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你覺得應該如何激活農村閒置資源?

著迷大鄉村


農村最大的資源就是土地,那麼閒置資源也就有可能是土地及上面的附著物,比如房屋。那麼,激活閒置資源,就是激活閒置的土地、閒置的房屋,讓它們繼續發揮應有的功能和價值,從而避免這些資源因閒置而浪費。

如何激活農村閒置資源?我覺得時下提倡的“三權分置”制度,對我們就有很好的借鑑、指導意義。

對於閒置的土地。可以採取集體土地所有權和農戶承包權不變的前提下,土地經營權向金融機構融資擔保、入股從事農業產業化經營;或者由村委會把農戶零散的土地,統一的流轉過來,然後統一打包給有土地需求的人或單位,農戶除了收取流轉的土地資金外,日常還可以去務工,獲得報酬。這屬於土地的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的“三權分分置”。

對於閒置的房屋。在明確農村宅基地集體所有權,保障農戶宅基地的資格權和房屋財產權的前提下,放活宅基地和農民房屋使用權。也就是說,宅基地的所有權是集體的,農戶有使用宅基地的權利,但自已在城裡有房不在農村住,那麼我們就可以把農村的房屋通過出租或流轉等形式,提供給有需求的人使用,或者說城裡人也有資格去農村使用房屋、宅基地;集中統一流轉更好,可以集中精力進行產業打造。這屬於宅基地房屋的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的“三權分置”。

以上就是我對激活農村閒置資源的思路,當然我是站在個人層面來思考的,再大就需要政府政策上的明確了。


農村一山貨


農民的閒置資金有沒有?一定是有的!

但是即使農民有閒置的資金,也不會有很多的,所以你所說的激活農民的閒置資金的問題,也是很難實現的!

純粹以種地為生的農民,即使手裡有點錢,也不會有多少錢的,他們還要吃,還要喝,還要蓋房子,還要給兒子娶媳婦,給兒子娶媳婦還得給兒子蓋房子,這樣的話,大家說說,這樣以種地為生的農民,他手裡面還能有幾個錢哪!

即使農民手裡有了點錢,也不會有太多的錢,按我們當地的說法,那兩個錢那是留著過河用的錢,也就是留著應急的錢,所以說,即使農民手裡有了兩個錢,你也沒法去所謂激活的,農民會把這兩個錢死死的攥在手裡的!

或者按我們這裡的更進一步的說法,那是農民的養老錢,那是農民的棺材本呀!

所以,農民手裡的那兩個錢,那個留著養老救命的兩個錢,那個農民當做棺材本的兩個錢,你能激活嗎?你激活了又能給農民帶來多大的利益,你激活了,農民拿出投資了,誰又能保證,誰又敢保證,當農民需要這兩個救命錢的時候,就能馬上的,立即的,隨時的回到農民手裡嗎?

你所說的荒山,耕地的問題,如果有荒山需要開發,耕地需要耕種的話,可以讓農民去開發,去耕種的嗎,但是也不用去激活農民朋友辛辛苦苦攢下的那兩個應急救命錢的!

所以呀,農民攢下的那兩個錢不容易的,你也別想著去激活農民手裡的那兩個錢了,這樣,農民手裡有了那兩個錢,心裡也踏實,生活也就會安穩的!

【感謝您對從善如劉三農問答的關注和支持,歡迎您的評論留言!】


從善如劉L


農村就是現代文明最後沒有開墾的一塊原始土地,農民的思想比較固話,所以很多自然資源被閒置,但是由於農村的基礎建設設施不完善也導致了很難被開發。

但是,為了提高農村閒置的資源,於泓鑠作為一根草根創業者認為可以通過以下三點盤活:

1.具有當地特色文化的土特產可以走電商

其實城裡人很喜歡一些土特產,人們總是喜歡原生態的東西,我們可以把農村認為閒置在家家戶戶院子裡的土特產集中到互聯網上去售賣。

2.結合當地自然資源和文化做休閒農業

旅遊+休閒農業已經成為一種趨勢,我們可以把農村閒置的自然資源打造成一種可以觀光又能採摘的新型農業

3.把閒置的土地打造成合作社的形式去經營

農村最閒置浪費的就是土地資源,自己種地決定不了作物價格,要是形成大型合作社就有了定價權

模式是人創造出來的,農村閒置的資源太多了,只要動腦子,就有很好的解決辦法。

社會套路深,我要回農村,我是草根創業者於泓鑠!

專注於自媒體和社群,歡迎互關學習。點贊和轉發我都關注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