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9 贾康先生等在第十三届豫商大会上做主题发言

贾康先生等在第十三届豫商大会上做主题发言

8月28日,第十三届豫商大会在驻马店隆重召开。本届大会以“相聚天中共赢未来”为主题,来自海内外的豫商、嘉宾会聚一堂,同话乡情,共创美好明天。继2006年首届豫商大会在郑州成功召开后,从第二届到第十二届,豫商大会分别在洛阳、南阳、漯河、开封、商丘、许昌、安阳、新乡、信阳、焦作、濮阳举办,今年又来到了"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美称的驻马店。河南省及驻马店市领导、全国各地及国外的豫商商会会长、优秀豫商代表、河南本土优秀企业家代表、国内外商会研究专家等共同出席大会。现场共计2600余人参会,海内外商会及其他组织150余个团组。本届豫商大会共收集拟签约项目62个,投资总额399.3亿元,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33个,10亿元以上项目20个,项目涉及社会事业、食品加工、机械制造、文化旅游、仓储物流、服装加工、化工等领域。

贾康先生等在第十三届豫商大会上做主题发言

上午,大会进行了第十三届豫商大会开幕式暨驻马店市情说明会、第十三届豫商大会主题论坛。

主题论坛:改革 开放 提高

贾康先生等在第十三届豫商大会上做主题发言

徐光春:关注民生、保障民生,首先要把稳定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中共河南省委原书记、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主任徐光春的主题演讲紧紧围绕“当前的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他总结了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3日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的重点内容,并着重谈到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民生问题。他认为,关注民生、保障民生,首先要把稳定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稳定就业就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徐光春说:“解决民生问题,还是要靠民营经济!”他最后也希望“民营企业要肩负起崇高的责任!”现场参会豫商代表们响起阵阵掌声。

贾康先生等在第十三届豫商大会上做主题发言

贾康:如何在供给侧改革中抓住发展机会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分享的主题是《如何在供给侧改革中抓住发展机会》。

首先,贾康从供给侧改革的概念谈起,他说,这其实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大政方针中“改革”的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但在表达上更加具有学理色彩。简单地说,人的需求必然存在和发展,并要求得到满足,供给要通过经营活动形成产品与服务去满足需求。这就在双方互动循环中形成了经济生活。企业、个人都要在这个过程中共享发展的成果。

在这个认识框架下,贾康从产业经济视角,结合产业链条上分工合作完成最终产品有效供给的“供应链”理论概念,以及与此相关的收益分配视角的“价值链”概念,作一些展开的分析认识。他认为,劳动力、土地、资本等等这些供给侧要素组合需要“推陈出新”,新旧动能转换是很有必要的。国家层面需要抓住“全要素生产率”,来实现动力体系转型升级。

最后他提出,供给侧改革必须“守正出奇”,“守正”是让市场充分、有效起作用,顺应尊重市场规律。“出奇”是使政府有为、有限地实施理性供给管理,达到“出奇制胜”这样的效果,与结构优化密切结合支持超常规发展态势。

贾康先生等在第十三届豫商大会上做主题发言

胡葆森:新时代 新河南 新建业

建业地产董事局主席胡葆森做了《新时代 新河南 新建业》为题的演讲。今天是河南建业俱乐部成立24周年的纪念日,胡葆森作为一名50后创业者,非常感慨自己经历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全过程,也参与、目睹、见证了河南改革开放的全过程。

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年,胡葆森认为,故乡情怀、厚重历史、多元文化、区位优势、人口红利,丰富资源等都是河南的繁荣基因。作为深耕河南市场的本土知名企业,依托于河南的优势基因,建业等河南企业的发展过程成为河南巨变的缩影。

贾康先生等在第十三届豫商大会上做主题发言

陈义初:创新——企业持续发展之根本

九届河南省政协副主席陈义初发表的演讲主题是《创新——企业持续发展之根本》,陈义初从德国“工业4.0”战略的三个不变说起,以小米和华为为例,分析中国企业的创新现状,指出我国制造业创新中面临的变革之路。他认为,中国式创新具有明显的二次创新特征,处于改进型创新、修正型创新阶段,仍然与国际前沿有一定差距。

如何变革?他说,中国要认清形势,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建设先进的基础设施体系,立足现有基础,发展中国的优势领域,比如轨道交通装备、高端船舶、新能源汽车等等,要在优势领域推出“中国标准”,力争工业4.0时代的领先地位。

陈义初在演讲中列举了很多国内外创新成果的案例,他说,“在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还是要依靠创新”。创新依靠谁?陈义初认为,企业家是创新的主力军。思想、才能重于土地、劳力、资本与技术,这些因素造就创新企业家。而帮助企业家跨越社会壁垒、推动创新的支柱是多样化、超理性动机、常规的社会信任、突破常规、追求梦想、追求公平。


贾 康 介 绍

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导,中国财政学会顾问,中国财政学会PPP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发改委PPP专家库专家委员会成员,北京市等多地人民政府咨询委员,北京大学等多家高校特聘教授。1995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被评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高层次学术带头人。多次受朱镕基、温家宝、胡锦涛和李克强等中央领导同志之邀座谈经济工作(被媒体称之为“中南海问策”)。担任2010年1月8日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财税体制改革”专题讲解人之一。孙冶方经济学奖、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和中国软科学大奖获得者。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曾长期担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1988年曾入选亨氏基金项目,到美国匹兹堡大学做访问学者一年。2013年,主编《新供给:经济学理论的中国创新》,发起成立“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和“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任首任院长、首任秘书长),2015年-2016年与苏京春合著出版《新供给经济学》专著、《供给侧改革:新供给简明读本》、以及《中国的坎: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获评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和央视的“2016年度中国好书”),2016年出版的《供给侧改革十讲》被中组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国家图书馆评为全国精品教材。2017年领衔出版《中国住房制度与房地产税改革》、《新供给:创新发展,攻坚突破》、《构建现代治理基础:中国财税体制改革40年》等。根据《中国社会科学评估》公布的2006~2015年我国哲学社会科学6268种学术期刊700余万篇文献的大数据统计分析,贾康先生的发文量(398篇),总被引频次(4231次)和总下载频次(204115次)均列第一位,综合指数3429,遥居第一,是经济学核心作者中的代表性学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