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6 北周末年的尉遲迥之亂

南北朝進入晚期,南朝越來越腐敗,北齊已經被消滅,北周的大權也被楊堅把持。大象二年(580年)五月十一日,北周宣帝駕崩,宇文闡登基。近臣劉昉、鄭譯等和楊堅有舊,矯詔引楊堅輔政。楊堅處理完北周的宗室之後就派韋孝寬接替北周文帝宇文泰的外甥尉遲迥擔任相州總管。史書記載“尉遲迥知丞相堅將不利於帝室,謀舉兵討之。”結局自然是失敗。不過仔細看一下的話就會發現尉遲迥也未必就這麼忠心。

韋孝寬接替尉遲迥“至朝歌,迥遣其大都督賀蘭貴,齎書候韋孝寬。孝寬留貴與語以審之,疑其有變,遂稱疾徐行;又使人至相州求醫藥,密以伺之。孝寬兄子藝,為魏郡守,迥遣藝迎孝寬,孝寬問迥所為,藝黨於迥,不以實對。孝寬怒,將斬之,藝懼,悉以迥謀語孝寬。”韋孝寬聽罷,帶著侄子急忙跑了回去。

北周末年的尉遲迥之亂

楊堅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反叛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不久,尉遲迥就起兵反叛,轉瞬之間尉遲迥所管相、衛、黎、毛、洺、貝、趙、冀、瀛、滄,尉遲迥弟子勤所統青、膠、光、莒諸州,一起叛亂,人數達到數十萬。後來規模越來越大。“六月,詔發關中兵,以孝寬為元帥東伐。七月,軍次河陽。尉遲迥所署儀同薛公禮等圍逼懷州,孝寬遣兵擊破之。”八月十七日 ,“迥與及弟西都公,悉將其卒十三萬陳於城南,迥別統萬人,皆綠巾、錦襖,號‘黃龍兵’。迥弟勤帥眾五萬,自青州赴迥,以三千騎先至。迥素習軍旅,老猶被甲監陳。其麾下皆關中人,為之力戰,孝寬等軍不利而卻。鄴中士民觀戰者數萬人,行軍總管宇文忻曰:‘事急矣!吾當以詭道破之。’乃先射觀者,觀者皆走,轉相騰藉,聲如雷霆。忻乃傳呼曰:‘賊敗矣!’眾復振,因其擾而乘之。迥軍大敗,走保鄴城。孝寬縱兵圍之,李詢及思安伯代人賀婁子幹先登。”鄴城被攻破後,尉遲迥無計可施被迫自殺。

從《資治通鑑》看尉遲迥之亂是“尉遲迥知丞相堅將不利於帝室,謀舉兵討之。”雖然從楊堅的角度看不識時務,但是從北周的角度看可謂忠烈。

但是尉遲迥當真是忠於北周?個人觀點是尉遲迥也有不臣之心。很有可能想學宇文泰與高歡,擁主自立。

尉遲迥之亂有個細節很有意思,尉遲迥以趙王宇文招的小兒子為主,自稱大總管,秉承旨意設置官府。“乃自稱大總管,承製署官司。於時趙王招已入朝,留少子在國,迥又奉以號令。”

此時楊堅尚未篡位,而周靜帝已經繼位兩年餘。尉遲迥要擁護北周,其實有一個更好的名號來使用就是“清君側”。如果尉遲迥能戰勝楊堅,“清君側”就是最大的口號,之後無論是自己專權還是篡位,都可以繼續。

但是尉遲迥居然另外擁立了趙王的兒子,所以這就很詭異。個人推測,尉遲迥也許在起兵的時候就有打算,不勝便學擁主自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