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什麼說《鍼灸大成》是對明朝之前鍼灸學術的一次總結?

胡超


楊繼洲

明代疫病流行特別嚴重,據統計,二百多年間就發生了64次大規模的疫病。疫病的流行也促成了明代醫學的發展。當時,很多醫學大家紛紛著書立說,留下了一批影響深遠的醫學著作,最具代表性的當屬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針灸是臨床醫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明代隨著醫學整體的發展自然也取得了巨大的進步。楊繼洲編寫的《針灸大成》就是這一時期針灸類著作的代表。

《針灸大成》

楊繼洲出身於醫學世家,他的祖父曾任太醫院的御醫,這使得他從小就深受岐黃薰陶。除了研習家傳醫術之外,他還博覽群書,採集眾家之長,積累了深厚的醫學理論基礎。要想學好醫術,自然離不開實踐。楊繼洲的行醫足跡遍及福建、江蘇、河北、山大、河南、山西等地,也因此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這些都是後來他能夠編成《針灸大成》一書的重要基礎。

《針灸大成》一書於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首次刊刻,迄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了。這本書共分為10卷。第1卷是摘錄《內經》、《難經》中的有關內容,並加以註釋。第2、3卷,楊繼洲收錄了歷代針灸家編寫的著名歌賦,又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加以註解。第4卷主要收錄歷代各家補瀉手法。卷5主要介紹井滎俞經合、主客原絡穴的運用,以及子午流注、靈龜八法各穴的應用。卷6、卷7詳細介紹了十四經流注、奇經八脈、十二經筋以及治病要穴等等。第8卷介紹了不同症狀的治療辦法,在臨床上有重要的實用意義。第9卷主要收錄了楊氏醫案。最後1卷和前面9卷不同,介紹的主要是兒科的知識。

張玉恢畫解《針灸大成》(部分)

楊繼洲編寫的《針灸大成》,集合了歷代醫學的精華,這也是中國針灸史上第三次較大的總結,直接引用的文獻多達12種。楊繼洲在蒐集歷代醫學著作時,也不是盲目的直接加以抄錄,而是加以辨別。另外,這本書也不是純粹理論的著作,楊繼洲在編寫此書時結合了自己豐富的臨床經驗,使得這本書有重要的醫學價值。這本書可以說代表了中國古代針灸學發展史上的最高水平,目前也流傳甚廣,粗略估計有50多個不同的版本。

參考文獻:

1. 紀曉平,郜樹義編著:《明代針灸學家楊繼洲》

2. (明)楊繼洲著:《針灸大成》

3. 夏翔,王慶其主編:《歷代名醫醫案精選》

回答者: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桂強


個人簡介:桂強,季我努學社記者團團長。曾參與學社2016年度國家社科基金抗日戰爭研究專項工程項目——“《國外有關中國抗日戰爭史料整理與研究之一:李頓調查團檔案翻譯與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