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是什麼讓巴菲特成為了“巴菲特”?

是什麼讓巴菲特成為了“巴菲特”?

其實,當我們說“我們錯過了某種東西”的時候,本質上是帶有一種自省和遺憾的情緒的。

“錯過了科技股”的潛臺詞是說,谷歌、Facebook、亞馬遜過去十年漲了這麼多,科技行業作為過去十年最熱門、發展最快、增長最多的行業,作為人人口中的“股神”巴菲特為什麼居然沒發現呢?為什麼居然一點都沒有沾到光呢?

但這個問題的答案,我覺得用另外一個角度看就非常清晰了——錯過了谷歌、Facebook、亞馬遜,影響巴菲特成為巴菲特了麼?

其實並沒有影響,換句話說,巴菲特完全沒有“錯過”什麼。

這其實是我非常想要強調的一點——在分析一個事情的時候,我們總願意去回到一個利益最大化的地方,比如2009年要是買幾千個比特幣一直不賣就好了,2010年要是買騰訊的股票然後長期持有就好了,2014年要是在深圳買房就好了……

但這實際上是一種“後視鏡”偏差。因為站在現在看過去總是非常清晰的,所有干擾因素都排除了,所有不確定性都消失了,路徑清晰可見,某個決策好像順理成章。

但實際上,如果站在現在看未來,你會發現我們思考的出發點會完全不一樣。

沒人知道比特幣後續的價格是什麼走勢,沒人知道已經5000億美元市值的騰訊還能不能漲到10000億,也沒人知道限購之後的深圳房價如何。

那此時你應該做什麼樣的決策呢?好像還是得迴歸到投資最本質的那些東西,一個公司的基本面是什麼,未來能帶來多少的現金流和利潤;一個城市的房價由什麼因素決定,又要花多少時間才能兌現;以及最重要的,某一筆投資的風險到底是什麼,而你又能承受多少風險。

所以在分析歷史的時候,比起回到“利益最大化”的天然傾向,我覺得回到“概率最大化”是更好的方法。也就是說,如果回到歷史的某一刻,我們並不知道後來發生的這些事情的話,我們怎麼來優化我們當時的決策質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