕是其側後裝甲。博德曼上尉手上唯一有能力擊毀“虎”的坦克,就是“大盧基”號“螢火蟲”!

戰績138輛的“黑男爵”死於誰手?探秘虎式坦克王牌魏特曼之死

▲英軍裝備的謝爾曼“螢火蟲”坦克,擊斃維特曼的關鍵。圖片中,這輛螢火蟲對炮管進行了一定的偽裝,讓遠處的德軍看起來像是一輛裝備75毫米炮的謝爾曼坦克,若是螢火蟲坦克提前暴露自己的身份,必定會遭到德軍坦克的集火射擊

12時39分,戈登中士通告其他“謝爾曼”留在灌木樹籬後方,自己指揮“大盧基”號“螢火蟲”前出,向前行駛了幾米,在果園南部邊緣處獲得更好的視野和射界。在隨後的戰鬥中,戈登中士的頭始終暴露在炮塔指揮塔外面。由於地形地貌的阻擋,戈登中士只看見了3輛“虎”。

這場對決當中,雙方實力的對比是不言而喻的。在800米距離上,“螢火蟲”的17磅坦克炮能夠擊穿“虎”的裝甲,但“螢火蟲”亦抵擋不住“虎”的88毫米坦克炮。“虎”的88毫米坦克炮發射的穿甲彈,足以在1800米距離上擊穿“螢火蟲”或“謝爾曼”的正面裝甲,在3500米距離上擊穿其側後裝甲。

然而,此時此刻,是1輛“螢火蟲”對決3輛“虎”!

12時40分,“大盧基”號“螢火蟲”的炮手喬·伊金斯,全神貫注地用瞄準鏡進行瞄準。伊金斯覺得,1輛“螢火蟲”打不過3輛“虎”。因此,只能“在那個雜種幹掉你之前,把它幹掉。”

戰績138輛的“黑男爵”死於誰手?探秘虎式坦克王牌魏特曼之死

▲當天戰鬥的決定性人物——“大盧基”號的菜鳥炮手喬·伊金斯,

他回憶說:“它們就那麼大搖大擺地開過來了,沒有比這更好打的目標了。”

與800米開外的德軍坦克兵相比,伊金斯還是個初出茅廬的“菜鳥”。在這之前,他只在靶場的訓練中發射過6發炮彈,毫無任何經驗可言。伊金斯瞄準了領頭的312號“虎”,風帽被帽穿甲彈出膛,呼嘯著飛向目標。電光火石之間,穿甲彈頭擊穿了312號“虎”的側面裝甲,將其擊毀。

1:0,“大盧基”號一擊殲敵!

隨後,戈登中士命令駕駛員倒車,退回果園的灌木樹籬後方。正在倒車時,008號“虎”轉動炮塔,試圖找到究竟是誰伏擊了他們。通過瞄準鏡,伊金斯看到了008號“虎”的反擊。他回憶說,“虎”轉動著88毫米坦克炮,“看起來就像戰列艦的主炮那樣巨大。”

戰績138輛的“黑男爵”死於誰手?探秘虎式坦克王牌魏特曼之死

▲虎式008號保留下來的唯一一張照片

“螢火蟲”倒車時,008號“虎”發射了1發炮彈。“螢火蟲”躲入果園後,008號“虎”又發射了2發炮彈。第3發炮彈打過來時,車長指揮塔的艙蓋突然閉合,砸在了戈登中士的頭上,差點將他砸暈了過去。艙蓋突然閉合,究竟是因為“螢火蟲”撞到了灌木樹籬,還是因為“虎”發射的炮彈爆炸產生的氣浪,已經不得而知了。

迷迷糊糊的戈登中士跌跌撞撞地從坦克上爬下去,立即就被德軍野戰炮兵和迫擊炮火力的彈片炸傷了。而伊金斯唯一知道的就是,車長突然消失了!

冒著不斷在果園中炸響的炮火,分隊長詹姆斯中尉勇敢地跳出“謝爾曼”,飛快地跑過去,鑽進“螢火蟲”。12時47分,在詹姆斯中尉的指揮下,“螢火蟲”開到了新的射擊陣位上,瞄準了正在倒車的008號“虎”,接連發射了2發炮彈,將其炸成了火球。

2:0,“大盧基”號再下一城!

隨後,“螢火蟲”再次倒車,回到了果園的灌木樹籬隱蔽處。此時,從南方的樹林中衝出了多輛“謝爾曼”,與“虎”展開交火。冰雹般的75毫米穿甲彈擊中了314號“虎”,卻沒能擊穿其裝甲。密集的火力迫使314號“虎”調頭後撤。看起來彷彿失去了控制。英軍第1北安普敦郡義勇騎兵團團史記載,這輛坦克“倉皇失措,慌不擇路地想要逃跑。”

博德曼上尉宣稱,他的“謝爾曼”向314號“虎”發射了1發75毫米穿甲彈,使其停了下來。然而,“螢火蟲”的炮手伊金斯並不同意這個說法。12時52分,他開炮命中了314號“虎”,將其打癱。隨後,他又補射了1發炮彈,將其打得燃燒起火,沒有任何乘員從煉獄中逃生。

3:0,“大盧基”號上演帽子戲法,完勝“虎”!

戰績138輛的“黑男爵”死於誰手?探秘虎式坦克王牌魏特曼之死

▲戰後法國農民拍攝的314號虎式,該車車組無人逃生

12分鐘的時間裡,“大盧基”號“螢火蟲”用5發風帽被帽穿甲彈,接連擊毀了3輛“虎”,折斷了德軍反擊的矛頭。相比之下,這3輛“虎”卻沒能擊中任何目標!

“大盧基”號這場完勝的因素包括:英軍成功地利用了地形進行伏擊,炮手伊金斯卓越的炮術,“螢火蟲”威力強大的17磅坦克炮。這些因素綜合起來,使1輛“螢火蟲”挑戰3輛“虎”這個幾乎不可能成功的任務,變成了“像在林尼角(Linney Head)靶場進行5號射擊訓練一樣輕鬆。”

戰績138輛的“黑男爵”死於誰手?探秘虎式坦克王牌魏特曼之死

▲反映聖艾尼昂德克拉梅斯尼之戰的美術作品:1944年8月8日,英軍第1北安普敦郡義勇騎兵團A中隊的“大盧基”號“螢火蟲”,伏擊德國黨衛軍第101重型裝甲營的“虎”式重型坦克。

在緊隨其後的戰鬥中,德軍反擊前鋒的8輛“虎”只有威斯特哈根上士的座車倖存了下來,其他7輛“虎”全部命喪黃泉,包括魏特曼上尉的007號“虎”。

英軍第1北安普敦郡義勇騎兵團的戰地日誌記錄了3輛“虎”被擊毀的精確時間,包括魏特曼上尉007號“虎”殘骸的大致位置。這些記錄是在戰鬥之後的幾個星期之內完成的。

多年後,這場“螢火蟲”對決“虎”的戰鬥引發了具有爭議的話題,那就是:“黑男爵”魏特曼上尉究竟死於誰手?

戰火平息後,法國農民瑟奇·瓦蘭曾經為007號“虎”的殘骸拍攝了照片,這是有關魏特曼上尉最後一戰的最早資料之一。照片顯示,007號“虎”的炮塔被炸飛,由此瑟奇·瓦蘭認為:英國皇家空軍的“颱風”式攻擊機發射的航空火箭彈,擊毀了魏特曼上尉的座車。他的間接證據是在007號“虎”殘骸附近發現了1枚沒有爆炸的航空火箭彈。他認為,只有航空火箭彈引起的爆炸,才能掀飛“虎”的炮塔。

戰績138輛的“黑男爵”死於誰手?探秘虎式坦克王牌魏特曼之死

▲法國農民瑟奇·瓦蘭拍攝的魏特曼座車虎式007號殘骸的照片,隨後他把一部分殘骸帶回家中珍藏

然而,通過近年來的調查,英國皇家空軍第2戰術航空隊的戰地日誌表示:1944年8月8日12時40分前後,桑託上空並沒有出現過“颱風”式攻擊機,這意味著007號“虎”不是他們的戰果。

戰績138輛的“黑男爵”死於誰手?探秘虎式坦克王牌魏特曼之死

▲一幅描繪法萊斯口袋戰役中,英軍颱風攻擊機突襲德軍車隊的油畫。事實上,魏特曼陣亡當天戰場上空並沒有颱風攻擊機出沒

更有力的證據來自魏特曼上尉的戰友——霍夫林格軍士長。魏特曼上尉前方的3輛“虎”遭到“大盧基”號“螢火蟲”伏擊時,007號“虎”正位於158號公路右側,霍夫林格軍士長的座車位於158號公路左側。霍夫林格軍士長記述了007號“虎”的毀滅:

魏特曼上尉右方800米處有片樹林,非常可疑。不幸的是,我們有任務在身,因此沒能對那片樹林進行持續的監視。樹林裡的英軍發起突然襲擊,最終成為了我們的劫數。開出1.5公里後,魏特曼上尉發出的無線電信息,證明了我對那片樹林的警覺是有道理的。

英軍反坦克炮的密集火力射向我們。魏特曼上尉再次在無線電中進行呼叫,但聲音卻中斷了。我向左望去,發現他的座車不動了。我在無線電中呼叫他,卻沒有得到應答。隨後,我的座車就發生了恐怖的爆炸,並劇烈地燃燒了起來。我不得不命令棄車,與車組乘員迅速逃了出去。我停下來環顧四周,驚愕地發現我們的5輛“虎”都被擊毀了。魏特曼座車的炮塔指向右方,稍微有些傾斜,沒有任何乘員逃出來。我敢確定,當時的確切時間是12時55分,地點就在臨近桑託的卡昂—法萊斯公路附近。

在5輛“虎”式覆滅的時刻,霍夫林格軍士長最後一次看到已經癱瘓的007號“虎”時,其炮塔仍然在車體上。這意味著:在這之後,007號“虎”發生彈藥殉爆,炮塔從車體上炸飛,砸翻在了車體旁邊的地面上。

因而,法國農民的“颱風說”首先被推翻。長久以來,“大盧基”號“螢火蟲”和炮手伊金斯成了公認的魏特曼“終結者”。有研究者認為,伊金斯擊毀的第二輛“虎”應該就是魏特曼的007號車。

但是近年來,“螢火蟲說”也受到了質疑。戰後的研究和航空地圖的對比顯示,“大盧基”號“螢火蟲”的陣位距離魏特曼上尉的007號“虎”過遠。2009年,在加拿大歷史節目《戰場之謎》第一集《坦克王牌魏特曼》中,製作人員和軍史研究者使用了現代化的技術手段,通過GPS衛星定位和測繪儀,對“大盧基”號“螢火蟲”和目標之間的距離進行了測量。

當時,英軍第1北安普敦郡義勇騎兵團的陣地距離312號“虎”767米,距離008號“虎”754米,距離314號“虎”775米,距離007號“虎”967米。在近1000米的射程上,“螢火蟲”的17磅坦克炮很難命中機動中的“虎”。而且,地形和地貌也阻擋了英軍第1北安普敦郡義勇騎兵團陣地的視線。在“大盧基”號“螢火蟲”的陣位上,根本看不到魏特曼的007號“虎”,也就無從將其擊毀了。

戰績138輛的“黑男爵”死於誰手?探秘虎式坦克王牌魏特曼之死

▲分析法國農民拍攝的照片,對比007號車殘骸在地圖上的具體位置,同時可以看見遠方的一點黑影是打前鋒的312號車殘骸,我們可以注意到,魏特曼的座車距離加軍舍布魯克燧發槍團A中隊所處的高米斯尼(地圖上魏特曼座車殘骸左側名叫的GAUMESNIL的鎮子)非常之近,而距離前面的幾輛坦克非常遠

最關鍵的是,007號“虎”中彈的部位,在車體左後側的發動機艙油箱處。當時,007號“虎”的車首面向北方,英軍第1北安普敦郡義勇騎兵團的陣地位於其右側。如果是炮手伊金斯擊斃了魏特曼上尉,那麼007號“虎”中彈的位置應該在車體右側,而不可能是左側。

那麼,究竟誰才是擊斃了魏特曼上尉的“終極殺手”?隨著調查的深入,更多盟軍記錄挖掘而出:當時,在高米斯尼以北、158號公路以西區域的石牆後方,拉德利-沃爾特斯少校指揮加軍舍布魯克燧發槍裝甲團A中隊進行伏擊。

戰績138輛的“黑男爵”死於誰手?探秘虎式坦克王牌魏特曼之死

▲魏特曼最後一戰的態勢圖。1號點是魏特曼發起進攻的位置,2號點是英軍螢火蟲伏擊的位置,而3號點則是加軍舍布魯克A中隊發起襲擊的位置,可以注意到加軍坦克正好處於魏特曼座車的左側,而魏特曼老虎的位置,剛好就位於“公路的旁邊”

拉德利-沃爾特斯少校有9輛坦克,包括7輛“謝爾曼”3和2輛“螢火蟲”。他命令在石牆上打開缺口,從而使坦克在車體掩蔽的狀態下依然能夠射擊目標。拉德利-沃爾特斯少校是這樣回憶當天的激戰:

我和第1分隊引領A中隊開到了高米斯尼以南的灌木叢後方。在卡昂—法萊斯公路(158號公路)東部邊緣處有個巨大的城堡,堅固的石牆包圍著整個區域,為向東和東南的伏擊提供了良好的陣地。

大片的樹林為我們提供了良好的掩護。我的座車後方跟著8輛坦克,其中2輛坦克裝有17磅坦克炮。我們在農場周圍佈防,並在石牆上打開了缺口。這樣,我們就能在不被發現的情況下,觀察到任何在卡昂—法萊斯公路上向北移動和在田野上向東移動的目標。

村莊後方的樹林和周圍的灌木樹籬提供了良好的掩護,因此轉移的過程中沒有遇到麻煩。11時15分,我們進入陣地。中午,我們發現有目標向桑託以東移動。當我們發現德軍目標時,我軍野戰炮兵正在轟擊這片區域。德軍應該是在12時15分—30分從某地發起進攻的。我記得,高米斯尼周邊的能見度不高,到處都是濃煙。在野戰炮兵和迫擊炮的火力支援下,德軍坦克與公路平行推進,直指122號高地。德軍攻勢的前鋒是5輛“虎”式重型坦克,其中有4輛“虎”在前,後方1輛“虎”率領著4號中型坦克、自行火炮和半履帶式裝甲運兵車。

有1輛“虎”開到了高米斯尼路段附近,2輛自行火炮在公路上跟進。從發現德軍反擊開始,我就一直喊著:“不要開火!不要開火!”當德軍距離我們500碼時,我們開火了。那輛“虎”被擊毀,我的座車擊毀了1輛自行火炮。

除了我們之外,友軍坦克也在打擊德軍坦克。B中隊的2輛“螢火蟲”正在趕往拉加盧西,與其他的“虎”展開交火。我們開火後,德軍轉向東北方前進,向聖艾尼昂和克拉梅斯尼以南的樹林進發。在德軍完成轉向之前,我們擊毀了2輛4號中型坦克。整場戰鬥,我們擊毀了公路附近的那輛“虎”、德軍縱隊後方的那輛“虎”、2輛4號中型坦克和2輛自行火炮。

加軍舍布魯克燧發槍裝甲團埋伏的陣地正位於007號“虎”的左側,與其中彈的部位相符。而且,該陣地距離007號“虎”只有150米。在這樣的距離上,任何型號的坦克炮都可以做到彈無虛發!

由此判斷,在150米距離上,加軍舍布魯克燧發槍裝甲團A中隊發射的炮彈擊穿了007號“虎”車體左後側的發動機艙,引燃了油箱中的燃料。燃起的大火引爆了其車載彈藥,彈藥殉爆最終殺死了包括魏特曼上尉在內的007號“虎”全體車組。

在拉德利-沃爾特斯少校的回憶中,所謂“公路附近的‘虎’”,很可能就是魏特曼上尉的007號“虎”。然而,沒有任何加軍官方的文件和記錄能證實拉德利-沃爾特斯少校的回憶。魏特曼上尉陣亡不到1個小時,美軍B-17“空中堡壘”式轟炸機投擲的炸彈偏離了目標,炸燬了加軍舍布魯克燧發槍裝甲團團部的半履帶式裝甲運兵車,記載著團作戰記錄的文件隨之燒燬,團情報軍士也陣亡了。因此,加軍舍布魯克燧發槍裝甲團擊毀了007號“虎”的觀點,成為了邏輯上最合理、卻又沒有任何官方佐證的說法。

拉德利-沃爾特斯少校曾經表示過是他本人擊毀了007號“虎”,也有觀點認為這個榮譽歸於坦克分隊長約翰·洛根中尉。鑑於戰場態勢複雜、交戰過程短促、戰鬥記錄匱乏,真相已經無法百分之百地還原,因而,主流觀點一直將擊毀魏特曼座車視為加軍舍布魯克燧發槍裝甲團A中隊的集體榮譽。

戰績138輛的“黑男爵”死於誰手?探秘虎式坦克王牌魏特曼之死

▲一輛加拿大裝甲部隊的謝爾曼3型坦克,沒有人會想到這種曾經被虎式坦克當軟柿子捏的短管謝爾曼坦克居然很有可能擊斃了德軍裝甲部隊的傳奇王牌魏特曼

伊金斯並沒有擊斃魏特曼上尉,但“大盧基”號“螢火蟲”伏擊3輛“虎”的行動吸引了魏特曼上尉的注意,使其全部關注點都放在車體右方,為加軍舍布魯克燧發槍裝甲團A中隊的伏擊創造了有利條件。可以說,伊金斯和“大盧基”號的神勇表現是當天戰鬥的勝負手。

以後世的探究,魏特曼這位傳奇“虎式”王牌,極大可能是死於加拿大謝爾曼坦克裝備的75毫米短管炮。對於這位曾經風光一時的“黑男爵”,這不得不說是命運的捉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