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宇宙中的觀測者都有誰?

心理醫生巡診


這其實是一種誤解。有一些科普量子力學的書籍,在解釋測不準時,為了吸引眼球,凸出了觀測者效應。於是,有些人就以為,物質,比如說一個電子其實是不確定的,有了觀測者的意識的參與,這個電子才被確定下來。

這種想法是錯誤的。觀測者,不一定指的是人類或者其他具有意識的生命體,一切物質都可以作為觀測者。比如,一個原子也可以作為觀測者。所以,物質是不是確認,與主觀意識並沒有關係。關於電子的不確定性,即使我們不去測量它的位置,也不是說這個電子就不存在,而是電子處於不同位置狀態的疊加態。電子的質量、電荷以及自旋,與測量無關,所以即使沒有意識的參與,電子也是客觀存在的。不論是微觀粒子,還是場,它們都是客觀存在的,只不過是比牛頓力學更加精妙,不代表它們就是沒有觀測就不存在的。

此外,量子力學是研究微觀世界的學科,只要是亞原子領域。而宇宙是一個宏觀的世界。從微觀到宏觀,之間有很多鴻溝。拿量子力學的理論去解釋宏觀世界,是不可能成立的。而且,量子力學也不可能是終極的理論,宇宙的秘密不是依靠量子力學就可以完全瞭解的。


懷疑探索者


很多人可能會以為量子力學是一門新科學,與經典科學一樣,他們用新理論研究世界。其實不然。量子力學是像寄生蟲一樣附在經典科學上,當經典科學研究出現無法解釋的現象時,量子力學出來進行解釋。哥本哈根詮釋是所謂波函數的概率表達,你不觀察,波函數沒有確定的結果,一旦觀察,波函數坍縮,結果確定。其實玻爾等人,對於波函數導致的結果也蒙圈,但是隻有波函數能夠解釋,所以玻爾說,如果你沒有被量子力學搞蒙圈,證明你還不懂量子力學。

正因為所有人都是蒙圈的,只不過一些人反對量子力學,愛因斯坦就堅決反對。所以才會有人提出這樣的問題,宇宙確定存在了,沒有疊加,那麼宇宙肯定被觀察了,是誰呢?哈哈哈,還有人更離譜,說一定要有人值班觀察宇宙,萬一大家都沒注意觀察,宇宙就沒了。😂

佛學是能夠很圓滿解釋這些令人蒙圈的現象,當年玄奘法師從印度取回的佛教經典就能解釋。叫唯識論。科學解釋事物是由外向內解釋,就好像給腳找鞋,佛經解釋事物則由內向外,就像給腳做鞋。

佛教的唯識論認為,眾生所感知到的宇宙萬物都在心內。人有眼耳鼻舌身五個識,器官叫根,是識發揮作用的物質基礎,識就是能識,識的對象就是所識。所識又叫塵。根塵對接,就顯現出世界。眼耳鼻舌身對應的所識是色聲香味觸。五識就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第六識是意識,第七識叫末那識,第八識是阿賴耶識。八識合起來就是心。說宇宙山川都在心裡到底咋說的?眼睛看到一座山,是不是真的有坐山在面前?不是,眼睛只是接收了一個光信號,這個信號不是真的有個外塵,而是阿賴耶識藏的種子變現。阿賴耶識又叫藏識,藏了無窮量的種子。藏識有圓成實性。圓成實性的一系列變現,使得人(其實是第六識)感到真的有個物體在面前。所以佛教說一切都是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雷達能發現飛機,不是雷達有神奇功能,雷達只是接收到飛機的反射回波,但是回波不是飛機,如果給雷達一個波信號,雷達還是認為有一架飛機。圓成實性就是這樣,把虛幻變成“真實”。圓成實性等於給意識放了一個電影,色聲香味觸的信號都給你。所以世界感覺起來非常真實。我們在夢裡也可以接收信號,那麼就是做夢,醒著的時候還是接收信號,都是來自圓成實性。那麼醒著和夢裡有什麼區別?所以佛教說醒夢一如。

每個眾生都有阿賴耶識,其中含藏的種子是不一樣的,如果一樣,那千人一面了。所以每人都有自己獨立的宇宙,這些眾多的宇宙是疊加在一起的,由於共緣故,粗看起來是一樣的,但都有差異。一個人死了,他的宇宙就隨他走了,或者說寂了。但決不會結束。所以,並沒有一個真實的獨立的與意識無關的宇宙存在。之所以似乎只有一個宇宙,是因為共緣。如果兩個人共緣,但是差異的緣存在,會出現一個看到的東西,另外一個看不到。比如曼德拉,很多人都分明感覺他已經死了,另外一些人卻記得他沒有死,當曼德拉死後,前面那些人說,明明記得他被南非白人搞死了,怎麼可能當總統。世界真奇妙,其實是那些人缺了一些緣。

每個眾生都有自己獨立的宇宙,這叫一花一世界,所有眾生的宇宙是疊加在一起的,這叫不一不異。有了唯識論,對於死活疊加,量子糾纏,平行宇宙等等讓人蒙圈的現象都變正常了。科學認為宇宙是唯一的獨立的能與生命割裂的“客觀存在”是產生蒙圈的根本原因。

喜歡量子力學的人,對量子力學感到迷惑的人,不妨去讀點佛經,學習心學,當然還要實踐。如果有所收穫,再去研究量子力學。應該就不會迷惑了。


用戶4699809132


猛一看題還以為是討論外星人的,一看描述原來是被其他關於量子力學的訊息誤導而衍生的遐想。那麼就只適合從量子力學的角度來解析“觀測者”和“被觀測”的概念。

首先,量子力學觀測的是量子世界,量子世界的規律並不適用宏觀世界,因此而推導出宇宙是因被觀測才存在的結論是完全錯誤的。最起碼, 這句話中的“存在”和“確定”就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量子力學對於粒子的觀測,不是因為觀測,粒子才存在,不觀測它就不存在。而是粒子狀態的不確定性(無法同時測量粒子的位置和動量),在未觀測它之前,粒子呈“波”的特性,當觀測它,粒子才確定為具體粒子的特性,即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將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延伸到宏觀物質,在特定範圍仍然是適用的,宏觀物質客觀上都是確定的狀態,無時不刻在與環境以“波”的形式吸收或輻射交換能量。但是,主觀上要獲知某物質的狀態或者某事物的發展,仍然需要通過“觀測”去確定。因此,很多人會用一些例子來說明這種情況,比如:雖然你的經驗告訴你月亮掛在天上,但是你沒有觀測它,你就無法確定它此時此刻到底在不在。其實,這裡說的在不在,不是“存在”的意思,而是它的狀態(它是圓的還是彎的,是躲在雲裡還是明晃晃的)。你不要說你不需要抬頭看,看地上的月光也能知道,但是你看地上的月光也是觀測行為,你去通過任何別的途徑去推測月亮此刻的狀態都是觀測行為。而你觀測的目的和意義,只是為了“確定”,而不是為了證明它的“存在”。



然後,我們再回過頭來討論這個主題:“宇宙中的觀測者都有誰”?

目前,我們只知道我們人類是既有觀測者,一切存在及現象都只對於我們人類產生意義。宇宙的存在並不因我們的觀測而產生變化,只因我們的觀測而確定某一範圍、某一切面、某一特徵、某一現象……

假設宇宙中還有其它智慧生物,它們也正在觀測宇宙,觀測我們。它們的觀測會不會給宇宙或我們人類帶來什麼影響?那就取決於它們到底是怎樣的存在或採取什麼觀測手段了。

僅就觀測行為本身而言,並不會對宇宙或我們人類的“存在”造成影響,能造成影響的行為就是干預而不是純粹的觀測了。

宇宙的存在只對觀測者有意義,其意義是針對觀測者而言的。就如一千個人讀同一本書,每個人看到不同的內容側重點,這本書的存在並不因讀者多少而受影響,它的意義只在於讀者獲得的信息量,信息可以共享交流,意義就能得到放大擴散。目前,我們沒有發現宇宙中還有其它觀測者可以交流和分享宇宙奧秘信息,因此,宇宙的存在只對於我們人類有意義。


姝子


一、根據題主的描述,感覺您曲解了量子力學的真正含義,量子力學是主要用於研究物質世界微觀粒子運動的,研究對象多是原子、分子等物質。微觀尺度上的不確定性,和宏觀尺度下仍有著不小的差異。簡單來說:微觀世界粒子呈不確定狀態,因為觀察者存在,才會出現確定狀態。您由此推及這個宇宙是不是因為觀察者存在,才呈現如今之狀態?我個人觀點是,量子論還不是萬物理論,推及不到宇宙。


(如有侵權,儘快刪除)

二、弦理論,現如今理論物理中最有可能成為萬物理論的論點。曾經看過一位大拿的論文,宇宙的存在是由很小很小的一維弦通過不同的振動模式產生對應的能量和物質,形成這個宇宙。宇宙弦比做音符,那麼這個宇宙就是一首交響樂,一切都是虛幻的。說到這裡,自己都驚出一身冷汗。

三、按您的提問來答的話,那就是萬物為觀察者,萬物的小的思維匯聚成大的宇宙狀態。茫茫人海中只因為多看了你一眼,你便存在。😄怪我愚笨了。(此處純屬瞎掰了,見諒)

以上純屬個人理解,一家之言,不喜歡您自動忽略就好。


科學黑洞


其實吾等正是宇宙的監視者,90年的那場大戰並非虛構,只不過以訛傳訛,最後誰都不把那場大戰當做正史來看,當然這也是戰忽局的戰略之一。

90年至00年間,由於國境內的一位觀測者無意間觀測到了宇宙海盜之間的鬥爭,在當時我們還沒有什麼先進的技術進行反偵察,由於宇宙中的黑暗森林法則,宇宙人對我們進攻了(其實大劉的《三體》以及圓古公司的《奧特曼》系列都是對那段歷史的緬懷。包括現在一些動漫作品的人物,比如《某魂》中的某時)。



當時由於國處於計劃生育階段,所以人口略顯不足,不得已我等90後大軍為了守護,參加了這場戰爭。成為了地球上一道靚麗的戰線。


在戰爭中,觀測者作為稀缺資源被各國進行收買,並進行秘密保護,美國的第九區在當時正是這樣的機構(參與過90年戰爭的人因此而懷疑第九區中仍然有幸存的觀測者)導致了觀測者的能力幾近消失。

戰爭在結束並簽訂合約後,美軍通過克隆觀測者的DNA進行對外星人的科研。而我,正是從第九區逃出來的人之一,如果有跟我同源的人,麻煩打一下招呼。


為了某些戰略目的,還是稍微認真的回答一下你的問題。

貼一段話。

故民被官圍,官被君圍,君被國圍,國被天下圍,天下被宇宙圍,宇宙被造物圍,最終,造物又被芸芸眾生圍。此為棋道,更是天道人道。因此,棋以圍命名,正和天地萬物之法則。棋道,以圍地為歸宿,但必以取勢為根本,勢高則圍廣,勢卑則圍小。

這是《大秦帝國》商鞅所說的話,我們每個人都是宇宙的觀測者這點是無疑的,當你觀察宇宙時,宇宙也在觀察你。


馬旭徽


“宇宙是因被觀測而存在”——這句話似乎是在說因為感覺世界才存在,沒有了感覺,世界將不復存在。在科學上,就有一個名為人存原理的對科學理論本質的解釋,與題主所說的基本一致。



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第一眼會想到無非就是人類,除此之外,就是那些沒有被發現的外星人嗎?還有什麼呢?注意,我們所說的這個觀測者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他們能感覺,無論藉助什麼。但我們要知道,能夠感覺的有機體或者是無機體都是由原子構成的,那麼,真正的注視者也許並非生命,而是那些宇宙中的塵埃。他們雖然在宏大的宇宙中很微小,卻無處不在,要知道,很多大型星體的形成都是這些小小的塵埃聚合而成的。而且現在的宇宙還有大量的塵埃,他們稱之為宇宙塵埃。



在看似茫茫無際、一片虛空的宇宙,也許穿在千百雙眼睛在凝視著我們,我們又對視著他們,我們認為自己觀察到了宇宙,而這些塵埃們卻在暗自偷笑。就像一個小孩看見了紙上的蘋果,會誤以為那就是真的蘋果一樣。



在宇宙中,人們根據宇宙膨脹速度出現異常提出了暗能量的假說,近幾年來有很多研究也都表明,暗能量的確存在。這也就說明,在暗能量掌控的世界,也許也有一批暗觀察者,就像生活可感知能量的我們一樣。


史話亂彈


觀測者一定不屬於宇宙,是個獨立的存在。老子說: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宇宙是天,與天並列的其它三大是不屬於天的獨立存在,都可以成為觀測者。也就是說,人可以成為觀測者。


李航解說老子


除了人,還有各種生命外,可能存在一個宇宙級別的公共意識,這個公共意識是鏈接著所有的腦,通過某些機制,很有可能是量子糾纏機制。我們的顯意識通過五官獲取到的信息是被篩選過的,這個已被實驗證明了,還有很大部分無關過去到的信息被過濾掉了,被潛意識所接收。量子力學中的觀測者引起的不單純是某些粒子的量子態坍塌,更是一個因果鏈,也就是說,量子態的坍塌,不僅僅是現在,還有關於它的歷史過去也一併坍塌形成,也就是我們腦海中的所謂記憶!或許這個隱藏在背後的公共意識是運維著這個世界的幕後推手…


酉陽4


這個問題本身就是問題。觀察者都有準?都有誰意味著還有很多。其實我們應該問這個全觀者是誰,以什麼樣的形式存在?我們這個世界才能被我們意識感知。萬物只有同時具備這樣一個全觀者,我們才能感知這個世界的各種現象。現象界的一切才能通過雙向感應信息進入意識中來,這感應的方式必須時無時間與空間的間隔,那麼只能是量子態的。當我們看一棵樹的整體,只能一心不動,保持距離我們才能全觀,當心有所屬時只能看到樹葉和枝杈。因這全觀者已轉化為所觀,所思,所柝之物。人為之人的本源就是那個全觀者,而萬物也必須由這全觀者轉化而來,本源一體我們人類才能感知萬物。所以萬物本為一體。


根神私語


人類進化發展到今天,越來越對“存在”有了更進一步的“認知”,存在並不是獨立於人的事和物,而是與人緊密相關的,並且是與人的群體緊密相關的。

人的認知,深層次上,同鳥群、魚群的感應信息,有異曲同工之妙,可以理解為群體性感應信息的相變,是群體性感應能力突然實現了升級的結果。

認知,兩個關鍵要素:一個是感應信息,另一個就是群體性。缺一不可。所謂“缸中之腦”、“笛卡爾普遍懷疑說”等等所有相關的關於“存在”的問題,都可以得到解釋。

寫道這裡,回答一下題主,觀測者就是形成共識的人類群體,當然不包括那些沒有納入共識的人和人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