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 “為了春天 涅槃重生”楊麗萍傷後投入《春之祭》訓練

我國著名舞蹈藝術家楊麗萍老師在排練新作品《春之祭》期間受傷,左腳 四處骨折的消息於8月9日在楊麗萍微博上露出後,引起了極大的關注。當所有的人都為她捏了一把汗的時候,她卻在朋友圈談笑風生,而且在手術之後的第3天就開始了恢復性訓練。恢復視頻裡,她拄著拐,跑得比醫生們還快,醫生們哭笑不得之際,也目瞪口呆地稱之為“奇蹟”。術業有專攻,醫生們也許不知道,其實,每一個舞者都是“奇蹟”,每一個創作者都是“奇蹟”。而楊麗萍就是其中最為突出和典型的一個。

“為了春天 涅槃重生”楊麗萍傷後投入《春之祭》訓練

楊老師自己說了:“歷數起來,創作每個作品幾乎都會遇到大難小難。可這次的遇難早了點,似乎上天在說想要得到,就必須付出。好吧,我會承受磨難的。”她的話可謂一語道破天機,是啊,世界上哪有那麼輕輕鬆鬆的精彩?哪有那麼隨隨便便的成功?尤其對於創作者來說,哪一次又不是傾盡全力,殫思竭慮,即便如此,也還未見得就能保證成功。所以,每一次從無到有的創作的過程,其實都好像一場生死,好像一場人生。

創作就像輪迴,從無到有,又從有到無,循環的過程就是探尋生命真諦的過程,想要找尋到那些答案,你就必須燃燒自己,奉獻自己,犧牲自己。創作者就是洞曉天機者,創作者就是盜火者,為了把美好,為了把火種帶到人間,她必忍常人所不能忍,必受常人所不能受。孟子早就說過了:“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和身體的傷痛比起來,其實更大的困難是創作的孤獨,是面對虛無的茫然,是是否有雖萬千路,吾往矣;雖萬千人,吾往矣的勇氣與執著。

“為了春天 涅槃重生”楊麗萍傷後投入《春之祭》訓練

兩年之前,楊老師受英國倫敦Sadler's Wells 劇院和上海國際藝術節委約開始創作現代舞劇《春之祭》。《春之祭》是偉大的音樂家斯特拉文斯基100多年前的經典之作,也是一個謎一般的存在。在無數的藝術家演繹了眾多的版本之後,楊麗萍整合了一個國際化的團隊:舞美設計由與楊麗萍多次合作的奧斯卡獎得主葉錦添先生擔綱,劇本創作是國內著名的編劇梁戈邏先生,燈光設計是來自意大利的燈光設計師法比婭娜女士,舞臺技術由通曉國際劇場技術要求的荷蘭專家桑德·隆先生總體把控,國際製作人是國際舞蹈界卓有影響力的法魯克先生;出品人為王焱武先生和楊勁女士,還有陳子夜、董繼蘭、高琪、韓玉琦、李一朦、呂程亮、明珂如、倪菁霞、歐陽靖、王宇婷、吳嘉玲、水月、嶽悅、趙穎、張春雨、朱鳳偉等一群來自五湖四海的頂尖舞者。開始了她全新的創作輪迴,這不僅僅是致敬,更是全新的創造;這不僅僅是演繹,更是具有冒險精神的探索。

“為了春天 涅槃重生”楊麗萍傷後投入《春之祭》訓練

今天看來,果然,人生如戲。在即將上演的楊麗萍版本的《春之祭》中,最大的與眾不同就是她開啟了對於原著解讀的另外一個思路:不再只是被動的獻祭,而是主動的犧牲。要想獲得美好豐盛的“春天”,必然要有靈魂的覺悟,必然要穿越幻像,必然要經歷痛苦,而後,才能脫胎換骨,才能涅槃重生,這和楊麗萍的藝術人生又是何其的相似。整整兩年的時間,楊麗萍帶領著整個團隊沉浸在這場瑰麗的冒險之中。從劇本到視覺,從舞蹈到細節,所有的創作者都在經歷這場獻祭,他們渴望將自己對於藝術最大的虔誠和真心雙手奉上,以此來收穫一個與眾不同的“春天”。

“為了春天 涅槃重生”楊麗萍傷後投入《春之祭》訓練

楊麗萍版本的《春之祭》具有全新的東方視角,具有匪夷所思的視聽效果,具有穿越古今,穿越文化差異,溝通當下你和我的力量。鼓聲已經響起,生命正在怒放,不斷創造才是藝術家此生唯一的使命。和志同道合者,做美麗而有價值的事,所以別問,是劫還是緣,這就是藝術家的宿命與幸福。生命就是一場輪迴,我們就是這輪迴中的執著者,願我們奉獻一切的努力,能夠換來你們感同身受的春、夏、秋、冬。

楊麗萍版的《春之祭》將於2018年10月中旬在昆明首演,10月下旬在上海國際藝術節進行全球首演,之後將展開在倫敦、紐約、阿姆斯特丹等城市的國際巡演。屆時,歷經萬千的楊麗萍將會在這個舞臺上,這個春天裡,等待你的到來,敬請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