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普京接受邀請,即將訪問沙特。會對中東產生什麼新影響?會撼動美國在中東的影響力嗎?

新文化街男孩


普京接受邀請即將訪問沙特,這可能是中東新的政治格局變化的前兆。俄羅斯與沙特的接近,是俄沙雙方利益調整的需要。這是因為:



一、美國中東戰略利益的調整,按照美國現在特朗普新中東政策,其主要目標是打擊削弱伊朗為主。8月16日美國公開成立所謂的“伊朗行動小組”,其宗旨就是準備利用多種手段顛覆推翻伊朗政權。因為在敘利亞俄羅斯軍隊公開介入,美國不可能也來一次公開介入對著幹,美國扶持的反政府武裝已經不成氣候,被俄敘聯軍圍剿打擊得差不多了。


特朗普在3月29日就公開表示準備從敘利亞撤兵,並且抱怨這些年來美國在中東地區共資金投入七萬億,什麼都沒有得到,是得不償失。美國曾經一度希望由沙特出錢,組建一支阿拉伯人的聯合干預部隊,但是由於埃及等國家有顧慮,不願意派兵到同為阿拉伯國家的敘利亞作戰,從目前來看這個聯軍方案已經黃了。沙特多次表示願意支付美軍駐敘利亞費用,沙特為了反對庫爾德武裝向阿薩德政府靠攏,近期出資一億美元給庫爾德武裝作軍事費用。

(沙特國王薩勒曼)

二、沙特害怕美軍的撤出,有俄羅斯背景的伊朗等什葉派勢力範圍,進一步坐大。沙特知道即使是自己的武器裝備再好,也不是什葉派武裝勢力的對手,在也門戰場較量下來已經清楚什葉派的實力。沙特近幾年不顧阿拉伯世界輿論,積極與以色列改善關係,但是以色列的主要目標與美國一致,都放在針對削弱伊朗問題上。以色列不願意插手沙特和什葉派武裝的矛盾,去年沙特曾經表示願意出錢,請以色列幫助打擊黎巴嫩什葉派武裝。但是以色列雖然也不喜歡黎巴嫩什葉派武裝,但還是拒絕了沙特的要求。實際上沙特在中東地區是遜尼派領袖,是土豪,還有阿聯酋和巴林等一些小夥伴,不過並不強勢,與什葉派勢力的爭奪中處於下風。沙特希望改善與俄羅斯的關係,以俄羅斯的能力可以節制伊朗和敘利亞這些什葉派政權。


(沙特王子小薩勒曼)

三、俄羅斯與沙特有共同的石油出口利益,2014年世界石油價格毫無緣由的斷崖式下跌。國際上普遍的看法是美國為了打擊俄羅斯的石油經濟,操縱沙特等歐佩克集團,大量過量的石油拋向市場。短期內將100美元/桶的石油價格,打擊到30美元/桶以下。使得俄羅斯經濟受到重創,石油收入大幅減少,經濟直線下降,俄羅斯的經濟總量滑出了世界排名的第十名之外。

但是沙特在配合美國陰謀的同時,自己也因為石油價格下降傷害不淺。後來沙特終於明白不能這樣打壓石油價格,沙特與俄羅斯雙方接近,實行石油減產抬升價格。經過雙方的減產配合,石油價格穩步回升,去年10月4日沙特國王薩勒曼突然訪問莫斯科。石油價格上升符合沙特和俄羅斯的共同利益,雙方走近很容易理解。

四、 俄羅斯目前已經基本控制了敘利亞基本局勢,但是敘利亞戰爭打到現在,外面好看兜裡沒錢了。與沙特發展關係,還可以多向沙特賣武器賺錢,去年沙特國王訪問莫斯科,與俄羅斯簽定了30億美元的武器大單。普京能夠訪問沙特,後面的購買武器大單還會繼續跟上。

五、沙特與俄羅斯的進一步走近,也是對美國在敘利亞戰略的不放心和不滿意。特朗普曾經公開聲稱從敘利亞撤出,不可能是隨便說說的,美國在世界的主要戰略對手目標不在敘利亞,也不是中東,而是在亞太。美國現在主要精力希望發揮“伊朗行動小組”作用,利用各種手段把伊朗推翻伊朗政權,這樣美國對中東地區的政治格局,也就基本滿意了。

綜述,普京訪問沙特,不會影響到沙特與美國的盟友關係,沙特與俄羅斯的關係只能是有限的改善。沙特現在的內外大事,基本上由薩勒曼王子主政,對沙特的未來也正在慢慢的佈局。其實沙特本身,也希望一定程度上緩和與伊朗的雙邊關係,如果伊朗真的被美國顛覆推翻了,從沙特預後來看並不一定是好事。


亦新湖


這是一次應邀訪問,要說對中東局勢產生什麼太大的影響有點過了,但是對於兩國的關係發展卻有著一定的積極意義。沙特作為美國在中東的重要盟友,與俄羅斯之間不可能有太多政治上的交集,圍繞著兩國的主要是能源領域合作和區域熱點問題。大體有一下幾個關係變量,核心的變量為國際能源合作,而次要變量為敘利亞問題、伊朗、卡塔爾軍購。

(去年薩勒曼國防訪問俄羅斯)

兩國能源合作有著共同利益。

沙特和俄羅斯都是國際重要的產油國,前者是OPEC的扛把子,而後者則是非OPEC國家中的話事人。兩個國家的協調一致對於維護國際油價的問題具有重要意義,避免國際能源市場出現大幅度的波動,對世界經濟造成衝擊。去年12月1日OPEC大會決定繼續維持減產協議一年。在當時的情況下作為非OPEC成員的俄羅斯則並不同意沙特方面的這一主張,主要考慮到持續的減產可能導致國際油價需求量大減。俄羅斯希望適量增產,讓國際油價維持在一個平穩相對較高的區間,來改善自身日益惡化的財政狀況。

(普京與OPEC)

隨著特朗普退出伊核協議,給了沙俄兩國一個很好的利益平衡點,既可以增加產量,又能將油價推高到一個合適的區間。普京這次訪問沙特,可能主要商談的就是兩國如何瓜分伊朗石油出口受制後所產生的需求缺口,大概是200萬桶每天。在6月所舉行OPEC與非OPEC能源部長會議上已經決定提高150萬桶的日產量,主要有沙特和俄羅斯承擔,這次可能就是協調如何在11月之後分配這剩下100萬。

(俄羅斯能源部長亞歷山大·諾瓦克(左)和沙特能源部長哈立德·法利赫 )

幾個次要變量的作用

敘利亞戰事雖然尚未結束,但是俄羅斯已經開始著手準備起敘利亞戰後的重建事宜,急於止血收回成本。俄羅斯用軍力和物力換來了敘利亞問題的主導權,但是現在卻面臨缺乏重建資金的困境。伊朗是不可能擁有這個經濟實力的,而且隨著美國製裁的逐步展開,伊朗的經濟情況會越來越糟。俄羅斯現在已經在考慮讓伊朗撤出敘利亞,並且做了明確的表示希望伊朗離開敘利亞。目的是讓那些與伊朗敵對但是手中多金的勢力來贊助敘利亞的重建工作。

(各方想法)

沙特方面確實是一個不二的選擇,首先沙特有號召力,可以讓海合會國家也來進行贊助。俄羅斯還可以協調解決一下卡塔爾與沙特之間的關係,在軍售方面暫緩與卡塔爾的合作,以換取沙特的讓步,從而重新整合海合會。其次,沙特本身是遜尼派,而敘利亞的破壞最為嚴重的區域都是遜尼派聚集區,便於資金的進入和工作的開展。沙特相對比於土耳其而言,更能讓阿薩德政府接受。雖然不同教派,但是畢竟是統一民族,而且阿拉維派本身世俗化程度很高,不太強調宗教立場。

(阿薩德與前國王阿卜杜拉二世)

結語

中東地緣政治版圖並不是中亞,其本身就不是俄羅斯的勢力範圍。前蘇聯時期,美國與蘇聯在中東地區角力,始終沒有佔到優勢,冷戰之後更是全面退縮。敘利亞本身是俄羅斯的勢力範圍,然而2011年之後內戰爆發,阿薩德政權風雨飄搖,俄羅斯被迫介入的情況下,才沒有喪失這個戰略支點。沙特作為在中東地區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家,其與俄羅斯在國際能源市場存在著競爭關係,本身沙特還是美國的重要盟友,普京的訪問頂多是為了協調彼此一時的利益,而不是一世。兩個國家本身就不太可能走到一塊。

(俄羅斯與沙特)

本文圖片來自谷歌圖片,感謝提供,歡迎大家批評指正留言點贊!


古姿


事實上:美國現在在中東的影響力在下降,而俄羅斯主導的“大中東”基本上處於形成雛形的階段!沙特邀請俄羅斯訪問,實在是因為形勢所迫,也門雖然佔到便宜,但胡賽武裝游擊戰能夠將沙特聯軍拖死,而隨著美國對伊朗的逼迫,必然會威脅到沙特的原油出口!

1.沙特為了繼續讓美國放心,有用沒用都掏錢購買美國武器裝備,甚至在也門進攻方面,明知道打不過胡賽武裝,但是在關鍵時刻還是進攻荷臺達,結果現在沙特聯軍看著很厲害,其實深入山區的游擊戰,實在是打不過歷練多年的胡賽武裝!

2.沙特現在最大的矛盾是:美國要讓沙特聯軍地面進攻敘利亞,之前沙特都是購買美國裝備應付過去了,但現在美國成立所謂的“伊朗行動小組”,據說要派出竟敢小部隊滲透進攻伊朗,從內部進行搗亂破壞!

3.而美國其實現在最在乎的就是:沙特是否可以派兵進攻敘利亞?但沒想到,沙特直接說:我掏幾十億美金,支持美國大兵繼續留在敘利亞跟俄敘聯軍打仗!

瞬間,沙特將美國大兵作為了自己的“僱傭兵”!這種反轉,看著挺搞笑,其實一個本質——沙特真心不想出動地面部隊進攻敘利亞,畢竟對方是俄羅斯啊!

4.前段時間胡賽武裝直接炮轟了沙特兩艘油輪,沙特直接宣佈不再從紅海經過曼德海峽運輸石油!但是,如果美國繼續擠壓伊朗,霍爾木茲海峽再被伊朗封住了,沙特的石油就真心只剩下蘇伊士運河一個出口了,而這種高成本、低噸位油輪運輸線,沙特真心受不了。

正是基於以上原因,沙特現在需要謹慎進行戰略平衡,甚至希望通過俄羅斯斡旋,能夠讓自己得到便宜!

其實,沙特心裡很清楚:美國讓我沙特進攻敘利亞的事情,堅決不能答應!而保住沙特原油出口,也是應有之義。

5.這也說明,沙特很清楚:隨著敘利亞戰局發展,俄羅斯主導敘利亞,進而主導大中東,也是一個大趨勢。說以,沙特也要為自己的未來佈局,起碼要跟俄羅斯有互動,不至於得罪俄羅斯。

6.美國現在要組建所謂的MESA(阿拉伯版北約),其實就是捆綁沙特、阿聯酋,強拆OPEC,進而搶奪國際能源定價權!這種情況下,沙特必然想保住自己的地位,自然想跟俄羅斯走訪一下,也算是一種未來戰略投資。

至於說對現在形勢發展,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但美國必然會很傷心觀察!

7.據說,現在沙特聯軍在也門進攻獲得局部勝利,此刻邀請伊朗背後的俄羅斯“坐坐”,也挺有意思的!

或許,沙特突然會宣佈購買俄羅斯戰機,也說不定!


英武


沙特是中東地區有影響力的遜尼派大國,是美國中東地區戰略重要的支點,美國石油霸權的堅定維護者。

為取悅美國,沙特不惜重金別管有用無用購買美國武器裝備,為美國的經濟發展作出無以倫比的貢獻。

美國在沙特境內遍佈軍事基地,是美國的特殊保護國。

應沙特國王薩勤曼的邀請,俄羅斯總統普京即將訪問沙特?普京總統與薩勒曼要談的事情有很多,伊朗問題和敘利亞問題及石油產量問題是兩國元首關心的議題。

關於伊朗,沙特支持美國退出《伊朗核協議》,同意美國對伊朗實行全面的經濟制裁,反對對伊朗使用武力。伊朗己經明確表示,美國如果對伊開戰,伊朗將封鎖波斯灣海峽,轟炸沙特的石油設施,加大對胡塞武裝的支持力度。這其中的每一項對沙特都會形成巨大的鹹脅。

關於敘利亞,在特朗普發出美國將撒出敘利亞庫爾德地區軍事力量的打算,交由英法和以沙特為首的聯軍主導,庫爾德人也發出與敘利亞和平談判的時侯。沙特願出資幾十億美元,留下了美國軍隊,庫爾德武裝隨之強硬,對敘利亞問題的解決產生非常大的消極影響。

普京總統對沙特的訪問,美國將特別關注,但是這次訪問不會取得多少大的成果,俄羅斯對沙特的影響有限。也不會撼動美國在中東的影響力。因為沙特除了用錢買通盟國外,什麼都不是。

謝謝各位




快樂老張


隨著美國對石油需求的減弱,美國在中東的戰略也開始調整,區域內的國家有種被美國拋棄的感覺,這顯然不利於區域內國家的穩定。俄羅斯作為在敘利亞乃至中東都大放異彩的國家,必然成為眾多中東國家追逐的對象。而沙特邀請俄羅斯訪問,其實也是在為自己的國家利益著想。

第一,隨著美國對伊朗石油制裁的時間臨近,沙特不僅要協調好美國、OPEC之間的關係,還要與俄羅斯這個重要的產油國打好關係,否則很容易讓國家油價產生動盪。

另外也不排除過沙特通過俄羅斯瞭解伊朗的真實情況,畢竟一旦伊朗發生戰爭或者封鎖霍爾木茲海峽最受傷的可能就是沙特。因此沙特在瞭解美國動作後,希望通過與俄羅斯的互動來了解伊朗的戰略調整,以便讓沙特在危機時刻做出應對。

第二,卡塔爾仍然是沙特要解決的一個首要問題。隨著卡塔爾與沙特的對立,沙特的領導地位及海合會的團結穩定受到挑戰。加上近期卡塔爾出巨資修建美國烏代軍事基地及與美國的鉅額軍售,這些都讓沙特如鯁在喉。

而且卡塔爾計劃從俄羅斯進口S400防空導彈,該導彈的射程超過400公里,這對沙特的首都利雅得及阿聯酋的首都阿布扎比都構成致命的威脅。

這些都是沙特與俄羅斯要談的緊迫問題。一方面沙特要面對美國對本地區的支持在減弱、如何加強國家統治;另一方面沙特要直面卡塔爾等國帶來的安全威脅。從某些方面來說,這些都需要俄羅斯的策應或支持。

雖然美國在重新佈局中東,但是短時間內沒有哪個國家可以輕易代替美國。而且美國也不會輕易的退出中東,因為石油-美元仍然是美元成為國際貨幣的一種推手,美國是不會輕易放棄在中東的存在的。

因此在未來美國的中東戰略上,美國不會在強調一城一地的得失,反而會在中東大戰略上維持平衡。例如敘利亞及也門的戰事,就很少強調美國全面勝利,只要達到美國的既定戰略目標即可。


昨思今明未武


美國和俄羅斯在中東的影響力在此消彼長這是不爭得事實,俄羅斯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目前已經達到了自冷戰結束後的峰值、而且還在持續擴大之中這也是事實。的確沙特此次力邀普京訪問,折射除了俄羅斯在中東地區事務中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但就憑藉一次訪問,俄羅斯就能撼動美國在沙特的影響力,乃至美國在中東的影響力,顯然不是這樣的。


1.隨著富有進取精神的王儲上臺,沙特無論是對內對外都有了明顯的改變。靠攏俄羅斯,顯然是沙特試圖在中東地區更加秉行獨立外交的一個端倪。

沙特一直是西方世界的寵兒,但近期沙特和意大利的一場口水戰卻折射出了西方國家和沙特之間存在的分歧。這種分歧,主要集中點在沙特王儲的行事風格上。沙特王儲無論是對內的大規模反腐風暴,沙特婦女權益的擴大,還是對外積極強調軍事力量,在也門局勢中強硬打擊胡塞武裝,都顯示出了沙特這位年輕的王儲想要有一番作為的雄心。而顯然沙特的這種新面貌已經引起了美國的警惕,這就是為何美國在沙特頻繁的邀請下依然對打擊胡塞武裝不為所動的原因。


同時,俄羅斯和伊朗在美國的打壓下,越來越近。從敘利亞德拉省戰役中俄羅斯斡旋以色列和伊朗矛盾的事件中,可以看出俄羅斯對伊朗影響力的巨大,沙特自然也是看到了俄羅斯的這種影響力,所以才邀請(表面是也門哈迪政府邀請)俄羅斯進入也門局勢。所以沙特靠近俄羅斯,除了自身一貫秉行的“大國靠攏”、“金錢換安全”政策外,還有一個目的是希望藉助俄羅斯來打壓也門局勢中的胡塞武裝。畢竟自15年沙特組成聯軍進入也門境內後,三年時間聯軍對胡塞武裝的軍事行動乏善可陳,沙特、尤其是沙特王儲急需要在也門局勢中有所突破來得到國內,地區的認可。

2.俄羅斯加強與沙特的聯繫,無論是經濟上,還是在中東地區地緣格局上,都是有益的。

俄羅斯積極吸取了蘇聯在中東地區政策的失敗教訓,開始制定了更加靈活務實的“中東新”政策。這種政策的精髓和要旨在俄羅斯處理兩種關係上表現的淋漓盡致。一組是俄羅斯—伊朗—以色列三角關係,另一組是俄羅斯—敘利亞—土耳其三角關係。在第一組關係中,俄羅斯和伊朗是盟友,伊朗和以色列是死敵,但這並不妨礙俄羅斯和以色列的關係,俄羅斯在兩方之間更多是以旁觀者和斡旋者,甚至有些時候是矛盾調和及分歧處理方案制定者的身份。在第二組關係中,俄羅斯和敘利亞是盟友,但土耳其一直都在覬覦和侵佔敘利亞領土,但敘土之間這種尖銳的矛盾關係也不妨礙俄羅斯扶持巴沙爾政府,拉攏埃爾多安的行為。顯然,俄羅斯的新中東政策,主旨是與各方積極發展關係,積極扮演斡旋者和調和者的身份。而這讓俄羅斯在各國之間的利益得到了最大化。



顯然沙特—俄羅斯—伊朗(胡塞武裝)這組關係鏈也已經隨著俄羅斯影響力的增強開始形成。俄羅斯將會在這組關係中,將在此扮演斡旋者和調和者、建議者的身份。

綜上所述,俄羅斯以敘利亞危機為基石,產生的影響力已經逐漸向整個中東地區外溢,但顯然美俄在中東地區的博弈還會持續很長時間,要說俄羅斯撼動到美國在中東的影響力,恐怕得等到俄羅斯地中海艦隊重新組建,或是俄羅斯徹底打通黑海—地中海通道後才能提上日程。


中評中語


普京現在是靠實力說話,不管美國愛與不愛,反正他帶領的俄羅斯軍隊都在敘利亞強勢存在,而且打得順風順水,想當初俄羅斯沒介入敘內戰的時候,沙特帶領中東眾小兄弟跟著美國把巴沙爾往死裡踩!現在見俄羅斯真槍實彈開仗了,而且形勢大好,不得不考慮自己的未來了,趕緊來巴結普京,普大帝是個人精,東西南北通吃,但絕對不會放棄自己國家的根本利益,任你沙特如使招,在中東,敘利亞和伊朗這兩個盟友普京絕對不會放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