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1 商洛廣播電視臺錄製紀實文學《樑家河》第二集:我把心留在了這裡

我人生第一步所學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這是有大學問的地方。

——習近平

商洛广播电视台录制纪实文学《梁家河》第二集:我把心留在了这里

商洛廣播電視臺隆重推出廣播紀實文學

《梁家河》

第二集:我把心留在了這裡

點擊音頻 馬上收聽

商洛广播电视台录制纪实文学《梁家河》第二集:我把心留在了这里

主播: 張莉 李少春

為深入推進《梁家河》學習宣傳工作,用好習總書記留在梁家河的寶貴財富,同時為在廣大聽眾中掀起學習閱讀《梁家河》的熱潮,讓人民領袖的初心和風采更加深入人心,商洛廣播電視臺製作播出廣播系列節目《梁家河》 ,敬請收聽。

不忘初心

方得始終

學習《梁家河》

走進習近平總書記

在梁家河的知青故事

追尋人民領袖的初心

向我們青年的人生導師學習

商洛广播电视台录制纪实文学《梁家河》第二集:我把心留在了这里
商洛广播电视台录制纪实文学《梁家河》第二集:我把心留在了这里

樹高千尺忘不了根

我把心留在了這裡

立春後的陽光暖融融地灑在人們的身上。遠處的山上,冰雪正在消融。

在村委會的院子裡,習近平深情地說:“今天能夠回來看一看,心情很激動,看到大家感到很親切。1969年1月,我邁出人生的第一步,就到了梁家河。在這裡一待就是七年。當年,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這裡。”

幾句話,說得大家心裡暖暖的。

85歲的梁有昌一個勁兒地拍手,臉上掛著淚珠。看著梁有昌,習近平動情地對在場的年輕人和孩子們說:“老梁是這兒的長輩了,老梁的兒子都有了孫子。咱們是第一次見面。那時我和梁家河村結下了緣分,註定了今天會與你們相見。你們的爺爺奶奶、父親母親曾與我一起生活、戰鬥。我人生第一步所學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這是有大學問的地方。人生處處留心皆學問。

習近平接著說:“我在這裡當了大隊黨支部書記。從那時起就下定決心,今後有條件有機會,要做一些為百姓辦好事的工作。我相信這裡的明天會更好。我更願意看到的是,我們的下一代健康成長,成為為人民做有益事情的好人才。”

情真意切的話語,如春風陣陣,拂過鄉親們的心田,贏來了雷鳴般的掌聲,在場的很多人都流下了熱淚……

1975年習近平離開梁家河。這已是他第二次回來。

鄉親們清楚地記得,他第一次回來是在1993年。

1993年9月27日,時任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書記的習近平,時隔18年第一次回到了梁家河村。當時,他挨家挨戶看望了鄉親們,並和大家“約定”,下次回來一定帶著婆姨。

他叮囑大家:“山上要治理,溝裡要打壩,山上要種經濟林,還要種果樹,既要解決肚子吃飽問題,還要解決文化問題……”他還特意為每家每戶送了一個電子時鐘,讓孩子們上學用,希望孩子們能接受更好的教育。

那天中午吃的是羊肉,習近平吃了兩大碗,說:“離開梁家河後,再也沒吃過這麼香的羊肉。”

他後來回憶起這一次回梁家河時的情景,寫下了這樣一段文字:“1993年,我再回梁家河時,有的鄉親提到,當年我在村裡創建鐵業社,為村民增加了收入;我帶領大家開挖出陝西第一口沼氣池,讓村民用沼氣照明、做飯。可是,我所記得的,是他們曾經無私地幫助過我,保護過我,特別是以他們敦厚朴實的品質影響著我,薰陶著我的心靈。”

習近平牽掛著梁家河的每一位鄉親。1993年回來,他給鄉親們帶了茶葉等禮物。2015年春節前這次回來,他又自己出錢給鄉親們採辦了米、面、油、肉、春聯、年畫等年貨,家家都有,並送上祝福:“全村父老鄉親羊年大吉、喜氣洋洋、蒸蒸日上、吉祥如意,日子越過越紅火!”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下方“原文鏈接”閱讀“商洛手機臺”)

聯繫我們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固定電話:0914-2020909

掃描關注商洛手機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