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 扎心!房價跌了幾十萬 他們砸了售樓處

綜合自房屋屋(windzxsh)房直達(fzdgfwx)、柯談(lincolk)、北京日報等

地王停工,房托出沒,售樓處遭圍攻,業主打橫幅抗議……每隔幾年,這些場景都會輪番上演,見證著中國樓市的興衰,也見證著泡沫狂舞下的人性百態。 每一次上漲,各有各的精彩;每一次下行,歷史都驚人的相似。

01

打砸售樓處的鬧劇正在上演!

近日,上海某樓盤老業主不滿開發商新盤降價銷售,圍攻售樓處。

扎心!房價跌了幾十萬 他們砸了售樓處

從現場的圖片與視頻來看,並未真出現以往“砸售樓處”的現象,只是有人拉了橫幅抗議,圍觀的群眾還在笑。

據報道,該項目今年5月開盤時的價格在4.7萬—7.1萬之間,12月開盤的項目則降到了4.23萬-7萬之間。雖然只是微調,但一套房子總價也少了幾十萬。

儘管抗議已經很溫和,但此行為一經曝光,仍引起了各方的口誅筆伐,還是原來的味道,還是熟悉的邏輯:房價下降你要維權,房價上漲你會給開發商返錢嗎?

對此,開發商回應稱,個別戶型價格波動,屬於正常合理現象。

就市場而言,價格波動自然正常合理,即便價格出現大幅下跌,在法理和情理上也都沒有什麼問題。

但對於業主而言,房價上漲時,所有人都歡欣鼓舞;房價有丁點下跌時,就覺得自己掉入陷阱,不再管契約精神。

賭場裡的賭客,尚且願賭服輸;樓市裡的購房客,卻允許漲不允許跌。房價上漲時,開發商不會分一杯羹,房價下跌時,要求退房、還錢的聲音卻此起彼伏。

這大概就是中國式買房的常態。

02

歷次打砸事件總髮生在這些時候

其實,每逢樓市出現下行趨勢時,圍攻售樓處就是準時上演的戲碼。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近10年來發生在我國一二線城市老業主打砸售樓處的典型事件:

扎心!房價跌了幾十萬 他們砸了售樓處

2008年9月3日,杭州白鷺郡東、白鷺郡南、魅力之城、逸品閣四大項目全線8.5折開盤,售樓處被砸。

2011年10月23日,上海嘉定雙單路的酈城售樓處被砸,新開盤精裝修房源售價1.4萬元,而很多老業主購買的毛坯房單價就達1.8萬元。相當於每平直降約6000元。

2011年11月,北京大興領海預售價從1.8萬降到1.4萬,售樓處沙盤被砸。 2011年11月12日,上海領海朗文世家房源大幅降價,老業主聚集售樓處維權,打砸沙盤模型。

2011年11月13日,上海清林徑售樓處被砸,前期業主購買價格為1.6萬元-1.7萬元/平,而新房源售價則是1.3萬元-1.4萬元/平,降幅18%。

2012年5月3日,杭州崑崙天籟,5月4日杭州四季公館、麗景英郡,5月5日杭州江南銘庭,整個2012年,單是發生在杭州的靜坐、舉橫幅、砸售樓處就超過20起。

2014年2月23日,下午,杭州香榭裡開盤價從1.72萬元/平降到1.18萬元/平,北海公園從1.9萬/平直降至1.58萬元/平,兩處售樓處均發生打砸事件。

從這些打砸售樓處的鬧劇中不難看出, 事件全部集中發生在2008年、2011年、2012年和2014年,這幾年剛剛好就是房地產行業週期中最困難的幾年,

經濟危機、庫存積壓、銷量下滑,開發商債臺高築,急需打折促銷回籠資金。所以新推房源降價出售,遭到了老業主的暴力示威。

03

鬧一鬧是有效的?別想多了

經歷了這麼多的類似事件後,當開發商決定要降價,就已經想好了應對方案。他們會盡量回避衝突,但超過一定的限度,就有相應的措施啟用,直到將鬧事者繩之以法。

故意損害財物罪:有期徒刑兩年。

扎心!房價跌了幾十萬 他們砸了售樓處

尋釁滋事罪:有期徒刑9個月。

扎心!房價跌了幾十萬 他們砸了售樓處

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打砸的行為可能會涉及故意毀壞財物罪和尋釁滋事罪。那些氣憤之下打砸售樓處的業主,如果構成犯罪不僅是房價縮水的問題,反而讓自己身陷囹圄,況且每個理智的人都不想留下“案底”,凡事應該掂量清楚。

同時,這些人最不明智的心態就是:並不是真退房,只是想鬧一鬧,撈點補償。這種目的實現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太不成熟,太小瞧開發商了。

04

鬧一鬧事小,樓市大局誤判事大

地王停工,售樓處遭圍攻,業主打橫幅抗議……雖然目前還只是局部顯像,但對於當下的樓市無疑是一記警醒。

貨幣環境發生變化,信貸環境不復以往,政策環境仍在趨緊,市場的情緒也從恐慌趨於冷靜,雖然部分地區樓市依然堅挺,但房價持續上行的動力已經不復存在。

所以,對於那些缺乏產業和人口支撐的、沒有經濟基本面的城市來說,一切都還剛剛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