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1 知識、政治與美國經濟史

李風華,湖南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北京大學政治學博士,北京大學公共管理博士後,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博士後。出版專著《當代社會契約論研究》、《中國經濟崛起的10大秘密:讀懂中國模式》2部,發表論文40餘篇。發表隨筆數十篇。另譯有學術專著100餘萬字。主持國家社科、教育部、人事部等各級課題多項。

回望過去幾百年的歷史,美國崛起並進而稱霸無疑是最重要的事件,這一點,不管是從地緣政治,經濟變遷,文化發展抑或日常生活,都充分體現出來並深刻影響世界歷史以及未來走向。而理解這一事件,也因此成為人類知識生產的重要內容。

知識、政治與美國經濟史

在這個方面,《劍橋美國經濟史》堪稱當代最優秀的經濟史學家群體所給出了最新的集大成式的貢獻。

總體評價

一如劍橋史的既往風格,本書以專題為主,邀請頂尖作者撰寫全貌性的研究性論文,並保留了各自的觀點與風格。這樣做,對於初學者而言,頗具有挑戰性。而對於深度閱讀者和研究者而言,卻是極為難得的知識大餐。

譯事不易,而經濟史尤其富有挑戰性,它兼具經濟學的概念精確與歷史學的史實翔實,對譯者來說堪稱較大的挑戰。

本書雖然是眾手合成,但譯校質量頗高,表達準確,文筆流暢,堪稱上流之作。雖然也可以挑一些小錯,比如,第三卷第14章將日本的“精細生產技術”譯為“薄弱生產技術”,但睱不掩瑜,非專業讀者也毫無障礙,可以迅速深入到充滿專業細節的經濟史事件之中。

內容簡介

《劍橋美國經濟史》從殖民地時代寫到20世紀末,全書共分三卷,分別冠以

殖民地時期漫長的19世紀以及20世紀。近300萬字的篇幅中,各卷所涉及的主題有:

(1)殖民地時期的美國經濟,包括美國經濟史的美洲背景、非洲背景和歐洲背景、南北方的經濟與社會、西印度群島和獨立戰爭等內容。

(2)漫長的19世紀。這裡的“漫長”需要解釋,它並不限於19世紀,而是指美國獨立以來20世紀初第一次世界大戰止。所以如此界定,其考慮是這一個階段的經濟增長方式總體上並沒有變化,都是移民和擴張的經濟史。

這一卷的主題包括加拿大經濟、不平等、人口、勞動力市場、西進運動、奴隸制、商法、商業組織、金融等等。

(3)20世紀的經濟增長、城鎮化、加拿大經濟史、貧困與不平等、大蕭條、戰爭、對外貿易、對外金融、人口、勞動力市場、勞工法、農業變遷、銀行業、技術變遷、企業經濟、政府管制和公共部門。

內容極其廣泛,所引文獻浩繁,數據詳實具體,涉及經濟社會關係的判斷與觀點豐富,到處不乏深刻的概括與洞見。

增長的秘密

大抵來說,美國的成功歷史可以區分為20世紀以前20世紀兩個階段。

20世紀以前,美國的經濟增長主要來源於龐大的移民,這些年輕的勞動力與廣袤富饒的土地資源相結合,推動了一個大規模經濟體的形成。

知識、政治與美國經濟史

但是進入了20世紀之後,這種“勞動力紅利”相對弱化,此時美國的經濟增長的最大動力來自於知識與政治

基於知識的增長突出地表現為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這在20世紀的美國經濟中尤其突出。

當然19世紀之前也存在著技術進步,但這類技術主要地屬於自然資源密集型。但在20世紀之後,基於知識的增長更多地是與科學、教育等無形資本有關。

知識、政治與美國經濟史

第二次工業革命興起

它不僅體現在汽車工業和飛機工業的內燃機、化學工業的裂化裝置和合成材料、電力工業的家庭電器、半導體產業的計算機和軟件等等實物技術,同時也體現為知識產權制度、大學的課程與研究創新、勞動力市場的結構變遷、企業組織變革等各個方面,甚至在家庭與社會生活方面,我們也可以處處觀察到基於知識的增長所帶來的廣泛變化。

促生知識的政治

如何理解美國何以在知識生產方面取得如此巨大的進步呢?這是一個三言兩語無法概括的話題。但是有一點值得我們注意,那就是美國政治的特殊作用

第一次和第二世界大戰促使了大批高質量的歐洲科學家移民美國。

知識、政治與美國經濟史

愛因斯坦參加美國入籍宣誓

而在二戰期間確立了聯邦政府在研發工作,尤其是軍事科研方面的支配性地位,其政府資助科研的溢出效應最終引發了以信息技術為特徵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比如,數控機床的研發就是美國海軍研製計算機的颶風計劃與空軍研製直升機旋葉片的資助在麻省理工學院自動化控制實驗室的研發結果,它很大程度上推動了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與應用。這個方面,《生產力:工業自動化的社會史》一書可以與本書中的相關章節相印證。

源於政治的增長

經濟決定政治,但是政治也反作用於經濟,我們的教科書如是說。政治影響經濟增長,這當然絕對正確,但是課堂上的教學,不管老師給出的事例如何精彩,說理如何精妙,終究只是一些個案。

當我們展開本書,從一個更為宏大的國家興衰視角來看,美國政治不單單只是影響了美國經濟增長,事實上已經構成美國經濟增長的一種獨立而直接的強大動力,以致我們可以稱之為“源於政治的增長

”。

知識、政治與美國經濟史

政府幹預

源於政治的增長表現為兩個方面,一個是內部的各種利益調整,即通常所謂的政府幹預,它突出表現為貧困和不平等的調整——如羅斯福新政,勞工法的變化,政府對於企業的管制與救援——後者比如1978年對克萊斯勒的救援,以及公共部門的自身擴張與調整。

政府幹預中,最突出的事實就是,美國的收入不平等自建國以來持續上升,而在大蕭條期間達到頂峰。隨著羅斯福新政以及各種經濟政策的實施,收入不平等程度持續下降,在20世紀50年代達到最低點。

知識、政治與美國經濟史

美國前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

20世紀50年代之後,各種社會政策的出臺則顯著降低了貧困率。新政這一“社會主義政策”確實使美國經濟走上了復興的道路,並徹底改變了美國的經濟形態。

時至今日,美國消費在經濟增長中所佔的比重約佔六、七成,穩穩佔據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的頭一號,這與上個世紀30、40年代的政府幹預是分不開的。

對外部的政治反應

另一個更重要的方面是對外部國際政治經濟形勢的政治反應

知識、政治與美國經濟史

雅爾塔會議奠定戰後世界新秩序

兩次世界大戰所帶來的戰爭紅利自不待言,堪稱政治影響經濟的大事件,對外金融方面,佈雷頓森林體系的確立與解體,直至美元的泛濫,又持續給美國帶來鑄幣稅。

更明顯的是對外貿易方面,歷史上美國一直秉承貿易保護政策,直到20世紀20年代以後才舉起自由貿易旗幟。但是當諸如鋼鐵汽車等支柱產業衰落的時候,貿易保護政策又重新抬頭。20世紀80年代的日美貿易談判就是一個突出事例,今天的中美貿易談判又再度重演。

知識、政治與美國經濟史

中日股市局部對比

值得我們關注的不僅僅是白宮的談判伎倆,而是美國的產業政策

通常來說,美國的經濟學界與公共政策標榜自由貿易,經濟學的理論似乎總是批評補貼政策的扭曲效應。但實際情形是,長期以來,美國在幾個重要的產業如農業、武器業和飛機業是投入了鉅額的出口補貼。

本書的觀察結論是,這些出口產品行業的保護政策是有效的。尤其是在飛機業和軍事工業中,政府和行業巨頭的採購合同很大程度上是這些行業維持其產業競爭力的原因。

對全球化的反思

這不免引發我們對於全球市場經濟的本質的反思,全球化從來不是共同富裕的神話,不是一般競爭均衡理論中的帕累託改進在現實生活中的降臨。

知識、政治與美國經濟史

對於發達國家來說,與其說是世界市場給它們帶來了發展的機會,勿寧說,是他們很好地利用了世界市場,並藉此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這裡的關鍵詞不是經濟學家們所強調的“比較優勢”“貿易盈餘”、“消費者剩餘”等字眼,而是“領導地位”、“產業競爭力”這些為公眾和政治所關注的概念。

在這方面,經濟史對美國經濟數百年長的增長軌跡、表現與動力的分析比純理論的論述要更為切實有力。

它同時也提醒了作為中國讀者的我們:當中國的“人口紅利”逐漸消失的當口,面臨著世界發達國家在知識產權和政治對抗的或隱或顯的壓力,我們將如何取捨,何去何從?

知識、政治與美國經濟史

END

斯坦利·L. 恩格爾曼與羅伯特·E. 高爾曼合作編寫的《劍橋美國經濟史》已於2018年5月最新出版上市。

知識、政治與美國經濟史

《劍橋美國經濟史》全面討論了這一研究領域中的最新成果和進展情況,同時又對美國經濟的發展過程和經濟變遷進行了全面的綜述。本書已經成為美國經濟史研究領域的經典之作,也是經濟學與歷史學相關專業研究者的必讀之作,更是擴展讀者視野、深刻理解美國全方位崛起過程的借鑑之作。

本書第一卷(殖民地時期)的內容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美洲土著人、非洲人、歐洲人在美洲的早期經濟活動,這些經濟活動影響了19世紀以後美國的經濟史。第二部分分析了北美北部殖民地、南部殖民地和英屬西印度群島的社會經濟狀況。第三部分包括了經濟史研究的傳統領域:人口和經濟發展問題、重商主義政策以及憲政等問題。

第二卷考察了19世紀美國、加拿大和加勒比海的經濟史,描述了美國依靠豐饒的自然資源獲得迅速發展,並超越英國、法國和德國的歷史。這捲包含了5個主要方面:(1)從歐洲、亞洲和非洲流人美洲的勞動力和資本;(2),向西擴張,(3)奴隸制和它的結局;(4)工業化進;(5)經濟增長的社會影響所導致的政府角色的轉變。其他的專題有不平等問題、人口、勞動、農業、企業家、交通、銀行和金融、商法、國際貿易。

第三卷總結了20世紀美國和加拿大的經濟史。它的各章以20世紀的重大事件為線索,如著名的大蕭條和兩次世界大戰,討論了美國經濟的長期發展趨勢,其中包括技術變遷、企業經濟的繁榮和勞工法的發展。同時,本卷也討論了農業、人口、勞動市場、城市和區域結構的變化,其他一些章節還研究了不平等與貧困、貿易與對外關係、政府管制、公共部門、銀行業與金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