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1 山西榆次二中的滄桑鉅變

故鄉是每個人的心靈殿堂,如果你是土生土長的山西榆次人或有榆次工作生活的經歷,又常常回味和嚮往榆次的原狀態景物,那麼請關注“

如蟻人生234頭條號,欣賞如蟻人生製作的《榆次百年記憶》《上帝之眼看榆次》《變遷》等榆次懷舊系列視頻並發表評論。點擊以下鏈接觀看二中變遷視頻

民國35年(1946年),在榆次縣知名人士常國啟、常國斐等人倡議下,為振興榆次教育,從培養師資入手,國民縣政府在富戶街79號建立二中的前身“榆次縣立簡易師範學校”。

山西榆次二中的滄桑鉅變

榆次簡易師範學校師生照

1947年,簡易師範撤銷,在簡易師範的基礎上,榆次縣立初級中學成立,校址由富戶街7 9號遷至榆次城內文廟後院任家巷原實驗小學舊址(該處明代就是儒學堂),還佔有北大街路西商號院落一座,校門開在任家巷路南。

山西榆次二中的滄桑鉅變

榆次縣立初級中學任家巷舊址校門

1948年,榆次全境解放,縣立初級中學由中共榆次縣抗日政府接管。1952年,榆次縣立初級中學在龍王廟街4號學宮(文廟後院)重新成立,拆除文廟兩側的配殿中的72聖像設為教室,文廟西院外側開闢為小型體育活動場。同年,徵購文廟西南和北面的民房,拆除西院民房新蓋教室六間。

山西榆次二中的滄桑鉅變

榆次二中第一代校門

1954年,榆次專署在北關新設立“山西省榆次第一中學校”,同時,將榆次縣立初級中學校更名為“山西省榆次第二中學校”,隸屬榆次市政府。榆次二中的第一代校門是文廟欞星門,二中師生寄居在文廟廂房教學生活。榆次二中在成立初期,1956年新建標準平房教室15個,填坑造地建成土操場,修建了跑道,使教學設施逐步完善。1959年,省政府正式批准榆次二中建成完全中學。1976年,又建起平房教室11個,平房教室達到26個。

山西榆次二中的滄桑鉅變

2003年榆次二中臨時校門

1990年代,二中新建教學辦公大樓、圖書實驗大樓。2003年,位於龍王廟街四號的榆次二中即將拆遷,於是從操場西側面對花園路臨時開設了校門。

山西榆次二中的滄桑鉅變

今天的榆次二中校門

2003年8月榆次二中告別在龍王廟街四號舊址57年的辦學經歷,搬遷至文苑街182號新址,佔地200畝的校園,設施先進、環境優美,人文氣息濃郁。

榆次二中從榆次簡易師範、榆次縣立初級中學,到正式定名為山西省榆次第二中學,從富戶街、任家巷、龍王廟街、到文苑街,歷經滄桑,成為無數榆次年輕人放飛希望、成就夢想的地方。更多相關內容請關注

“如蟻人生234”今日頭條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