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3 是否應該建立一個公眾對醫院評價的平臺

這是一個很有價值的問題,在一個完善的衛生體系裡,病人當然有權力進入到衛生服務評價的過程中來。但要說清楚這個問題,首先需要回答幾個問題:病人評價有價值嗎?誰來組織評價?評價怎樣才能其到作用?除了評價指標,病人還應該知道什麼?有哪些困難?1. 價值:病人滿意度是否可以反應醫療質量?完全可以。目前對病人滿意度的主要批評都集中在:病人的主觀感受難以反映客觀的臨床操作。比如一臺手術,病人並不知道外科醫生在自己身上操作的具體過程是怎樣的,他所感受到的只是疼痛是否得到了有效管理,醫生和護士的態度,病房環境是否安靜整潔。但有針對全美3000多家醫院的研究證實,扣除了醫院本身規模,等級等因素的影響,一所醫院的病人評分越高,手術的風險調整(risk-adjusted) 死亡率,再入院率越低,手術過程的指南依從性(guideline compliance)越高。同時,醫院的病人滿意度與該醫院肺炎,心梗和心衰死亡率和再入院率都有關。因此,從統計上來看,即使扣除了醫院本身實力的影響,病人滿意度是能夠反應醫療質量的。美國針對65歲以上老人的Medicare有一項Value-based Purchasing項目,病人評價就是參考指標之一,高評價的醫院會得到額外補償。2. 誰來組織評價?病人滿意度這個東西需要結構化的測量。看病畢竟不是請客吃飯,需要比大眾點評那樣粗略測量更加精確,更加具有代表性。不是所有的病人家庭都能介入互聯網,也不是所有的病人都願意使用同一個網站來進行評價。大眾點評沒有義務保證評價的科學性,但醫院需要。比如,病人調查的抽樣方法需要設計,問卷的結構需要設計,收集的結果還需要做風險調整,病人結構調整和調查方式調整。比如,一個醫院收治的病人普遍健康狀況差,或者一個醫院呼吸科病人多,而另一家醫院手術病人多,或者,一家醫院的病人都是在網上評分,而另一家醫院都是護士拿到床前讓你打分,這都會造成不公平,都需要統計學的調整。因此,要得到準確的醫院評分數據,我覺得大眾點評模式並不適用於醫院的評價,還是需要一個統一的測量工具,一個統一的研究小組來做數據處理和公佈。3. 評價如何起作用?正如有些答案中說的,很多公立醫院本身的運行狀況與病人是否滿意還沒有直接的聯繫。北醫三院門口的醫鬧唱著情歌,不知送走了多少屆畢業生,但並不會影響周圍住著病人家屬小旅館的火爆程度。病人滿意度如果只是一個數據,是沒有太大意義的。這需要相應的衛生政策對醫院的利益分配進行調整。在美國,CMS是通過對高評價醫院進行補償的方式進行調整,促使醫院去提高自己的服務態度。4.除了評價,還應該測量什麼呢?最直接的,醫院的醫療質量指標。包括很多疾病出院後追蹤死亡率,再入院率,臨床指南的依從率。病人的主觀評價不能完全代替這些指標的作用。在美國,有一個Hospital Compare網站,病人可以通過查詢這個網站來獲得醫院的基本信息,及各項評分並能進行對比。Datasets | Data.Medicare.gov5. 有哪些困難?首先就是數據公開。現在不是沒有機構在為政府做這樣的工作。理論上,政府是有義務公開這些數據的。但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很多數據暫時還沒有辦法公開地查詢。當然,也有人說之所以不公開是因為哪些數據質量太差,公開出來等於丟臉,我覺得這也很有可能。其次就是缺少國內研究數據的支持。但研究又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上面那個數據公開。另外一點就是醫療花費的問題,醫院要獲得高評價是有成本的,整潔的環境,讓人安心的微笑,耐心的交流,都需要醫療人員付出更多的時間和勞動,醫院就要花更多的錢。而這些經費不會從天上掉下來,總得有人買單,不是病人,就是所有納稅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