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7 互聯網金融野生野長,網貸行業的未來又將走向何方?

關閉潮起,網貸行業陷入連環劫。2018年以來,已有超過200家P2P網貸平臺相繼“爆雷”,且已顯現出“炸燬”周邊行業的端倪。是什麼導致了這一次P2P平臺集體爆雷?網貸行業的未來又將走向何方?

互聯網金融野生野長,網貸行業的未來又將走向何方?

互聯網金融野生野長,並沒有金融性

一塊土地裡,除了長莊稼也會長野草,其實互聯網金融就像野草,它不是政府耕種的,而是民間爆發出來的東西。

很多人談P2P是去談它的金融,其實P2P沒有什麼金融屬性,因為從金融的角度上來講,最重要的是風險控制,而有多少P2P公司把風險控制看成是第一性的呢?

互聯網金融野生野長,網貸行業的未來又將走向何方?

大家是以收益作為第一性的。因此P2P的風險控制方法跟傳統金融業完全不一樣,它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金融,應當看成是互聯網的新型商業模式。所以如果用金融的視角透視中國P2P,肯定都要慌張得不得了,覺得天要塌下來了,其實沒什麼,這個野草只是天氣太乾了燒掉了、荒掉了。

P2P為什麼會出現?

互聯網金融野生野長,網貸行業的未來又將走向何方?

很簡單,有需求就有供給。2009年,政府啟動重要的4萬億投資計劃,投資國有企業,畢竟自己貸給自己不構成風險,貸給民營企業就有風險。所以民營企業依然乾涸,不管貨幣放水是“噴管”式的還是“滴管”式的,過去貸不到錢的公司還是貸不到,只能尋找民間渠道。民間借貸不給發銀行牌照,大家只能做P2P。按照規定,民間借貸不能超過官辦的4倍,從此留下一個禍根——利率雙軌制,造成了套利。

貸到錢的人,再也不肯生產了,再去放貸套利,所以出現資金在空中轉,這一轉,把人的心都轉出來了。人人都想做金融,你不做你肯定窮。利率是銀行的4倍,這就相當於加速了體內循環的速度,銀行強調資金週轉快,資金滾得越快,賺到的錢肯定越多。

民間的錢來自於哪裡呢?

還是來自於央媽,現在政策緊縮,民間的錢少了,P2P的平臺交易量減少,賺不到錢以至於虧錢,最後就是跑路。P2P都是民間組織,沒有監管機構,只有一個互聯網金融協會,是自律性質的,還是在2016年才正式成立的。負責監管的人自己沒有做過P2P,就想來管住P2P,這怎麼可能呢。

中國沒有健全的信用體系,做事情風險就比較大。很多P2P公司發展不是以風控為目的,而是追求經營規模為目的,這就產生了較大的危害。越來越多的人借到錢不還,意味著這個社會失去了它的秩序,借錢不還就一定有人不借,導致的連鎖反應就是2018年6月份到現在最嚴重的平臺倒閉潮。其實過去也有倒閉的,只是有人倒還有人站起來;2018年6月以來,沒有新的平臺起來,這樣對市場就形成了比較大的恐慌。

所以我們不能簡單地說貨幣政策使P2P怎麼樣,P2P的表現形式上是發燒了,但是你不曉得它是哪個器官出問題。P2P的爆雷跟很多東西都有關,跟貨幣政策、跟人心不穩、信用體系缺失都有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