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4 拒絕馬拉松騙局!手把手教你get稀缺馬拉松賽事名額

最近朋友圈被一則《網購北馬名額、2000多元打水漂》的新聞報道刷屏了。

2018年8月20日《北京晨報》A06版截圖

拒絕馬拉松騙局!手把手教你get稀缺馬拉松賽事名額

大概內容是:市民王女士是一名馬拉松愛好者,但是錯過了2018年北京馬拉松的報名(這大概也和今年北馬的報名時間只有4天有關係),看到網上有人發帖稱“以2280元出售北馬直通名額”,參賽心切的她就聯繫對方並轉賬 2280 元,後發現被騙。

講真,這麼“簡單直白”的詐騙套路如果不是有“北京馬拉松”作為背景根本算不上新聞,但是在被部分跑圈自媒體冠以“2018北馬詐騙第一案”並大肆分享報道之後,居然也引發了跑圈熱議。

不過筆者也注意到了,絕大部分跑友們討論的話題都只是停留在“傻子太多騙子不夠用了”或者“跑步多了腦子也會秀逗”或者“貴圈太亂”的層次,而幾乎沒有人在認真的分享如何GET稀缺馬拉松賽事名額。

今天,筆者就以“2018年北京馬拉松”為例,來手把手教各位跑友科學安全地GET稀缺馬拉松賽事名額!

01-自己通過官方渠道報名

隨著國內馬拉松熱潮的興起,國內稍微影響力大、級別較高的馬拉松賽事基本上都需要抽籤了,而且中籤率也是逐年降低。但是請記住:不管官方中籤率有多低,通過

官方渠道報名參加抽籤都是最為安全、成本最低的獲取名額方式!沒有之一!

如果你沒中籤,又特別想參加比賽,還有一種比較特別的方式就是:公益名額

一般來說,公益名額的價格肯定會比較高,以北京馬拉松為例,2017年北京馬拉松的公益名額價格為2000元(今年應該還是這個價格),但是這錢並不是組委會收了,而是通過組委會直接捐給了賽事合作的公益機構。既能參加心儀的比賽,又能做公益何樂而不為呢?!

2017年北京馬拉松的500個公益名額,不到3分鐘就被搶完。所以,想通過這個渠道參加比賽的話,除了有能力、有愛心做公益,還得有比較靠譜的鬧鐘和網絡,以及靈敏的操作手速!

拒絕馬拉松騙局!手把手教你get稀缺馬拉松賽事名額

02-贊助商渠道

如果你既運氣不好,又“無心做公益”,那麼,對於你來說,贊助商渠道將會是比較好的選擇。

在正式參加贊助商活動之前,筆者建議你首先去認真的看一看賽事組委會的官方贊助商名單,按照名單參加相關的活動會比較安全,也比較靠譜。

而如果萬一有渠道是非官方贊助商,那就需要對該平臺的可靠性加以警惕。如果在參加活動中,需要提前繳納費用的,基本就可以判斷是不靠譜的了

2018年北京馬拉松贊助商結構

拒絕馬拉松騙局!手把手教你get稀缺馬拉松賽事名額

一般來說,馬拉松的贊助級別分為4級:冠名贊助商、官方合作伙伴、官方贊助商、官方供應商。

第一級別的冠名贊助企業主要以汽車、銀行、地產類企業為主,是真正意義上的“金主”。第二級別的官方合作伙伴是很多運動品牌和金融地產的選擇,他們對賽事的支持力度僅僅低於冠名贊助商,也會獲得對應較高的權益。

第三級別的官方贊助商中食品飲料等大型快消品牌居多。第四級別的官方供應商,以為馬拉松跑友提供相關服務和產品的企業為主,包括當地餐飲、酒店、特產及一些中小型快消品牌。

我們再回過頭去看上面的表格,是不是就非常清晰了啊?那麼,贊助商在對比賽提供贊助的過程中,一般包括現金、實物或者服務,而與之相對應的,作為賽事方,一般會提供等價的媒體曝光資源和權益置換,對於北京馬拉松這樣的大型頂級賽事IP,參賽名額幾乎是鐵定的置換部分。

2018年北京馬拉松贊助商活動名額矩陣

拒絕馬拉松騙局!手把手教你get稀缺馬拉松賽事名額

當然,每場大型的馬拉松也會有一些不在贊助商的名單上,但是卻也是在行業內擁有自己地位的品牌會和擁有贊助商名額的品牌合作聯合推出名額,比如說咕咚和KEEP聯合搞活動、跑步運動研習社作為國內專注於推廣科學跑步的公眾號和某品牌的合作等等。

除此之外,中國馬拉松大滿貫、廣州馬拉松等賽事機構作為北京馬拉松的管理機構和兄弟賽事也都有直通的名額贈送給跑友們。

03-媒體名額

一般來說,馬拉松比賽都會和當地的媒體或者門戶平臺,甚至是影響力較大的自媒體平臺有合作關係,而往往參賽名額也會作為權益置換的一部分贈送給相關媒體作為推廣活動的籌碼。

不過,對於北京馬拉松來說,可能是認為自己的“江湖地位”已經非常穩固了,沒有必要再去“討好”媒體了,所以自去年開始大幅度壓縮了媒體方面的名額。

根據筆者觀察,今年的北京馬拉松,截止到目前只有“新浪跑步”和“網易跑步”兩個門戶平臺分別放出了5個和3個參賽名額

(這些名額的來源有可能還不是組委會直接給的)。其他媒體均目前尚未發現有名額活動。

新浪跑步微博的互動活動,目測其贈送的北京馬拉松名額是由賽事公益合作伙伴——北京和睦家醫院提供的。

拒絕馬拉松騙局!手把手教你get稀缺馬拉松賽事名額

04-商業推廣名額

隨著國內馬拉松賽事商業運作的逐步落實,筆者預測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賽事執行公司會結合自己的賽事特點設計酒店名額套餐或者旅遊名額套餐等商業推廣名額。

這種現象在年初曾經引起了跑圈的廣泛熱議,當時推出部分名額套餐的無錫馬拉松組委會被罵的很慘,其實回過頭來看看,完全不值得大驚小怪。

本身你去參加比賽就需要酒店的,一起購買還能有比較優惠的價格;就算是商業運作,也無可厚非,本身比賽就是商業服務嘛,就算是他們在中間賺了差價,只要你覺得價格能接受,這也完全不存在問題。

05-其他平臺

賽事機構可能會在必要的時候會選擇一些跑圈內流量比較大的跑步垂直類平臺進行合作,放出一些賽事名額,作為權益置換。

比如說賽客、42旅、愛燃燒等等跑步相關平臺也經常會有一些稀缺賽事的參賽機會,大家平時注意觀察即可。

退一萬步講,萬一實在是沒有機會參加某場比賽,那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現在比賽有那麼多,完全可以找到替代的賽事,總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吧!畢竟我們跑步的初衷就是“快樂運動,健康生活”。

轉自:賽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