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價值2000元與20000元的實木傢俱,差別在哪裡?

現在裝修買傢俱,人們大多處於環保的考慮會優先選擇實木傢俱,但一位資深傢俱業內人士指出,傢俱行業內“假實木”現象很嚴重,拿實木複合門來說,90%以上都不是實木,行業虛假宣傳問題嚴重,實木材料與商家常用的冒充實木材料中密度板之間的價格相差四到五倍。如果購買傢俱經驗不足,缺乏甄別和判斷的能力,很容易陷入各類或明或暗的消費陷阱。

價值2000元與20000元的實木傢俱,差別在哪裡?

那麼究竟如何辨別實木傢俱呢?

(1)判斷是否是框架實木

框架實木說的是架子是實木,大料的地方都是板材,這種類型的傢俱後期很容易晃悠。這種情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木材品質一般,二個是結構基本都是釘子,再加上傢俱容易熱脹冷縮,釘子又和木材不一樣,傢俱沒多久就鬆了。

價值2000元與20000元的實木傢俱,差別在哪裡?

(2)判斷是否齒接板

齒接木是用木頭片或者木頭塊用膠拼接起來的整板,然後再用齒接板來做的傢俱。外面打上漆感覺就像實木一樣。框架實木和齒接木傢俱這兩種都叫實木傢俱,實際也就是跟實木沾邊而已。基本上我們看到80%以上的實木傢俱都是這種。

價值2000元與20000元的實木傢俱,差別在哪裡?

(3)判斷是否是榫卯結構

榫卯結構是實木傢俱中常用的一種技術,一般來說前面說的兩種都很少用到榫卯結構。國內對於榫卯結構還是挺歡迎的,因為金屬和實木膨脹係數差別很大,結構連接處不是榫卯結構,後期就很容易鬆動。

價值2000元與20000元的實木傢俱,差別在哪裡?

(4)判斷表面的處理方式

一般來說從古到今,我們老祖宗有很多的表面處理技術,上色上蠟一大套,貼皮蠟煮封膠等。其中,上厚膩子噴各種漆的,統稱欲蓋彌彰派,原因就是因為它的材質不過關,需要這些個表面效果來掩蓋自己的不足,遇到這種情況,我們一定要避而遠之。

價值2000元與20000元的實木傢俱,差別在哪裡?

還有一種是滴蠟,傢俱表面摸起來油光油光的,特別光滑。這種是用噴燈加熱木材表面然後塗抹融化的蠟,木頭會不斷吸收這些蠟,傢俱會變得較重,有的是直接在融化蠟中煮,遇到蠟品質好的不說什麼了,只怕不好的後期就有點慘,漆皮脫落的就像頭皮屑一樣。

常見的實木傢俱造假現象:

現在市場上無良商家造假太多了,從原木選材到製作工藝,實木傢俱造假可謂無孔不入。

1、原材料以次充好

首先必須認清一個事實,真正高品質的實木原材料,市面上越來越少,所以價格也將越來越高,尤其現在國內大部分實木原材料需要國外進口。而一些商家為了謀取暴利,常用一些外觀類似的材料來代替。甚至一些商家做出“水泥灌木”的事,比如紅木市場上就曾出現,原木只有表層是大紅酸枝,

價值2000元與20000元的實木傢俱,差別在哪裡?

但是內心中空,不良商家用水泥(小的空隙也有用木料、泥沙等物)把空心灌滿,再劃上幾道砍伐時的“鋸痕”,塗上底色,報價比市場價低一個等級,自然會吸引一些不懂行的消費者。

還有一種騙局就是“李代桃僵”法,一些商家會選用價格低廉,但名字、顏色相似的實木原材試圖忽悠消費者。比如名字最像的越南黃花梨、顏色最像的白酸枝、還有紋理最像的紫檀柳等,可以說是“李逵”“李鬼”傻傻分不清楚了。

價值2000元與20000元的實木傢俱,差別在哪裡?

還有更惡劣的,比如我們在網上看到很多所謂的實木傢俱,外觀光鮮亮麗,實則買回來之後,重量非常輕,一點質感也沒有,而且使用不久之後就出現損壞現象。剖開裡面才看到,這些材質只是外觀處理較好,其實內裡全部是價格最便宜的垃圾板甚至木屑來填充的。

2、工藝造假也很常見

實木最難能可貴的就是其本身天然的紋理,如榆木的紋理讓人看到歷史的滄桑,舉個例子,雨杉傢俱,採用的是俄羅斯進口榆木,木質堅韌,軟硬適度,從外觀上看木材天然的紋理通透立體,質感細膩,一眼便能看出其雅緻特別之處。

價值2000元與20000元的實木傢俱,差別在哪裡?

然而造假的傢俱怎麼做的呢?他們憑藉其高超的“手藝”,把沒有紋理的白皮畫出天衣無縫的紋理,真是枉被稱為畫家,這樣的“工藝”,行家一眼就看出來。

實木傢俱造假的現象源源不斷正是抓住了消費者“好便宜”的心態,以極低的售價吸引消費者。所以在這也提醒大家,在遇到價格極低的實木傢俱時一定要擦亮眼睛,以免上當受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