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0 非爆即死:做了7年產品的一點感悟

非爆即死:做了7年產品的一點感悟

一位產品助理的日常工作可能就是給產品經理打打下手,做一些簡單的需求;一位產品經理的日常工作是能夠獨立的完成一項工作任務,對結果負責;一位高級的產品經理能夠進行競品分析,尋找重點對產品進行優化提升;一位資深的產品經理能夠洞察用戶需求場景,根據異業已有的應用價值迅速的轉化為產品服務,推進落地實現價值倍增;一位產品專家會通過自己深厚的積累和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從發掘人性的角度出發,設計出滿是用戶心理層面的爆款產品或者通過時間的積累去構建完整的產品服務體系形成市場競爭力。看清了這些,就能清晰的知道我們自己所處的位置,也只知道了自己應該努力的方向。

回顧自己做產品7年以來的感受,無不是如此:2011-2013年自己做軟件也就是產品助理的水平,能夠實現用戶的需求和功能;2014-2016年自己做SaaS服務平臺,有了基於用戶運營思維的產品設計,簡單實用的滿足一些用戶的實用場景,並形成完整的產品服務結構;2016-2017年自己開始深入的瞭解競品,從競品的研究和落地過程中吸收優秀的產品設計思維理念,抄襲過競爭對手,也被對手抄襲過;2018年當我發現抄襲競品已經解決不了超越競爭對手的問題的時候,我才發現不是產品遇到了瓶頸,而是自己遇到了瓶頸,我也曾去學習心理學,可是要有所成和轉化並非一日之功,那麼到底有沒有一些方法能夠幫助我們跨越瓶頸呢?答案肯定是有的,在哪裡就看我們自己的了。

2018年我進入了新的公司,我記得CEO當時給我提了幾點要求:1、深入的做用戶研究,瞭解用戶,才能為用戶提供好的產品服務;2、不僅要研究同行的競品,還要研究異業的產品,尋找可取的價值點加以應用;3、要能夠為代理人講一個故事,而這個故事跟我們做的是一樣的,要能落地。初入公司就分配了一堆的工作任務,加上現有的業態結構和原有的差異,思維上需要轉變,因此便對此沒有太在意,直到兩個月後的一次彙報工作(事務性的),我被CEO批評為方向性錯誤,我才意識到工作的重點出現了問題。當時我的直屬領導也在,之後我便迅速的調整了工作的重點,但是拿出的結果,領導依然不是太滿意,因為我可能更加的關注於“點”,當時領導要的是能夠貫穿的“線”,在大規模上功能的時代,我的思維慣性還在持續,是時候需要調整一下了。不過基於領導所說的要拿出完整的一套體系化方案,我覺得似乎還要假以時日,當時領導就提醒我可以先基於一個點出發。我當時提出了衝頂大會,其實我自己在6月份的時候也做過一次問答獎勵很火,但是沒有後續深挖,後來就有人做成了衝頂大會。領導說對就是這個思路,然後告訴我可以先基於自媒體營銷,微商的思路來做,一個場景,一個故事,一個工具,一條線服務,這是一個方法論,形成這個方法論才能實現產品驅動運營,當時我並沒有抱太大希望,覺得可以一試,因為用戶研究和爆點尋找這項重要工作必須有所推進。

由於之前做過2年的自媒體運營,對自媒體內容引流還是有一些感觸的。我的第一個合夥人高總是因為我發到網上的內容而找到我的,並且我們合作拿到了5000萬的投資;我的“同城O2O服務平臺”的商業方案被無數人下載,打電話諮詢者也很多,其中晉商好特美集團的董事長還親自約見了我;我的產品會社群能夠在10天內引流五百人,經過一年的經營,大家為我繳納了不低於2000元的會費,其中約見過的已經超過10位,經常保持聯繫的也有好多位。這就是內容傳播帶來的人際關係的改變,雖然我不是出於營銷目的,但是他確實在傳播價值,並且在給我個人帶來價值。如果我做營銷,賣一些產品,我想肯定會有人買。

我從去年的文件夾裡翻出了未曾完成的《自媒體運營白皮書》,寫這個文件是因為我創作出了一篇超過100萬閱讀量的文章,併為自己賺到了1000元的廣告分成,在我得意的時候,我的領導告訴我創作出100萬閱讀量的文章很牛逼,如果掌握連續創造100萬文章的方法論更牛逼,我頓時陷入了深思,決定一試,去尋找這背後的秘密,結果我發現還真有很多的方法和技巧,因此便有了寫攻略這一項,今天看起來這一項未曾完成的事業,要繼續寫完了。

非爆即死:做了7年產品的一點感悟

說到這裡,還有遺憾,當衝頂大會火爆的時候,我也很驚訝,為什麼會有這麼簡單的應用迅速火爆?難道他們的團隊具有這麼強的原創能力,不見得吧。我頓時回想到了,在2017年6月份的時候為了做一次投保人的用戶調查,我必須要收齊1000個樣本,可是公司只給了我300塊錢預算,當時我就崩潰了,覺得這怎麼可能?後來我們想便了所有的辦法,這個激勵缺少不太好發,我們就從最原始的誰填問卷加微信群發紅包來操作,但是這個操作難度太大,微信是封閉的,從自己的朋友圈取數不夠精準,後來我們發現問卷網有這個功能,他們在微信支付的基礎上開發了這個應用,我可以充值進去,凡答題者即可隨機瓜分紅包,為了提升吸引力,我們做了一張漂亮的海報,凡參加問卷者即可得到1-200元紅包,先到先得,我將這個海報放入了自己的社群,很快群友們便紛紛響應轉發,20分鐘後,我看到後臺的數據問卷已經超過2000份,而且數據還在持續增長,我當時感覺到特別的興奮,沒想到傳播會這麼成功,這個底層的邏輯和用戶心理學跟今天的衝頂大會並無二致,遺憾的是我沒有持續的去研究這個爆點,去深層次的挖掘他的價值。這根當時創作文章引發100萬閱讀並無而至,我們發現了價值,看見了價值,只是沒有去把這個價值深度的挖掘,加以放大和應用。不過通過今天的舊事重提,似乎讓我認識到所謂的創新價值並不在於從無到有,而在於善於發現1並且能將1通過一定的方法和迅速配置資源將價值變成10,甚至100,1000,10000倍。

非爆即死:做了7年產品的一點感悟

回想這些年走過的這些路,無不是如此。我研發了《投資擔保信息管理系統》卻沒有趕上P2P平臺的大勢;我創建了《黃金珠寶O2O服務平臺》卻沒能很好的落地生存;我抓住了“朋友圈助手”和“問答獲客”;卻錯過了“自媒體變現”和“衝頂大會”。人生縱然會錯過很多,但是成功卻只需要抓住一個!下一個風口和機會在哪裡?不同的時間,不同的環境,不同的節點也許會有不同的收穫,最重要的是我們要看清這一點,這樣當機會在你眼前出現的時候,你首先要能發現它,更重要的你要能夠孤注一擲的抓住它,預想成功唯有如此,縱使十次失敗,一次成功就足夠了。重要的是你要做與眾不同的事,發現這些價值點,並且學會變魔術一樣將其價值最大化。因此,以後做產品要進入下一個段位,不是人云亦云,不是跟風抄襲,而是要善於發現亮點,價值點,通過熟練的方法迅速的組織資源打造“爆點”。我再次的感受的大家所謂的“非爆即死”的真實含義,也理解到了領導所謂的我不僅要一個點,我更需要一條線,一個故事,一個體系的真實含義。當然,還有更高的段位,能夠洞察消費者心理,熟知人性創作爆品,那一天還是有點可望而不可及。所有的成功者多是在他人原創的基礎上把其發揮到極致而成的,當然也有自創成名的,卻少之又少,鳳毛菱角。我們不會放棄更高段位的追求,但是我們一定要先學會對現有的“點子”善以利用。

“爆點”來的也快,去的也快,但是你要擁有了創造“爆點”的能力和思想,你就不會被超越,即時被超越,你依然有機會可以反超。致做產品的自己:不可忽體系化建設積累帶來的價值,更要關注“爆點”給自己帶來的機遇,積累解決長遠發展問題,而爆點卻決定的生死問題,孰輕孰重需要自己去平衡!加油!加油!加油!

交流請加入:產品會QQ群:140710383 MVP200QQ群: 213626555 公眾號:MVP-P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