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9 原來,沅江瓊湖書院的門楣題字竟然是狀元所寫!

中國的科舉制自隋唐至清末,歷經1300餘年,產生的狀元並不多,可考的各代文、武狀元,總計僅777人。縱觀湖南歷代狀元表,並沒有益陽籍的狀元。但是,在沅江市,至今保留著數處與狀元相關的老地名:狀元山、狀元路、狀元橋……在沅江市的洞庭湖博物館內,珍藏著一幅“露引松香來酒盞,雨催花氣潤吟箋”的對聯,當地人也稱為“狀元聯”。這裡所說的狀元指的是清末狀元張建勳。

原來,沅江瓊湖書院的門楣題字竟然是狀元所寫!

(圖一沅江市洞庭湖博物館珍藏的張建勳聯)

家族變遷 故鄉夢縈

張建勳(1848-1913),字季端、季棠,號愉谷、愉廬,清光緒十五年(1889)己丑科狀元。但是,他赴考時登記的籍貫卻是廣西臨桂縣。那麼,這位廣西臨桂縣的狀元與益陽沅江市又有著怎樣千絲萬縷的關係呢?

張建勳的先祖,原居住在江西省金溪縣,明洪武年間“江西填湖廣”時遷徙至湖南省沅江縣馬公鋪一帶,繁衍至張建勳曾祖父一代時,就開始接二連三地湧現出人才。

張建勳的曾祖父,名叫張其祿,乾隆五十四年(1789),考取拔貢功名。嘉慶元年(1796)六月,“揀發”到廣西蒼梧縣、武緣縣,試用知縣一職。在廣西近三十年中,還署理或正任有北流、陸川、昭平、岑溪、凌雲等縣知縣。多年以後,他的重孫——狀元張建勳,用詩句“曾祖富文史,拔萃稱湘沅;出宰山水縣,桂海三十年”,來記述張其祿這段漂泊的官宦生涯。

張建勳的祖父張烜,沅江縣學生員(即秀才)出身,嘉慶元年(1796)隨父親張其祿同至廣西,先充當父親的文吏,後長期在廣西各級衙門筆耕官文。其妻子陳氏,也為沅江馬公鋪陳家灣人氏。

張建勳的父親張世麟,在廣西臨桂的縣學獲取秀才後,於道光二十四年(1844)成為時任臨桂縣知縣的清末名臣吳德徵的幕僚,此後隨其輾轉於廣西各地達十五年之久。期間,道光二十八年(1848),張建勳出生。

雖然張建勳家族長年生活在廣西,但是張氏幾代人始終帶著濃濃的沅湘情結。張其祿寫下有“湖鄉我久別”、“醉臥展湘簟”的詩句;而張建勳更是在詩作中發出“沅江萃芷亭,松楸縈夢魂”的思鄉吟哦。

據沅江的文史資料記載:張建勳的曾祖父張其祿,逝世後葬於沅江丁家壩一山頭;祖父張烜及祖母陳太夫人的合冢葬於沅江馬公鋪飛鳳咀。光緒二十四年(1898),張建勳回沅江祭祖掃墓。後人為紀念狀元回鄉掃墓,曾在飛鳳咀上立了一對華表,華表上鐫刻了一幅對聯:“古咀猶存,千載後無飛鳳返;名山不老,百年前有狀元回”。這次張建勳回到家鄉,還曾親筆題寫了“瓊湖書院”四個大字,至今,狀元所書的金字匾額,還高高懸掛在沅江市瓊湖書院歷經風雨的舊式門楣上。

原來,沅江瓊湖書院的門楣題字竟然是狀元所寫!

(圖二張建勳為沅江市瓊湖書院題字)

博學重德 詩禮傳家

家庭,是文明教養、德行培育和文化傳承的第一驛站。張建勳之所以一舉奪魁,成為狀元,這與其家族將“知書達禮”作為立身、傳家、為官之寶有著密切的關係。

其曾祖父張其祿,能詩善文,是當時沅湘之地極有名望的學者、詩人。嘉慶《沅江縣誌》收錄有他的詩作《沅江竹枝詞八首》等十首,其詩作彙編成《怡雲詩草》二卷。

張建勳的祖父張烜,也是清代著名詩人。在充當父親文吏期間,父子倆經常切磋詩文,互相欣賞和點評。張烜存世的詩作有三百六十餘首,彙編成《巢睫吟稿》二卷。

張其祿和張烜父子兩人,是為數不多的清代“父子詩人”。清末大學士、民國大總統徐世昌主編大型清詩選集《晚晴簃詩匯》時,就將張其祿和張烜“父子詩人”的詩作雙雙入選,足見他們詩作的影響力。

張建勳自幼資質韶秀,又秉承家學,長期耳濡目染,儒家經典與道德規範遂融入到他的血液中,養成了他賦詩酬唱、重於禮教、為人溫雅、敦厚諄和的習慣和性格。父親英年早逝後,家道中落,母親在苦心經營這個風雨飄搖的家庭之時,一邊教誨兒子明事理、學做人,一邊四處為張建勳選擇良師。雖歷盡顛沛流離之苦,也要為他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並不斷激勵他勤奮精進。張建勳在求學之路上,傳承了母親堅韌執著的性格,他一直堅持不懈,光緒五年(1879)中舉時,他已31歲;而被光緒帝欽點為狀元時,他已41歲。

狀元張建勳受家風所薰陶,工於詩文,他的詩多以“詠文教、重孝友”為主題。他在詩作中寫道:“過庭詩禮吾能記,往訓銘膺久佩紳。”足見張建勳時刻將前輩的“過庭之訓”銘刻於心,恪守、踐行著張氏家族優良家風。

張建勳也十分重視家庭教育。民國元年(1912)的冬天,有一次,張建勳見兒子喝得醉醺醺的被攙扶著回家,他和妻子憂心忡忡,當即寫下了長達一百韻的《訓子篇》,寫道:“家風重孝友,世德溯淵源。”闡述了家族的“孝友”觀,他告誡兒子不要忘記家風。然後詳細列舉祖宗三代勤奮教養、艱苦創業起家和家族飽嘗社會離亂之痛的歷史。告訴兒子要去邪歸正,努力拼搏。情詞懇切,十分感人。兒子在父親諄諄教導下,終成有用之才。

狀元張建勳之家,被廣西學者譽為“桂林文化世家”。其實,“狀元張建勳之家”,也是地地道道的“益陽文化世家”。

撫生如子 文教興國

張建勳提倡國家重視教育文化建設。光緒二十年(1894),張建勳出任雲南鄉試主考。光緒二十三年(1897),出任雲南學政,至光緒二十五年(1899),張建勳奉詔在雲南敷陳教化,倡辦教育,造福一方。

在雲南,張建勳針對各地教材良莠不齊的狀況,主持編校了一套較為系統、規範的教材。為了視學興教,他走遍了雲南39座府、州,65個縣,幾乎囊括了雲南的每一片土地。有一次,他到一縣巡視教學時,被潞江的大水阻隔,河水奔騰,無舟可渡,而河的兩岸壁立千仞,只有一條懸索橫空,大多數隨行者嚇得返回了永昌府。他卻不顧風險,在懸索上套一滑輪,從半空飛行而過,到達潞江安撫司衙門。安撫司和當地士紳學子,無不感動萬分,把他視為神明。光緒二十六年(1900),張建勳任滿離滇,為感謝他對雲南文化教育所作的貢獻,當地士民敲鑼打鼓歡送他,並鄭重地贈他以“大啟滇文”的匾額。

光緒三十二年至宣統三年(1906-1911),張建勳出任黑龍江省第一任提學使兼民政使。黑龍江置省以前,一直為軍衛之地,沒有學校。張建勳到達後,一邊組織人員建造學校、編寫教材,一邊張貼招生榜文。他參考西方辦學經驗,培養能辦實業的有用人才,將省城齊齊哈爾的私塾、學堂統一歸併,並增加農、工、商實業課,改稱初等實業學堂,使之成為了黑龍江省最早的實業學校。他還創建了一所初等幼女小學堂,繼而創辦起省中學堂和黑龍江最早的民族師範學校——滿蒙師範學堂。

張建勳在黑龍江5年間,不辭勞累,辦起了各類中等學堂共達165處,各類小學堂272所。他還經常掏錢資助家境貧困的學子,鼓動和提倡有錢人捐資助學。張建勳可以稱得上是黑龍江近代教育的開拓者。

原來,沅江瓊湖書院的門楣題字竟然是狀元所寫!

(圖三記載有狀元張建勳的相關資料)

張建勳一生堅持詩禮傳家、文教興國的信念。他從南到北,把畢生的精力奉獻給了祖國的教育事業。在我國科教興國的長河裡,狀元張建勳將永遠閃爍著不滅的光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