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6 沙井鎮:精準幫扶讓群眾過上好日子

“經過各級政府和幫扶單位工作人員多次與我們深入溝通,鼓勵我們靠自己雙手脫貧致富。我們一家人改變了等、靠、要的思想,經過努力,我們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精準幫扶讓我們過上了好日子。”近日,甘州區沙井鎮東五村十六社村民蒲迎春對記者說。

2014年9月,一場車禍讓蒲迎春的父親造成身體殘疾,失去部分勞動能力,他的母親因患腰椎間盤突出,一直靠吃藥維持,基本喪失勞動能力。蒲迎春和妻子雖然很勤勞,但靠著他和妻子的力量,日子過得還是很緊巴。

2015年蒲迎春家被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納入貧困戶後,蒲迎春剛開始很難接受。“我一個二十幾歲的小夥子,戴上一頂貧困戶的帽子,肯定有人會指指點點。”幫扶人員多次到他家與他深入交流,做思想工作,並分析致貧原因,制定脫貧計劃,他的思想慢慢有了改變,在充分尊重其意願的基礎上,為他科學確立了脫貧致富措施。

2015年和2016年,政府先後向蒲迎春家投放了14只羊和1頭能繁母牛,使他每年穩定出欄收入達6000到7000元。有了政府的支持,蒲迎春和妻子對摘掉貧困戶的帽子有了很大的信心,發家致富幹勁十足,父母親也不閒著,雖不能做體力活,在家幫著餵養牲畜,做做家務。如今,蒲迎春家裡種著23畝制種玉米、2畝大田玉米、7畝金南瓜、1畝雜交西瓜、1畝雜交茄子、1畝苜蓿,加上養殖,一年收入達7萬多元。靠著自己的勤勞,2016年底蒲迎春家不僅脫了貧,還逐漸走上了致富路。

脫了貧的蒲迎春覺得是政府幫他脫了貧,他也應該做些對政府有意義的事,他決定帶領周邊農戶共同致富,幫助他們摘掉貧困戶的窮帽子。

村上為增加群眾收入,調整種植結構鼓勵農戶進行蔬菜種植,種了一輩子莊稼的群眾,突然轉變思路種蔬菜,一些村民很不願意,怕種不好還不如莊稼的收入,蒲迎春就挨家挨戶耐心做思想工作,向大家說明種植蔬菜不僅收益高還能調整土地茬口,通過蒲迎春做思想工作,20戶農戶在他的帶領下種植制種蔬菜20多畝。菜雖種到了地裡,但大部分農戶缺少種植蔬菜的技術,一有問題就束手無策,大傢伙又犯愁了,有些人甚至埋怨起了蒲迎春。蒲迎春壓下心底的委屈,與村“兩委”和制種公司積極溝通,定期舉辦培訓班,讓農戶學習各類蔬菜種植技術。一年下來,種制種蔬菜的收入比種糧食的收入高出了許多,大家紛紛向蒲迎春豎起了大拇指。“看到大家有了好的收入,我的努力沒有白費,我心裡很開心。”蒲迎春一臉喜悅地說。

同年,在社員的推舉下,蒲迎春當選為東五村十六社社長。如今的東五村,村容村貌有了極大的改善,水泥路入村入戶,交通便利,房前屋後乾淨整潔,貧困戶通過國家的各項政策幫扶及自身努力,生活情況都有了明顯的改善。

“回過頭看我走過的路,我深深感到,要脫貧,首先要在思想上脫貧,精神脫貧是脫貧攻堅工作的重中之重,只要思想觀念轉變了,只要有勤勞的雙手,一定會過上好日子!”蒲迎春滿懷信心地對記者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