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 口述歷史·曉艇②|川劇第一朵“梅花”在京綻放

封面新聞見習記者 徐語楊 攝像 劉牧雨 劉薇

/名家檔案/

曉艇,男,原名文華章,1938年生,四川成都人。國家一級演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中國戲劇最高獎“梅花獎”首屆得主。師承曾榮華,工文武小生。代表作《逼侄赴科》、《問病逼宮》。

口述历史·晓艇②|川剧第一朵“梅花”在京绽放

1950年,回到成都,曉艇進入到錦江劇院的蜀育川劇團,拜王國仁為師,演一些娃娃生的角色。小生有大小生、二小生和娃娃生的區別。“娃娃生就是當書童,給主角牽馬。”出演諸如《安安送米》中的安安、《打獵回書》中的咬臍郎之類的角色。

隨後,由文聯沙汀、艾蕪,李劼人等人出面,將當時包括蜀育川劇團的4個民營劇團組織到一起,成立了大眾戲院,就是後來的錦江劇場。據曉艇回憶,當時400多名藝人,這裡面不乏像曉艇那樣大的孩子,於是又專門成立了兒童組。

1959年,成都市川劇院成立。此時的曉艇21歲,風華正茂,正式拜入曾榮華門下,專攻文武小生。提起這第三位老師曾榮華,曉艇十分敬畏。可以說,曉艇的戲劇精髓,真正是由曾榮華老師傳授的。

“曾榮華老師唱小生,得道是在他那裡,那個時候我才算真正曉得怎麼演戲。”川劇《酒樓曬衣》也是曉艇的拿手劇目,便是從曾榮華老師處學來。

口述历史·晓艇②|川剧第一朵“梅花”在京绽放

1982年,由川劇院改革製作的音樂實驗劇《紅梅贈君家》的演出獲得成功,劇院決定翌年赴京演出。此時,中國戲劇家協會的刊物《戲劇報》和《戲劇論叢》,正開展對江蘇省崑劇院青年藝術家張繼青的“推薦演出”,看了成都市川劇院的改良版的《紅梅贈君家》,中國劇協認為也應該從川劇中推薦好演員,曉艇由此上了“推薦演出”的名單。

1983年,“推薦演出”正式規範為中國戲劇最高獎項梅花獎,川劇院《問病逼宮》、《紅梅贈君家·放裴》和《逼侄赴科》三個摺子戲和大幕戲《跪門鑑》赴京出演,曉艇以一出《逼侄赴科》摘得了首屆梅花獎。

在中國戲劇家協會召開的“曉艇表演藝術座談會”上,劉厚生告訴大家:“成都市川劇院來北京演出後,大家對曉艇同志的表演藝術反應很強烈,這是我們中國戲劇家決定向首都戲劇界和廣大觀眾,推薦曉艇同志的主要原因。”

曉艇向封面新聞記者提起這次經歷,萬分感慨地說道:“我感謝中國劇協,他們是扶我上戰馬的人,他們把我扶上馬,我還要繼續努力奮鬥。”

口述历史·晓艇②|川剧第一朵“梅花”在京绽放

封面新聞:當時具體是怎樣一個情形?

曉艇:這個事,是運氣好。1983年我在北京演出,我們劇院去的人很多,我們小生裡,3個大小生都去了。除了我,還有藍光臨、羅玉中,羅玉中現在已經去世了。藍光臨演第一個戲,我演第二個,羅玉中演第三個戲。哪曉得我中了,這都是運氣好。我演的《逼侄赴科》,當時根本沒想到會在北京拿獎。

封面新聞:獲獎之後有什麼變化呢?

曉艇:《逼侄赴科》在北京引起了轟動。當時的中國,各個劇種都青黃不接。我自己也沒想到《逼侄赴科》能引起轟動,拍電視、拍電影,全國各地到處跑,因為去教授《逼侄赴科》,江浙一帶我已經跑完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