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 月讀車市:6月自主品牌,誰先凍死在盛夏裡?

《月讀車市》,由童濟仁汽車評論、車聚網和駕仕派聯合出品。每月一期,用最犀利的觀點、最權威的數據,直觀解讀中國汽車市場的變化與趨勢。

在這個奇熱的夏天,中國車市快步走向寒冬。

月讀車市:6月自主品牌,誰先凍死在盛夏裡?

6月先是濰柴英致經銷商,在廠家門口高喊:無賴企業,還我血汗錢。7月突傳銀翔工廠停工,銀行抽貸壓貸導致現金流短缺,瀕臨倒閉。8月經銷商又聚在眾泰廠家門口,高喊:流氓企業,還我血汗錢。

甚至,連Jeep、沃爾沃的經銷商也開始維權。即使入冬,合資或豪華品牌至少可以撤出中國固守本營。而中國自主品牌呢?

集團份額圖

月讀車市:6月自主品牌,誰先凍死在盛夏裡?

看著6月的份額圖,感覺自主品牌的陣營分化有陰陽兩隔之意。上汽和吉利在上半區的5點之前,而長安、長城被擠到8點以後。中間橫亙了寬闊的日韓陣營。再以奔馳為界,三線的自主們被甩到9點以後。

從每個品牌的寬度看,一個最大特點是:胖的胖死,瘦的瘦死。真正危機到來時,平均主義是最先被摒棄的。9點區是2%的分水嶺,也是中國汽車市場的生死線。卡在線上的比亞迪、廣汽心急如焚,北汽、東風在苦苦掙扎以免跌入Others,而眾泰已經歸於Others變成非主流。

大局已定,再難逆轉。

前十企業柱形圖

月讀車市:6月自主品牌,誰先凍死在盛夏裡?

6月十大自主品牌中,正負增長各一半。上汽、吉利、奇瑞、比亞迪、北汽有一個共性,它們的新能源都發展的不錯;反之,長安、長城、廣汽、東風的新能源並不如前一個陣營活躍,有的甚至只是順勢為之。

革命不一定馬上成功,但舊王朝肯定一去不復返了。

自主前十主流車型銷售圖

No.1 上汽(SAIC)

月讀車市:6月自主品牌,誰先凍死在盛夏裡?

月讀車市:6月自主品牌,誰先凍死在盛夏裡?

No.2 吉利(Geely)

月讀車市:6月自主品牌,誰先凍死在盛夏裡?

月讀車市:6月自主品牌,誰先凍死在盛夏裡?

No.3 長安(Chang'an)

月讀車市:6月自主品牌,誰先凍死在盛夏裡?

月讀車市:6月自主品牌,誰先凍死在盛夏裡?

No.4 長城(GWM)

月讀車市:6月自主品牌,誰先凍死在盛夏裡?

月讀車市:6月自主品牌,誰先凍死在盛夏裡?

No.5 奇瑞(Chery)

月讀車市:6月自主品牌,誰先凍死在盛夏裡?

月讀車市:6月自主品牌,誰先凍死在盛夏裡?

No.6 廣汽(GAC)

月讀車市:6月自主品牌,誰先凍死在盛夏裡?

月讀車市:6月自主品牌,誰先凍死在盛夏裡?

No.7 比亞迪(BYD)

月讀車市:6月自主品牌,誰先凍死在盛夏裡?

月讀車市:6月自主品牌,誰先凍死在盛夏裡?

No.8 北汽(BAIC)

月讀車市:6月自主品牌,誰先凍死在盛夏裡?

月讀車市:6月自主品牌,誰先凍死在盛夏裡?

No.9 東風(DongFeng)

月讀車市:6月自主品牌,誰先凍死在盛夏裡?

月讀車市:6月自主品牌,誰先凍死在盛夏裡?

No.10 眾泰(ZOTYE)

月讀車市:6月自主品牌,誰先凍死在盛夏裡?

月讀車市:6月自主品牌,誰先凍死在盛夏裡?

聯合小結

潮起有潮落,月圓有月缺。市場不景氣本不稀奇,只是這次的不景氣來的有點“厚積薄發”:經濟的走緩、房價的高築、成本的攀升、人口基數的變化、消費觀念的轉變,都同時聚焦在這個時節,讓中國汽車市場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挑戰。颶風之下,滿眼覆巢,至於完卵,要看各車企的硬功夫和造化。

奧運冠軍陶璐娜,在跟10歲的兒子賽跑時總是不遺餘力。她說:我要讓兒子明白一個道理——競爭就是競爭,不會因為你弱小就有人讓著你。

同樣,白頰黑雁一出生就要被迫跳下100多米的懸崖,只有活下來的才會被父母帶走。那麼,2018年的車市就是中國自主品牌的分水嶺和斷腸崖,誰挺不過去都不是意外。因為消費者的錢,也越來越難掙了。

一起自求多福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