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 安倍不肯道歉死抱美國大腿,中日關係“重回正軌”談何容易

安倍不肯道歉死抱美國大腿,中日關係“重回正軌”談何容易

日本首相安倍表示,有信心進一步改善與中國的關係。他星期天接受日本產經新聞採訪時表示,日中關係已經全面“重回正軌”。安倍計劃10月底踏上北京的紅地毯,這是他執政以來夢夢寐的目標。他當然要說些暖中國人心的一些話。

中日兩國走近,得益於特朗普。特朗普不僅在貿易上對中國擺開架式,對日本也施加了巨大壓力。他專門提到美國汽車業對日本的貿易不平衡。安倍在接受產經新聞採訪時還表示,“在任何貿易談判中,都不會把友誼凌駕於國家利益之上”。他顯然在發洩對特朗普的不滿。

日本最近向中國頻頻發出負面信息。幾天前,美國海軍“里根號”航母戰鬥群,與日本多艘戰艦在中國南海進行聯合編隊航行訓練;日本“加賀”號直升機航母停靠菲律賓,日媒稱“共同制衡中國”;日本軍費創歷史新高,達到5.3萬億日元;跟風美澳,日本稱要要對中興華為下手,等等。這很難說日中關係已經全面重上“正軌”。

安倍不肯道歉死抱美國大腿,中日關係“重回正軌”談何容易

目前談中日友好,那都是短期戰略,甚至是戰術性的。中日間的矛盾是不一般的性質,是結構性的深層次的,只可能短期內控制,不可能根本上解決。最主要表現在歷史問題、領土糾紛和美日同盟問題。

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我們永遠忘不了南京大屠殺的血海深仇。那段猙獰的歷史過去了70多年,安倍道歉都不肯做,和好是真心的嗎? ?對日本這個國家必須睜大眼睛,我們時刻提防著才行,一個否認歷史劣跡累累的國家誰能相信?

中日關係重回正軌,只是我們一廂情願。日本是不甘心中國在亞洲和全世界領先,其心態和美國人是一樣的。中日關係以前是“政冷經熱”,現在是“政冷經冷”。2012年日本政府發起“釣魚島國有化”鬧劇之後,中日關係趨冷。日本連續11年是中國的最大貿易伙伴,現在退居第五大貿易伙伴。

“釣魚島國有化”鬧劇是導火索,中國經濟於2010年取代日本成為第二大經濟體,才是中日關係真正的轉折點。日本認為,中國經濟的成功,得益於日本企業右國出口中的關鍵作用。中國經濟總量超越日本,它的嫉妒心發作,希望減少對華投制,“扼制”中國發展勢頭。日本經濟通過“去中國化”,試圖將產業轉移出中國,憑藉其控制的資本和技術優勢,在經濟上“抽空中國”。

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即將到來的世界第一大市場一,日本是輸不起的。日本的技術相對德法和美國來說並不佔優,並非不可替代。不和中國合作,中國可以使用德國的技術。日本遲早被邊緣化。

安倍不肯道歉死抱美國大腿,中日關係“重回正軌”談何容易

自甲午戰爭日本的優越感和領先地位確立後,日本脫亞入歐,拼命把自己皮膚洗白想變成白種人,夢想變成西方高等白人。特別是二戰失敗之後,這種畸形思想進一步深入骨髓。日本最終要和愛好和平的鄰居合作,才能夠擺脫被殖民的可憐現狀。

環球時報稱,中日實力差距肯定還會繼續拉大,這既可能使得日本更加恐懼中國,從而死抱美國大腿,不惜為此受華盛頓的“胯下之辱”;也有可能促使日本形成戰略理性,在中美之間搞“平衡外交”。中國應當爭取後一種可能性。

和日本永遠不可能和平,只不過和而不同、鬥而不破。當前壓倒一切的是放下歷史恩怨,求同存異廣交朋友以懟美國。日本的帳以後再算。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保持實力強於日本,並大步追趕美國。

回到中日關係“重回正軌”。只要安倍在釣魚島問題、靖國神社上做些什麼,中日關係立馬到達冰點,日中關係重回正軌談何容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