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5 面由心生,命有己定

相由心生是指一個人看到的事物,或者對事物的理解、解釋、觀感,由他的內心決定。此處“相”指的是物相,世間萬物的表現形式。不同心境不同精神狀態的對同一件事物的觀感是不同的。正所謂你用什麼顏色的眼睛去看世界,世界就是什麼顏色的。當你心情愉悅時,世界就是明亮的,當你失意悲傷時,世界就是灰暗的。 所以調整心態,用積極向上的心去對待身邊人和事物,你就會發現這個世界的美麗。 淺一層的解釋為人的儀容外表總受心靈思想因素的 影響。換言之,人的思想感情心靈情志必然表現在人的儀表上。

一個人的精神世界雖是內在的,不可見的;但實際也給人外在的直觀感受。比如一個小偷流氓,外表給人猥瑣的感覺,是醜;一個內心善良幫人助人的人,外表給人陽光溫暖的感覺,是美了。不過之前我的理解是,人的容貌長相和心情心境有關;現在呢,除了依舊這麼認為之外,又多了一層理解:世界萬象,呈現給人們的所有“世相”--也就是人們感知到的世界,都是一個人內心的反映。簡單點,就是說,你內心是什麼樣,你的世界就是什麼樣的。
面由心生,命有己定

在如今這個刷臉的時代,相貌真的太重要了,第一時間,第一印象決定了對方給你的時間和關注。我們說的人可貌相,不僅僅只是指面容,還包括這個人的衣著裝扮,行為表情,言談舉止等等。佛教經典《無常經》裡說:世事無相,相由心生。就是說有什麼樣的心境,就有什麼樣的面相。一個人的修養、境界、胸懷、見識與作為,可以從一個人的面相中看出些來。這是人可貌相的基礎,你內心擁有的,都會表現在你的面相上,投射在你的一言一行中。俗話說,人醜就該多讀書,就是這個道理。

相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一個人的內在信息。一個人的相貌暴露的是他的脾氣秉性,以及背後所隱藏的社會階層。一個面容憔悴,愁眉不展的人,他的生活必定充滿困難,一個紅光滿面,氣宇軒昂的人,自然胸有成竹,順風順水。所以林肯說,在四十歲以前,相貌是父母給的,到四十歲以後,人就要對自己的容貌負責。簡單地說人可貌相,並不是說任何情況下,我們都可以很準確地判斷,得出精確的答案。這其實依賴於我們的個人經驗,學會如何去看人,如何看的準,才是人可貌相,以貌取人的前提。
面由心生,命有己定

當然,如果僅僅從外表上來看,慈眉善目、和藹可親、笑容可掬的人,不一定就是好人,冷若冰霜、少言寡語、嚴聲厲色的人也不一定就是壞人。這要求我們結合更多的社會閱歷和人生經歷多重去驗證和判斷。而佛家所說的“相”不是單指“面面相”,卻有更廣泛的意義。一個人的喜怒哀樂、善惡醜美、虛榮勢利、奸猾狡詐、淫邪貪婪等等、等等„„一絲不苟的全部記錄在臉上;比銀行的信用記錄都準確,且一層層疊加累積,如同鈔票裡的水印一樣,稍微有點光就昭示著自己真正的心路。

從心理和生理的層面來說,人的心情、心念主導著人的身心,它是生命支配者、是中樞的中心。身體的其他器官受心支配並相互影響著,內在的心理狀態會通過外在的器官表現出來,並通過時間的累計影響、改變著外在形態。每個人的面相都反應著其相對應的身體和心理的狀態,一個身體健康、身心愉悅的人,其通常都是天庭飽滿、紅光滿面、神采奕奕。相反,一個身體有病,或者苦惱憂愁的人通常都是愁雲密佈、眉頭緊鎖。所謂眼界即是心界,面相即為心相,相由心生大概就是這個道理。
面由心生,命有己定​​

身體髮膚雖然是授之父母,但這張臉讓人看後是何感覺,還要發於己心。一個人就算是有一張完美的五官,身材也無可挑剔,但天天鬱鬱寡歡、心事重重,或處心積慮的算計損人、淫邪貪婪,他呈給人們面相絕對不會是明媚照人的。反之如果他的情緒總是平和喜悅、寬宏大度、樂於助人,就算是沒有那麼好看的五官,在人們的視覺裡,他時時看來都是柔和美好的。

彭大師說過:“一個人過了四十歲,就要對自己的相貌負責”。相貌不但意味著一種先天的起點,也是一種後天的修煉,是一個人靈魂的微縮景區,是一個人全部經歷的說明書。你可以醜,但不能怪模怪樣,你可以不好看,但不能髒兮兮,即便你僥倖擁有了一張好看的臉,也要懂得小心翼翼呵護,不斷修善、斷惡,耕耘心田,正所謂相由心生、相隨心轉。我認為由“心”而生的“相”是一種表情。而相由心生講的是“情緒是如何影響我們的面部表情,如何通過表情來給他人留下良好感覺”。
面由心生,命有己定​​

不同的面部表情是天生的、固有的、並且能為全人類所理解,有人認為人類有六種基本情緒,愉快、恐懼、發怒、悲傷、驚奇和厭惡,而且這六種情緒存在跨文化的一致性。

可以想象,一個對自己不自信的人,會經常有羞愧感,經常做出眼朝下,頭低垂的表情。表情是無聲的語言,這種不自信毋庸說旁人自然瞭解。習慣性自我貶低、羨慕他人、愛挑剔、愛猜疑,這些心態都會反映在面部表情上。而一個情緒穩定,內心明朗開闊自信的人表情經常會是愉悅的,傳遞給身邊人的信息也會是積極的。身處困境依舊不皺眉不哀嘆需要對人生和自我有更高一層的瞭解,可以忍耐住一時的不順,不抱怨,依舊認真生活的人會另人頓生此人非池中物,假以時日必成大器之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