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9 吉諾比利帶走GDP最後回憶,波波維奇新賽季打造AMD組合?

新賽季的馬刺,看誰打球,能打成什麼模樣?

這個問題,跟吉諾比利剛剛宣佈退役、帕克之前加盟黃蜂必然有關係,但又不絕對有關係。

馬努不退,帕克不走,他們可以決定這支球隊的情感濃度,但他們已經很難掌控這支球隊的成績高度。打個比方,可能更容易你去想象:一家老字號的烤鴨店,招牌於大多數人而言是吸引力所在,但最終一天能賣出去多少流水,就得看你店裡的廚師們、服務員們手腳多勤快了。

吉諾比利絕對是招牌。雖然他從未成為過、他本人也從未刻意要成為過那塊最響亮的招牌,但如今回頭望去,最近十年馬刺愈發強調團隊籃球、愈發彰顯籃球智商、愈發透出一股“妖”氣的風格,其實“GDP組合”中吉諾比利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個。而且,直到上個賽季,這個老妖還能是不是聊發少年狂。

吉諾比利帶走GDP最後回憶,波波維奇新賽季打造AMD組合?

只是,他的表現,已經基本與馬刺的星級不再有直接關聯。

這支球隊,從核心球員的角度看過去,初始設計是倫納德的球隊,實際操作是阿爾德里奇的球隊,然後其他球員要麼好一場壞一場地,要麼你記得住這個記不住那個地,一點點被人們所淡漠。最終,他們能殺進季後賽,當然算是驚奇。

還不是因為,這依然是波波維奇的球隊。

在鄧肯退役後食言的諸葛波波,後來再沒提過“假如吉諾比利退役……”之類的話頭,這倒是讓人更習慣相信,他心底那份最深的愛其實只叫籃球。並且,自鄧肯退役開始,他就嘗試了一切值得去嘗試的東西。結果,馬刺的表現還不賴。

“重建”這個概念,似乎真的離他們很遠。畢竟,大家還能看到馬努,還能看到帕克。

這下,得了,當“GDP”百分百地向馬刺說再見,任誰也再難躲過這個話題。

吉諾比利帶走GDP最後回憶,波波維奇新賽季打造AMD組合?

首先,是陌生,是不適。其次,是疑問,是磨合。

比馬努和帕克離開更讓人無法接受的,是更決絕say goodbye的倫納德,曾經的聖城王儲。凝聚了波波維奇和GDP心血的卡哇伊,為馬刺留下的最後報答就是換來了德羅贊,以及幾位角色球員。實際上,陌生、磨合,幾乎都是由他而起。

德羅贊+阿爾德里奇,聽起來也不錯哦。如果放在一隻中游球隊裡,他們一定會被誇讚、被看好的。都不是巨星,但至少都是一流球星,都貼著實而不華的標籤,能夠給球隊帶來不錯的實戰力,衝進季後賽也都希望蠻大。

問題是,這裡是馬刺。

拿不了冠軍,或者連至少成為挑戰者的機會都沒有,旁人可以忽略,你至少要先問一聲波波維奇:“您還想堅持下去嗎?”

吉諾比利帶走GDP最後回憶,波波維奇新賽季打造AMD組合?

手裡攥著德羅贊和阿德,還可以重點關注一下上賽季就被刻意栽培的默裡,其餘就是一水的老將或者無名小卒。良心話,別說是一個諸葛波波,就是諸葛亮加上波波維奇,也沒法讓馬刺在未來兩三年內成為西部三強—說得更直白一點,這樣的配置,是根本沒法跟勇士、火箭玩單挑。

但是,只要波波維奇不宣佈退休,馬刺就一定還會有模有樣,就沒有誰敢輕看馬刺。波波維奇從來不做潮流的衝鋒者,因為他可能不動聲色間就成為了潮流的推動者。比如,最近十年間“小球戰術”完成了蛻變,而最近二十年裡從未聽說波波維奇和馬刺隊喊著要打“小球”,但是,2014年奪冠的那支馬刺,在分享球方面的隨心所欲,絕對給如今越來越多打“小球”的球隊提供了最好的示範。

所以,哪怕GDP徹底成為歷史名詞,哪怕去年走了西蒙斯、今年安德森也如法炮製,你是大致能揣摩到下賽季的馬刺會是什麼戰術風格的。進攻可能會比上賽季的場均102.7分好些,畢竟多了德羅贊這麼個強點,而且與阿德絕對形成呼應。防守嘛,上賽季場均失分99.8分、成為聯盟最佳的馬刺,繼續保持頂級水平難度不大,因為多數球員已經消化了波波維奇的命令,也因為德羅贊是個聽話的好小夥。

吉諾比利帶走GDP最後回憶,波波維奇新賽季打造AMD組合?

然後,你一想,咦,一個控衛(默裡),一個得分後衛(德羅贊),一個全能內線(阿德),馬刺的核心骨架有了,而且還跟某個組合很相近哦。GDP是沒了,但是不是有可能打出一個、或者至少喊出一個新組合名詞?

可以是DAM,如水庫一樣穩固。可以是ADM,像科技巨頭一樣創新

最終,還得看波波維奇的,本事和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