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7 互聯網需求挖掘的N個絕招

文章闡述了需求的本質,並對需求挖掘的方法做了深入的分析

一、什麼是用戶需求

需求是產品必須完成的事以及必須具備的品質,是在構建產品前需要發現的東西。通俗地說,需求是在什麼場景下,用戶通過什麼產品,做什麼事情。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需求必須是基於場景的,脫離場景的需求是地地道道的偽需求,這種場景可以是一個物理環境,也可以是一個任務環境。

互联网需求挖掘的N个绝招

需求必須基於場景

需求也可以理解為用戶在某些場景下遇到的問題,產品經理的任務就是解決這些問題,解決問題體現了產品存在的價值。

二、識別表象需求和本質需求

產品經理需要天天跟需求打交道,當我們面對客戶、運營人員、公司高層等遞交過來的需求,難道我們一定有求必應?未必,產品經理仍需練就一項本領,就是識別表象需求和本質需求。

比如用戶說,“我要一匹更快的馬”,其實只是一個“表象需求”,產品經理需要挖掘背後的“本質需求”,這個本質需求是用戶需要更快的速度,產品經理應該給用戶更快的交通工具,可以是飛機,不一定是“一匹更快的馬”。

互联网需求挖掘的N个绝招

表象需求和本質需求

三、挖掘深層次需求

對於很多深層次需求,用戶自身可能未必會想到,需要產品經理幫忙挖掘。比如:用戶想要打車,這是用戶想到的需求。產品經理應該想到,用戶更想打到更便宜的車,並且打車時還能認識到新朋友,這些需求用戶沒有直接提出來,但確是隱藏在背後的深層次需求。聆聽用戶需求,剖析尋找深層次需求,發現用戶痛點,這是需求挖掘的精髓。

互联网需求挖掘的N个绝招

挖掘深層次需求

四、挖掘需求的思維方法

互联网需求挖掘的N个绝招

挖掘需求的思維方式

挖掘需求的思維方式,總體來說可以分為以下五種,分別是極致思維、逆向思維、打破常規、聯想思維、跨界思維。

極致思維:把現有已經存在的需求進一步做到極致,比如筆記本比臺式機已經很薄了,我們可以在此基礎上做得更薄,於是出現了超薄筆記本。

逆向思維:從另一個源頭推導問題。比如我們在做大屏顯示器的時候,往往把焦點放在瞭如何提升顯示色彩來改善畫面感,但是我們可以從人眼的成像原理出發,把平面屏改為曲面屏,用另外一種方法提升了畫面感。

打破常規:有時候跳過當前的思維套路,另起爐灶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當前汽車行業的市場格局大體固定,新來者很難分到一杯羹,但是特斯拉另起爐灶,徹底放棄燃油汽車技術,採用電動汽車技術,終於在汽車市場分得一碗粥,並且市場份額仍在不斷擴大當中。

聯想思維:同一個產品的特徵,聯想另外一個具有共同特徵的產品,於是我們根據飛鳥的特徵製造出了 “人造鳥”——飛機。

跨界思維:一個很典型的例子是,微信發現了支付背後的社交元素,比如人與人、人與商家之間的聯繫,利用微信的社交能力,推出了微信支付。聊天工具和支付交易實現了無縫對接。

五、需求挖掘的幾個經典理論

KANO 模型

KANO 模型是東京理工大學教授狩野紀昭(Noriaki Kano)發明的對用戶需求分類和優先排序的有用工具,以分析用戶需求對用戶滿意的影響為基礎,體現了產品性能和用戶滿意之間的非線性關係。按照KANO 模型,需求分類為基本需求、期望需求、興奮需求、無差異需求、反向需求。

馬斯洛需求層次

互联网需求挖掘的N个绝招

生理需求:陌生人社交工具、美女直播、美食網站都在點點滴滴地滿足我們的生理需求。

安全需求:出於對安全的渴望,我們的電腦必須安裝殺毒軟件,因為對貧困的恐懼,我們需要各式各樣的理財工具。

愛與歸屬感:我們需要各式各樣的社交軟件來滿足我們對愛與被愛的渴求。

尊重:每個人都渴望被尊重,所以很多網站功能設計是為了滿足用戶的“面子”需求,很多時候我們稱用戶為“您”。

自我實現:曬朋友圈、遊戲角色扮演、遊戲升級等。

5W2H分析法

發明者用五個以W開頭的英語單詞和兩個以H開頭的英語單詞進行設問,發現解決問題的線索,尋找發明思路,進行設計構思,從而搞出新的發明項目,這就叫做5W2H法。

(1) WHAT——是什麼?目的是什麼?做什麼工作?

(2)WHY——為什麼要做?可不可以不做?有沒有替代方案?

(3)WHO——誰?由誰來做?

(4)WHEN——何時?什麼時間做?什麼時機最適宜?

(5) WHERE——何處?在哪裡做?

(6)HOW ——怎麼做?如何提高效率?如何實施?方法是什麼?

(7) HOW MUCH——多少?做到什麼程度?數量如何?質量水平如何?費用產出如何?

互联网需求挖掘的N个绝招

5W2H分析法

SWOT分析法

S (strengths)是優勢、W (weaknesses)是劣勢,O (opportunities)是機會、T (threats)是威脅。

優勢,是組織機構的內部因素,具體包括:有利的競爭態勢;充足的財政來源;良好的企業形象;技術力量;規模經濟;產品質量;市場份額;成本優勢;廣告攻勢等。

劣勢,也是組織機構的內部因素,具體包括:設備老化;管理混亂;缺少關鍵技術;研究開發落後;資金短缺;經營不善;產品積壓;競爭力差等。

機會,是組織機構的外部因素,具體包括:新產品;新市場;新需求;外國市場壁壘解除;競爭對手失誤等。

威脅,也是組織機構的外部因素,具體包括:新的競爭對手;替代產品增多;市場緊縮;行業政策變化;經濟衰退;客戶偏好改變;突發事件等。

SWOT方法的優點在於考慮問題全面,是一種系統思維,而且可以把對問題的“診斷”和“開處方”緊密結合在一起,條理清楚,便於檢驗。

六、需求來源的渠道

按手段分類

可以通過市場調研、競品分析、測試結果、數據分析、調查問卷、用戶訪談獲取需求。

從現有的規劃中獲取

公司長期戰略規劃組成需求池,公司的願景就是需求,公司領導根據對市場的戰略判斷,會形成一些看法,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需求來源。

已有業務存在的問題

問題就是需求,問題推動產品版本不斷迭代。

將線下需求轉為線上需求

這部分需求一般不是偽需求,因為它們已經在線下進行了實踐,已經應用到了工作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