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民國時期軍訓不及格不能考大學?原來開學軍訓的歷史源遠流長


每年新學期開學前後,高中或者大學的新生都要進行軍訓,同學們在操場上磨練意志,飽受太陽的暴曬,但是同學們依然堅持著,展示青春活力,磨練毅力,同學們笑著說:“我們簡直黑到沒朋友!”其實,這種軍訓還不算什麼。回顧軍訓的歷史,在民國時期,如果軍訓不及格,就不能考大學。

軍訓的歷史源遠流長,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多年的奴隸制社會。最早的學生軍訓記載是在西周時期,當時的官學分為“國學”和“鄉學”,並有“小學”和“大學”兩級。“大學”以習武為主,軍官擔任教師,主要教授學生“習射”以及駕馭五種戰車的方法等。

從秦漢開始,軍訓逐漸被廢棄。秦朝統一全國後,下令收繳全國的兵器,防止平民造反,連老百姓的菜刀也是幾家合用一把。

隋唐時期,科舉制度是主流。文舉不考武學,文人學子為了考取功名,顧不上學習軍事,軍訓基本上廢止。宋朝時期,國家更加重視文教,打壓武事,讀書士子的地位全部超越武將地位。

清朝初期,國家實行文物並重制度,八旗子弟進行文科考試要先進行試騎射擊,如果不及格,不允許考文場。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後,實行國民黨特色的童子軍訓練制度,許多學校組織了“少年義勇團”或“童子軍”,藉以培養學生的尚武精神和軍事技能,學校軍訓迅速展開。

1929年,日本對中國虎視眈眈,民國政府對軍事教育尤其重視。除了女生外,各校學生以軍事教育為必修科目,每年暑假,各校學生要進行連續三個星期的嚴格訓練。軍訓成績考核極其嚴格,高中以上學生軍訓不及格者,不能考大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