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4 「處暑」今日處暑!

「處暑」今日處暑!

今日12時9分迎來“處暑”節氣,標誌我國大部分地區的炎熱暑天就要結束,天氣逐漸轉涼。此時節,白天熱,早晚涼,晝夜溫差較大,不時有秋雨降臨,人們常用“一場秋雨一場寒”來形容處暑時的天氣。

處暑時節,炎陽不再炙烤,蟬兒不再鳴叫,盛夏漸行漸遠,秋意愈來愈濃。嫵媚的秋色在天地萬物間如水墨畫般一點一滴地鋪陳瀰漫開來,秋日的大美景色正在大地上悄然出現。

處暑民俗

作為一個氣溫類節氣,處暑標示著氣溫變化的節點,有重要意義,食俗、習俗都有可觀處。

“處”有終止的意思,處暑表示炎熱的暑天結束了。但是俗話說,“處暑天還暑,好似秋老虎”,天氣並未出現真正意義上的秋涼。

放河燈:悼念逝者,祈保平安

據說放河燈這個習俗可以追溯到漁獵時代。那時人們駕舟出海下湖,為免風暴肆虐,在過危礁險灘或遇到風大浪高時,用木板編竹做小船,放入祭品,點上蠟燭,彩紙作帆,放水中任其飄流,向海神祈保平安。

開漁節:百舸競發,捕獲海鮮

每年處暑期間,在浙江沿海都要舉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開漁節,舉行盛大的開漁儀式,歡送漁民駕船出海。石浦漁民素來有“三月三,踏沙灘”以及“祭海”等習俗,其中“祭海”是漁民出海捕魚時,為求平安、豐收而舉行的一種儀式。

吃鴨肉:潤肺健脾,無病各家

“處暑”到來意味著炎熱的夏天逐步開始轉為涼秋了。天氣溫差增大、晝暖夜涼,此時飲食應遵照潤肺健脾的原則,常吃些清熱、生津、養陰的食物。

臉覷厝:打道回府,龍眼稀飯

福州人有句俗語,叫作“處暑一過臉覷厝”。“厝”指有錢人在城裡的大房子,“臉覷厝”就是臉要朝著自己在城裡的家看,意思是外出避暑的人要打道回府了。這句話折射出老福州人過去的生活方式,“處暑”到了,“避暑”也就結束了。過了處暑這個節氣,人們的飲食起居就要有所變化。

拜土地:殺牲祭拜,插旗感恩

處暑節氣正值農作物收穫時刻,農家紛紛舉行各種儀式來拜謝土地爺。有的殺牲口到土地廟祭拜,有的把旗幡插到田中央表示感恩,還有的這一天從田裡幹活回家不洗腳,恐怕把豐收洗掉。

處暑養生

起居

早睡早起

起居應當早睡早起,

保養秋收之氣。

由於晝暖夜涼,

公眾還要注意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服,

防止著涼感冒和關節受損。

多伸懶腰解乏

平時多伸懶腰,

也有解秋乏的效果。

伸懶腰能適當增加

對心肺的擠壓,

促進心臟泵血,

增加全身的供氧。

工作學習時間長了,

伸個懶腰,

馬上就會覺得

神清氣爽、舒服自在。

飲食

健脾、清熱、利溼

要多吃蔬菜和水果,

多喝白開水,

適當食用一些具有

健脾、清熱、利溼功效的食物,

如山藥、冬瓜、黃瓜、

空心菜、藕、鮮蓮子等。

運動

慢跑、爬山、散步

處暑可適當選擇慢跑、

爬山、散步、太極拳等運動,

可以消耗體內多餘的熱量,

排洩多餘的水分,

達到清熱除溼的目的。

處暑時節,

暑氣漸止,天地始肅。

早晚涼風襲,南庭落葉沙。

在北方,

若下雨彷彿一葉知秋,

若晴朗也無復暑氣。

泡一碗濃茶,剝一剝菱角,

向著院子一坐,

開始一年中最好的時節。

「处暑」今日处暑!

你那裡已經開始變涼爽了嗎?

還是依舊熱浪滾滾?

留言來說一說

「处暑」今日处暑!

福利時間到!在本文下面留言,獲贊數最多的2位網友(24小時內)將獲得由民俗學論壇(ID:folklore-forum)特別贈送的《二十四節氣國畫圖冊》(中英文版)!

「处暑」今日处暑!

該套圖冊曾於2016年11月30日驚豔亮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遺現場,被譽為“最美圖冊”。因尚未出版,很難得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