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5 撤地建市,開創黃岡新紀元

撤地建市,開創黃岡新紀元

撤地建市,開創黃岡新紀元

1996年5月18日上午,黃岡市暨黃州區團風縣成立慶祝大會在黃州體育場舉行。 通訊員杜建新攝

撤地建市,開創黃岡新紀元

鄂東晚報記者 王桑

檔案文件名:省人民政府關於撤銷黃岡地區設立地級黃岡市的通知

檔案文件編號:sz34-19-287頁碼38到40

打開這份文件資料,如同打開一段塵封的記憶,那段讓黃岡700多萬人歡欣鼓舞的日子,重現眼前。

1995年12月23日,國務院對湖北省《關於撤銷黃岡地區設立黃岡市(地級)的請示》(鄂政發[1995]67號進行了批覆,批覆文件《國務院關於同意湖北省撤銷黃岡地區設立地級黃岡市的批覆》(國函〔1995〕130號)。

1996年3月26日,湖北省人民政府以鄂政發〔1996〕25號文件,就設立地級黃岡市,實行市領導縣體制的有關問題,通知黃岡地區行署:

撤銷黃岡地區和黃州市,設立地級黃岡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黃州區七一路。黃岡市設立黃州區和團風縣:黃州區轄原黃州市的赤壁、東湖、禹王3個街道辦事處,路口、堵城2個鎮,陶店、王家店2個鄉,區人民政府駐寶塔路;團風縣轄原黃州市的團風、方高坪、淋山河、馬曹廟、上巴河、回龍山、總路嘴、但店8個鎮,王家坊、溢流河、滾子河、杜皮、賈廟5個鄉,縣人民政府駐團風鎮。黃岡市轄原黃岡地區的紅安縣、羅田縣、英山縣、浠水縣、蘄春縣、黃梅縣和新設立的黃州區、團風縣,原黃岡地區的武穴市、麻城市由黃岡市代管。

這是黃岡歷史進程中的一件盛事,也是黃岡700多萬人政治、經濟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更是老區發展邁向新紀元的一件喜事。

在黃岡人民滿懷喜悅,以嶄新的風采,迎接地改市慶典之際,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秦基偉、全國政協副主席洪學智,原中央老領導和老同志汪東興、宋平、陳錫聯、方毅、王平、伍修權等紛紛題詞,或發來賀信、賀電,對黃岡市的誕生表示熱烈祝賀,對黃岡人民面向新世紀、建設新黃岡寄予殷切希望。

曾任黃岡地委書記的老領導,談起黃岡地改市,情緒激動,喜上眉梢——

姜一是山西武鄉縣人,曾於1952年10月至1964年9月任黃岡地委書記。他興致勃勃地說,黃岡地改市既是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老同志的共同心願。

曾在黃岡工作過幾十年的老領導石川,高興地說:“我這一生中對黃岡來說,最高興的有兩次,一次是全國解放後成立黃岡地委;再就是這次黃岡地改市。黃岡區位優勢明顯,地改市有利於吸引外資,發展外向型經濟。”

董復漢是山西人,1971年至1978年期間任黃岡地委書記。他說,黃岡地改市是件大好事。黃岡是革命老區,地級市在革命老區誕生,是國家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一個縮影。

1996年5月18日是黃岡人民的大喜日子。黃岡市暨黃州區團風縣成立慶祝大會這天上午在黃州體育場舉行。

一大早,古城黃州張燈結綵,彩旗飄揚,大街小巷人流如潮,四面八方的市民不約而同走上街頭,見證這一歷史性時刻。

黃州體育場內,人頭攢動,人聲鼎沸,各界代表和群眾5萬多人,懷著無比喜悅的心情,迎接黃岡市誕生。

慶祝大會主席臺兩側巨大的彩色氣球上懸掛的“弘揚湖北精神,開創黃岡新紀元”“熱烈慶祝黃岡市正式成立”的巨幅標語格外引人注目。獵獵的彩旗、怒放的鮮花、翱翔的和平鴿、漫天飛舞的彩色氣球,省武警總隊軍樂團、威風鑼鼓隊演奏的雄渾有力的鼓樂聲,呈現出一派濃郁的節日氣氛。

黃岡撤區建市招來八方嘉賓。參加地改市慶典活動的嘉賓貴客有1000餘人,其中有來自中央、省的負責同志,各地市州領導,曾在黃岡工作過戰鬥過及在外工作的黃岡籍老領導、老同志,與黃岡有友好合作關係的海內外企業、財團的客商。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和湖北日報、湖北電視臺等數十家新聞單位的五十餘名記者也齊聚黃岡,報道黃岡地改市這一盛況。

全國勞動模範、揚子江摩托車製造公司總經理查正德代表老區群眾,向各級領導表示,要以振興黃岡為己任,團結一心,奮發圖強,埋頭苦幹,拼搏進取,為黃岡的振興作出新的貢獻。

駐鄂空軍某部15名跳傘隊員,在體育場上空做了“國威軍威”“楚天同慶”等精彩的跳傘表演。大型文藝表演《黃岡之光》將慶典活動推向了高潮。

“國旗方陣”“彩旗方陣”“鼓樂方陣”“白衣天使方陣”“花環方陣”“龍燈鼓樂方陣”“摩托車方陣”……以不同角度和藝術形式展示了黃岡人民團結奮進的風采。

5月18日晚上,市委、市政府在黃州體育場舉行慶祝建市大型焰火晚會。五彩繽紛的火花把黃州的夜空裝扮得分外美麗,沉浸在歡樂海洋的人們久久不願離去。

撤地設市是黃岡發展史上一個新的里程碑,標誌著黃岡的城市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標誌著黃岡的對外開放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標誌著黃岡的政府職能進入了新的運行時期。

1996年11月15日至18日,中國共產黨黃岡市第一次代表大會在黃州召開。市委書記賈天增作了《發揚老區傳統,振興黃岡經濟》主題報告,報告回顧了自1949年5月鄂東解放建立黃岡地委47年來的建設發展歷程,提出了今後5年的工作任務、目標和要求。

1996年12月10日至13日,黃岡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召開。

1996年12月8日至12日,政協黃岡市第一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召開。

至此,黃岡市黨委、人大、政府、政協等機構組建完畢,標誌著黃岡已由原來的地方行政分治機構轉變為完整的地方國家政權機構,全面擔負起管理轄內的經濟社會文化事務。

黃岡人民搶抓機遇,開拓奮進,全市經濟社會長足發展,遞交了一份競進有為的精彩答卷。

全市工業初步形成食品飲料、醫藥化工、紡織服裝、建築建材、機械電子五大支柱產業,農業建成全國重要的優質糧油基地,市區城市功能不斷增強,城鄉基礎設施逐步完善,精神文明和各項事業協調發展。

中國十佳宜居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華詩詞之市、中國書法之城、全國雙擁模範城……一個個榮譽,見證了黃岡發展的足跡,彰顯出氣勢恢宏、厚積薄發的黃岡力量、黃岡作為。

如今,圍繞“建設區域性增長極”的戰略定位和“加快振興崛起、決勝全面小康”的戰略目標,突出“雙強雙興”,推進“四大行動”,黃岡750萬人民正凝心聚力、砥礪奮進,一往無前。

一個有實力、有活力、有魅力的文明和諧新黃岡,正以嶄新的姿態屹立在萬里長江之濱,崛起於中華大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