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石揮談對戲劇前途的擔憂

石揮談對戲劇前途的擔憂

石揮與梅蘭芳合影照

 北平的京劇已經是一片淒涼了,營業戲賠錢,因為看戲的大半是一片黃色階級,義務戲白唱,這種情形,真是歷來少有。

 話劇在北平跟京戲比,只能加上個「更」字,慘極!

 在上海這些年看京戲,覺得日漸單薄,因為不正經的戲被觀眾瘋狂歡迎,使人懷疑,老戲是否還有人要唱,想唱,敢唱?

 誰像餘叔巖先生那樣去研究腔兒,研究人身上有多少根骨頭,楊小樓先生的玩藝兒,在現在的臺上,連一點影子都找不到了,找得到的只是花旗袍與五色電燈泡。

石揮談對戲劇前途的擔憂

《四郎探母》餘叔巖飾楊延輝

 現在人不如從前的人老實,現在的人不如從前的人用功,從前的人是苦幹,現在的人是巧取。

 話劇呢?更糟。

 第一個致命傷是沒有人寫劇本!勝利到現在有幾個新劇本?沒有劇本演什麼?於是乎要演戲的朋友只有翻老戲,一翻老戲,就使人覺得話劇界的沒出息。

石揮談對戲劇前途的擔憂

石揮、李麗華主演的電影《虛假鳳凰》劇照

 沒法子,中國人每個人都苦悶,劇作家們得加上個「更」字,想寫的就不用想通過,能通過的又不願意寫,於是乎大家都不寫了。

 演員的肚子好像比別人餓的快,這就是演成現在這個不肯死又難活的局面。

石揮談對戲劇前途的擔憂

石揮1955年執導的黃梅戲電影《天仙配》劇照,嚴鳳英飾七仙女,王少舫飾董永

 怎麼辦!怎麼辦!

 京戲這樣下去怎麼辦?

 話劇這樣下去怎麼辦?

 國家這樣下去又怎麼辦?

(《半月戲劇》第六卷第七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