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8 視頻|救護車超炫酷,急診醫生累skr人?南方+在中山120上親眼見到……

“嘀嘀,嘀嘀,嘀嘀……”警報聲再次響徹整個搶救室,在中山市人民醫院急診中心(以下簡稱“急診中心”)裡,發出搶救警報的竟然是一臺打印機!接著,就有120指揮中心的指令單被打印出來,急診醫生劉通看到後立刻對護士何晨弘說:“走,去板芙醫院接人”。此時,120救護車已在樓外的專屬位置上待命,不到2分鐘,大家就出發了。

视频|救护车超炫酷,急诊医生累skr人?南方+在中山120上亲眼见到……

又是平淡無奇的一天,對於急診中心搶救室來說,聽到警報、接收120指令單、救護車待命、出發……是每次外出搶救前的基本環節,這樣的情節每天都在搶救室裡反覆上演……

從下午4點至凌晨2點,在與搶救室醫護人員共同度過的10個小時裡,記者共隨救護車出車五次。在這小小的空間裡,生命與死神展開角逐,悲傷與感動相互交織……

(戳視頻感受一下中山版妙手仁心吧↑↑↑↑)

生死時速,給120讓道算闖紅燈?

“這單要接的人對搶救時效要求很高,患者已腦梗塞,只有及時轉院才有希望恢復肌力。”劉通在救護車上說。16:05從急診中心出發至15公里外的板芙醫院,120司機甘師傅開了18分鐘。他已為急診中心工作20多年,平時與急診另外兩個司機師傅倒班,白班是早八晚五,夜班則要連續工作15小時。

视频|救护车超炫酷,急诊医生累skr人?南方+在中山120上亲眼见到……

到達板芙醫院後,劉通與何晨弘一前一後推著移動床一路小跑到ICU門口,病人家屬正在那裡等。一切剛好,劉通一面和這邊醫生辦理交接,一面又讓患者愛人簽署轉院同意書。他和何晨弘推病人回急救車時只敢匆匆疾行,他說:“病人現在一點顛簸都經不起,再急也要穩”。

视频|救护车超炫酷,急诊医生累skr人?南方+在中山120上亲眼见到……

回程時正值晚高峰,每過路口甘師傅總顯得有些著急,原來很多車在等燈時都不給120讓道。甘師傅說:“多數司機是因為害怕闖紅燈,其實闖紅燈給120讓道是不會被扣分的,也無需承擔任何責任,遺憾的是很多司機並不知道。”

劉通說這趟算順了,在醫院工作十餘年,高峰時一天要出車搶救10多次。“天氣差、路難行是常有的, 趕上去交通事故現場、一氧化碳超標老屋,或去接酗酒鬥毆傷患時,醫生挺危險的,曾有同事被誤傷過。”

视频|救护车超炫酷,急诊医生累skr人?南方+在中山120上亲眼见到……

說話間,120已返回急診中心,經過搶救室的初步救治和專科會診,腦梗塞患者被送至神經內科繼續治療。

生死一線,不是在搶救就是在搶救的路上

去到康華路的車禍現場,120司機繩玉山只用了7分鐘。此時,馬路上已有不少警察在路中間維持秩序。只見一輛摩托車側翻在地,幾張大餅零散甩在路上,一輛黑色小轎車停在後面不遠處……

這是急診醫生王明霞的第N次車禍現場。

视频|救护车超炫酷,急诊医生累skr人?南方+在中山120上亲眼见到……

迅速從120上跳下來,王明霞在亂哄哄的人群裡一眼鎖定了傷者,快速跑過去檢查他的傷口。確定傷勢穩定,王明霞和警察交接領人,這一切發生在10分鐘之內。

今年元月,王明霞被調到急診中心做住院總醫師,每週除去48小時休息,其餘時間都要呆在醫院裡。她表示:“做住院總醫師是對體力、精力和業務能力的多重挑戰,非常鍛鍊人。”話音剛落,120指揮中心又發來了新指令。

视频|救护车超炫酷,急诊医生累skr人?南方+在中山120上亲眼见到……

此時已是晚上22:20,王明霞再次跟隨120出發,8分鐘後她已和急診科護士吳育榮爬上了湖東街一幢老樓的頂層。

拎著兩個大醫箱爬7樓,她和吳育榮有些氣喘吁吁,房間裡燈光黯淡,就著亮他們取出聽診器、血壓儀為老人做了基本檢查。“急性心功能不全,馬上送醫院。”王明霞果斷地說。

视频|救护车超炫酷,急诊医生累skr人?南方+在中山120上亲眼见到……

溼熱的夏夜,她和吳育榮要將老人從7樓抬下去,好在急診阿叔這次也來了。阿叔和吳育榮一前一後抬著老人移步下樓,老舊的居民樓,樓道窄狹,一盞黃暈的燈根本無法照亮每層全部樓梯。

在悶不透風的樓道,汗水浸溼了他們的白衣。

生死攸關,別讓急診變味兒成“夜門診”

“急診資源真的要合理利用,有人說朋友‘三缺一’你給我先看了吧,還有人說我是孕婦應該優先……急診不是24小時便利店,這是搶救危重病人的地方。”急診科副主任麥惠強說。

视频|救护车超炫酷,急诊医生累skr人?南方+在中山120上亲眼见到……

快到凌晨兩點時,麥惠強還在組織醫生們為頭部創傷者縫和止血,患者剛剛被120接回來,他經歷了一場嚴重車禍,頭皮滿是血,麥惠強說起碼要縫倆小時。

越是入夜急診反倒越發熱鬧起來,距搶救室不遠處的分診臺,護士們正忙著向患者詢問病情並引導他們分別就診。分診臺前的候診廳裡幾乎找不到可以歇腳兒的空位。

视频|救护车超炫酷,急诊医生累skr人?南方+在中山120上亲眼见到……

急診護士胡峰看著來來往往的人們,他說:“中國的急診更像是‘夜門診’,來的人並不都是病情緊急的,有些人只是白天上班沒時間看病而已。其實急診的專業性不如門診,它更多注重的是救治時效,大家別圖方便耽誤了病情。”

视频|救护车超炫酷,急诊医生累skr人?南方+在中山120上亲眼见到……

急診中心將患者按病情輕重緩急分為四大類,第一類患者病情最是刻不容緩。據胡峰介紹,負責分診的護士們有著極強的全科預診能力和良好的溝通技能,要很資深的人才能勝任。“曾有位孕婦因沒被優先安排要投訴分診護士,但和胸痛病人比起來,孕婦不屬於危重病人,醫患之間最重要的就是要相互理解及時溝通。”

今天是第一個“中國醫師節”,王明霞曾讀過一首詩,在這裡節選幾句分享,感謝一直默默奉獻著的醫生朋友們:

我們一路奔走

從少年到青年、中年、老年

遇見多少個溫暖的你

收穫多少來自你的守護

有時,我們叫不出你的名字

但有你出現的時刻,代表著希望的延續

【南方+記者】郎慧

【圖片】葉志文

【視頻】盧子衡

【通訊員】唐柳青

视频|救护车超炫酷,急诊医生累skr人?南方+在中山120上亲眼见到……

【作者】 郎慧 葉志文 盧子衡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