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珍珠港事件美國事先收到情報了嗎?

徽墨821


1941年12月7日,來自日軍6艘航母上的艦載機襲擊了美國駐夏威夷的太平洋艦隊,事後美國參戰,二戰的天平,傾向了反法西斯同盟一方。網上一直流傳什麼珍珠港是美國的陰謀等等,說珍珠港事件中,美國事先就知道的這些陰謀論支持者,其實根本站不住腳。

陰謀論者有什麼依據,如何站不住腳?

3艘航母不在港內

美軍3艘航母不在港內,日後海戰的主力被調走了,日軍襲擊的只不過是港內的那些日後被航母摩擦的戰列艦。



當時在珍珠港之前,還沒人能領略到航母在日後海戰的作用,就連用航母打醒英國、美國的日本,也沒能意識到,連造了2艘大和級戰列艦後,又開工建造第3艘。航母一直被當做輔助軍艦使用。例如追擊俾斯麥,航母充當輔助;第一次馬來亞海戰,這麼重要的海戰,關乎大英帝國在東南亞的地位的戰役,丘吉爾卻自信滿滿的派去了戰列艦。世界各國一直流行大艦巨炮論,戰列艦才是海戰的主導。在這種思想下,如果真是陰謀的話,不在港內的應該是日後決戰的戰列艦。


此外又一論據可以推翻這一觀點,3艘航母都有自己的安排。當時美國除去在本土訓練的,大西洋布防的,服役在太平洋艦隊的只有3艘:列剋星敦號、薩拉託加號和日後聞名的企業號。

列剋星敦號於12月5日出發給中途島機場送飛機,薩拉託加號在本土例行修整,企業號給威克島送飛機,因為比較近,12月6日晚按計劃可以回港,但中途因天氣狀況耽誤,12月7日才能回港,也就是說,如果日機晚起飛幾個小時就剛好遇到回港的企業號。


日軍偷襲的電報已經被破譯,美軍對計劃瞭如執掌。

美軍收到的情報僅僅是日軍最近會有所行動,根本不會有一個人會相信突襲珍珠港,電報也不會明碼錶明目標。舉個簡單的例子,日軍發動中途島戰役時,給中途島的代號是F,美軍破譯了卻一臉矇蔽,最後明碼打出中途島淡水淡化設備壞了,收到回覆後才確定。日本整個行動就是在冒險,6艘重型航母,全國的海軍主力跨越了半個太平洋,襲擊一國軍港,一旦中間出了差錯,甚至會全軍覆沒。因此美國根本不可能料到日本敢這麼做,就連70多年後的現在,一國海軍主力這麼龐大的艦隊跨越半個太平洋到達指定海域都有一定的問題,更何況日軍當時只有一張圖。


美國雷達兵早就探測到日軍機群,可上報無人理會。

當時來自美國本土補充珍珠港航空力量的轟炸機群正在路上,上報上去之後被誤以為是來自本土的機群,再加上沒有人會想到日軍會偷襲。前幾天上司給你說,本土會來一批飛機,然後幾天後雷達兵報告發現機群,這沒毛病,一個安逸的下級軍官怎麼也不會和日本聯繫在一起。

珍珠港戰役不光美國失誤很多,日本方面失誤更多,偷襲前一天晚上負責制定計劃的中級校佐源田發現計劃有疏漏,於是瞞著上司做了更改,緊急召集參與行動的佐級軍官開會,決定由他在出發後進行機動處理,這就導致了重大失誤,原計劃分出的兩隊相隔500米成了1500米,導致前機看不見後機,僚機找不到長機,毫無目標的轟炸,最後僅僅炸沉了3艘戰列艦,總體命中率成了31%。



計劃在週日行動,可週日美軍休假,80%的人員都在岸上,如果不是週日的話,美軍傷亡更大。

計劃裡沒有船塢和油庫,眼裡只有軍艦,尤其是航母被列為了重要目標。當時哪怕一架飛機飛到了那裡,就可以把那450萬噸原油炸的一點不剩,引起難以撲滅的大火,席捲整個珍珠港。沒有了石油,美軍艦隊起碼要在港內癱瘓幾個月,到時候沒有珊瑚海,也沒有中途島。 (HB)


兵器世界


所謂收到情報,你得確定是哪個層次,詳細到什麼程度的情報,具體到珍珠港事件,可以這麼說,對於日本的開戰意圖,開戰決心,甚至開戰的部分具體行動和大概開戰的時段,美國人都有情報,但是具體到珍珠港作戰,沒有。



要知道,日本對英美荷開戰,並不僅僅是一個珍珠港奇襲作戰,還包括菲律賓攻略作戰,南洋攻略作戰兩個動員兵力更多,部署範圍和抽調兵力更廣的作戰,這兩個作戰的動員和準備情況,幾乎是完全無法保密的,尤其是涉及到陸軍大量基層部隊調動,往來的低密級電文數不勝數,所以日本對美開戰決心早就昭然若揭,根據日本軍隊調動尤其是陸軍調動和動員情況,日本開戰時間也就能猜個八九不離十。

日本以大張旗鼓的南洋——菲律賓作戰掩蓋了嚴格保密的珍珠港作戰,戰後珍珠港作戰又讓多數人忽略了南洋——菲律賓作戰,雖然它們實際上幾乎是同時打響的。


但是珍珠港奇襲作戰不同,為了保障珍珠港奇襲作戰的安全實施,日本海軍進行了極其嚴格的保密措施,除了軍令部和聯合艦隊司令部與擬定計劃有關的人員外,即使是作為奇襲主力的第一航空艦隊,也只有極少數幾個參與了計劃討論的司令部人員知道這一計劃,第一航空艦隊其他人員,都是在艦隊出航後才得到通知,同時,日本海軍還對計劃進行了嚴格的通信保密,禁止以任何電信方式討論珍珠港作戰計劃,不要說當時美軍還沒有完成對日本海軍JN25B密碼的破譯,即使完成了,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實際上唯一讓美國可能接近珍珠港作戰計劃的情報,是戰前通過外務省紫密發給潛伏在夏威夷領事館的海軍情報員吉川猛夫少尉的有關每日彙報報在港美軍艦船情況的命令,因為外務省的紫密已經被美國情報部門破譯,所以這個命令也被美國情報機構截獲,但是美國人並不知道夏威夷領事館潛伏著日本海軍專業情報人員(為了保密身份,吉川猛夫甚至是化名通過外務省的公務員考試進入夏威夷領事館的),所以僅僅把這份情報當做體現日本開戰意圖的普通情報加以處理了,所以這份情報雖然進行了通報,卻沒有重點標註,也沒有引起高層注意。

日本發給吉川猛夫的命令是美國獲得的唯一接近珍珠港作戰計劃的情報

所有所謂美國事先知道日本偷襲珍珠港的說法,基本都是有意無意混淆日本對美開戰的戰略計劃和珍珠港偷襲的作戰計劃,前一個計劃幾乎盡人皆知,所謂什麼軍統破譯也多半就是這類發給某些參加南洋攻略或者菲律賓攻略的基層部隊的低密級電文,至於珍珠港作戰計劃,對於根本上就採取了嚴格電信管制的東西,你去哪裡破譯去?

對於那些珍珠港陰謀論,如果美國真的對珍珠港作戰計劃知道的像中途島那麼清楚,那麼為啥不乾脆順勢設下埋伏一舉殲滅日本機動部隊?這樣既達成了開戰目的,又能一舉重創日本海軍,何樂而不為呢?當時的美國人民是那種靠賣慘過活的性格嗎?


DDG的老船塢


這話問的!太讓人無法回答了!大家絕大多數都不是特工人員!怎麼去給您調查取證?只能是依據一些資料或者文章的記載,來大概的猜測一下!

如果是您一定要知道真的假的,最好還是讓美國中央情報局或者五角大樓回答這個問題!而且您還要申請自己的涉密級別才行!

大概有證據可尋的是有幾點:

1.當時的國民黨情報部門,曾經破譯過日本的電報,日本要對美國的海軍艦隊實施突襲打擊!並把情報通報美國安全部門!

2.美國的情報部門也已經得到情報,日本要打擊美國太平洋艦隊!並且上報羅斯福總統!這是美國的情報部門在珍珠港事件後,自己公開的!

3.羅斯福總統在自己的公開演講中提到過,以前得到過日本的軍事突襲計劃!但是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4.美國的雷達兵檢測到日本飛機的雷達信號,並且上報!同樣沒有得到重視!

還有一些影視作品中提到過美國已經得到日本的計劃!

但是事實究竟是怎麼回事!作為外人,只能是猜測了!


風信102


當然很多人包括史學家也會這麼認為,雖然並沒有直接的證據表明這是美國唱的一出苦肉計,但種種跡象顯示,美國不可能事先不知道此事,為了參戰羅斯福夠下血本的呀,“常威你還敢說你不會武功?”

首先,美國民眾的確抵制戰爭,們也知道德國在佔領區,包括對猶太人做的一切,然而美國民眾的態度是怎麼樣的呢?深表同情,無能為力。

其實這並不能怪美國民眾,畢竟戰火離他們實在太遠了,德國也沒有對美國宣戰,他們沒有理由,最重要的是,通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帶給美國的利益實在太豐厚了,這也惠及美國民眾,坐收漁人之利,何樂而不為。

再者英國還沒有陷落,而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尚有餘力,讓別人多堅持一會,會使自己處於更有利的地位,然而畢竟美國普通民眾無法全面瞭解戰爭的具體情況,但美國高層卻知曉,他們已然知道到了介入的時刻,但民眾不答應他們也是無可奈何,當然如果美國遭遇攻擊那就不同了,事實表明,珍珠港點燃了美國人的憤怒,接下來他們掃平了一切。

那麼美國事前十分知曉不知曉呢?個人認為他們肯定知道。

1,主力航母全部不在家

無論是“薩拉託加”號還是“列剋星敦”號,和“企業”號,它們集體神奇而又幸運的躲過了這場災難,這是巧合嗎?日本偷襲珍珠港最重要的目標就是這三隻航母,本來日本聯合艦隊要對太平洋艦隊實施三次打擊,但航母不在家,山本五十六立刻取消了第三次攻擊,因為主要的打擊目標不再,沒有多大意義。

2,提前準備

1941年初,美國就把太平洋艦隊中素質高的指揮官與水兵撤到了大西洋艦隊,不但如此,日本襲擊之前,珍珠港醫院撤走了所有非重症病人,並送來了大量血漿和醫生,美國紅十字會也緊急向珍珠港調動人員和物資,未雨綢繆,不但如此,前一天還有一直艦隊準備停靠珍珠港,但遭到了拒絕並責令返航。

3,“魔術”已經破譯“紫電”、

美國在1935年組建監聽機關與保密部門一起被命名為“魔術”,在1941年,“魔術”已經破譯了日本的紫電密碼,在日軍偷襲前夕,每週破譯的達到200多頁,其中大量關於珍珠港的情報,不僅僅是“魔術”,美國在各方面也能收到各自情報,比如中國軍統池步洲也曾告知過美國,日本很可能偷襲珍珠港,情報機構相當於國家的眼睛,你不相信你看的嗎?這麼多情報都表明了日本的行動,還沒引起注意?這根本不可能。

4,聯合艦隊的消失

當美國開始制裁日本之時,就已經預見並準備好了戰爭,只是沒理由打出第一拳而已,日本聯合艦隊規模那麼龐大,一出港就被美國情報人員知曉,之後它走北太平洋航線,抵達珍珠港,中間這麼長時間都處於消失狀態,那麼它去了那裡,它的敵人會是誰呢?總不會來攻擊中國海軍吧?它的目標肯定只有一個——美國,這毫無疑問,你說美國不知曉,說給誰誰信?

總之,美國也許不知道日本攻擊珍珠港的具體是哪一天,但跡象表明,對於偷襲珍珠港之事,美國高層從一開始就已經知曉了,並且已經準備好了,航母撤離,留下抗揍的戰列艦,沒想到的是,日本改進了魚類,重創了美國戰列艦,才造成嚴重的損失。

戰後很多日本人也在大呼上當,並稱是美國引誘日本偷襲珍珠港,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日本不打美國,美國也沒有理由進入歐洲戰場,歐洲都已經打的一團糟了,是該到掃地的時候了,在等一會,蘇俄強勢反攻,到時候還真不一定有美國什麼事了,這可是它不想看到的,而且參戰也是轉移國內矛盾最好的辦法,事實證明美國的損失是最小的,收益是最大的,珍珠港換來的收益一直持續至今。


煙雨醉逍遙


距離日本偷襲美軍珍珠港事件過去已七十多年,許多後來人在客觀分析的時候認為,這是當年日本軍國主義幹過最蠢的一件事,就連希特勒聽聞後都虎軀一震,罵了一天的娘。

詹姆斯·斯泰爾曼作為美國前海軍部長諾克斯的密友,曾向媒體透露:1941年12月6日晚,在美國白宮,美海軍部長諾克斯、海軍作戰部長斯塔克、陸軍部長史汀生、陸軍參謀長馬歇爾和商務部長霍普金斯少見地聚在一起,與總統羅斯福一同消磨時光。他們在等待一件事情:日軍進攻珍珠港。

很明顯,詹姆斯·斯泰爾曼的這段爆料是在告訴大家:當年美國早就提前知道了日本要來偷襲珍珠港,美國裝作不知道就是為了給參戰找一個藉口!

詹姆斯提出這一信息時諾克斯早已作古,美國軍方和政府也從未對這一言論作出任何回應,真假到底幾何,無從知曉。但就筆者個人而言,這一言論可真可假。

說其真實是因為美國本土不僅未受二戰波及,甚至還靠著二戰大發橫財,躲過了經融危機,因此美國民眾對於參戰是持反對意見的,認為參戰只會勞民傷財!但美國政府可不這麼看,二戰結束後,世界格局必然會經歷重新洗牌,英蘇法德都希望通過戰爭的勝利建立自己的世界話語權,美國也不例外!

當人家都在真槍實彈的打仗時,美國只是買買武器,這樣出工不出力的方法根本不能讓美國具有競爭力,所以美國政府必須想辦法參戰,但打仗得納稅人出錢吧,為了讓納稅人願意出這個錢,對日本即將偷襲珍珠港裝聾作啞也就順理成章了。

其實,每一件重大歷史事件都不乏神秘的陰謀論,美國更是不缺:9-11、登月計劃、51區等等,但對於我們這些普通人來說,真假又如何,充其量只是茶餘飯後的談資罷了……


軍武最前哨


硬核武器,武器小知識分享家

珍珠港事件是發生在1941年12月7日。孤立主義在1941年3月的租借法案生效就已經沒什麼意義了。所說的不得罪德國也在珍珠港之前羅斯福就已經授權海軍可以攻擊德國潛艇了。所以說孤立主義在珍珠港中沒什麼關係。

要說美國提前知道襲擊事件的就是,在7日襲擊前,日本已經光明真大的給美國遞交了宣戰書。但由於解碼原因,直到襲擊發生後,宣戰書才送到美軍司令部。

現在關於珍珠港的主要爭論點是:

12月6日,美軍突然向增珍珠港增派醫護人員和醫療物資。取消休假~

戰鬥機分散到主機場之外,而且擺在跑道上。

襲擊發生前,美軍珍珠港的海軍就已經跟日本發生了交火,襲擊時,珍珠港的上級直接忽視了雷達兵的發現飛機警告。

被襲擊的船艦大部分損傷不大,以後的維修事務更是像在襲擊前就已經準備好了。


美軍對於情報收集的準確度可是數一數二的,在1940年,美軍海軍就已經提出了珍珠港易受襲擊而加強了防衛。1941年1月美駐日大使就已經通報美國務院:日本似乎正在準備襲擊珍珠港。在2月,夏威夷陸海兩軍制定了《夏威夷沿岸前線共同防守計劃》,4月制定了《陸海軍共同航空作戰計劃》。並制定了防衛日本偷襲設想。



綜合起來看:孤立主義已經破除,羅斯福也已經授權海軍可以主動攻擊德國潛艇,這就說明早在珍珠港前美國就已經不再忌憚德國了。夏威夷的各種調動聯合防衛說明美軍已經早在一年前就已經做好了應對日本襲擊珍珠港的準備。


硬核覺得,珍珠港事件並不是“羅斯福陰謀”。從夏威夷的一年多的加強防衛就可以看出這“陰謀”有點欲蓋彌彰的感覺,羅斯福智囊團沒那麼傻吧。而且,太平洋艦隊是當時美軍海軍的主力艦隊,用這個來做誘餌,實在代價太大。

夏威夷一直在做著防衛日本襲擊的準備,卻被日本襲擊成功,也許很大原因就是美國對日本情報的蒐集實在太多,放鬆了真襲擊的準備。而且,日本下宣戰書也起到迷惑美軍的作用。美軍一直覺得:按情報顯示,日本不會這樣。然後,日本就襲擊成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