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C1駕考倒庫點位怎麼看?

鬼手佛心15


C1駕考倒庫點位怎麼看?

C1駕考倒庫看點位要調整坐椅、後視鏡。要根據個人身高等不同找到合適的打方向的時機。

一、上車後首先要調整汽車座椅。前後調節座椅,一腳快速踩下離合器,膝蓋不能太直,要有一個彎曲度。兩臂伸直搭在方向盤上沿。雙手握在三九點鐘方向時,可以微微彎曲。


二、調節後視鏡。後視鏡分“L”表示左後視鏡,“R”表示右後視鏡和中央後視鏡。


⑴ 左後視鏡的調節,按向下箭頭,先把按鈕壓到最低,在後視鏡中能看到左後輪胎及觸地點。前車門把手位於後視鏡的上下1/2處。按向左箭頭,直到車身佔後視鏡的左右1/3處位置。⑵科目二中,右後視鏡與左後視鏡調法一樣。

三、調整完坐椅、後視鏡繫好安全帶。

駕考倒車入庫時倒庫不入和倒車出線,都要扣一百分。這就要求看點要準確,打左轉向燈。踩離合,掛一檔,鬆手剎,慢抬離合,至半聯動。

領線

車身距4號線1.5米至1.8米的距離行駛,開到兩個前輪胎壓過起點線A,踩離合,踩剎車,停車。

右入庫

掛倒檔,慢松離合至半聯動。觀察左後視鏡下沿與起點線A重合時。迅速向右打滿方向。看右後視鏡中。車身與庫角2大約在30cm。方向盤不動,向後倒車。 車身與庫角2的距離大小,可以用左右適度調節方向盤的方法來控制。在後視鏡中可以清楚看到車輪與庫角2之間的距離變化,便於及時打方向調整車身。 車身進庫後,控制車身與兩邊線保持大約在30cm距離。 邊倒車邊調正,直到車身與庫邊線平行,回正方向盤。當看到後視鏡下邊沿與庫角線6重合時,踩離合,踩剎車,停車。(這個點位是根據個人身高)。

左出庫

掛一檔,松剎車,慢抬離合至半聯動,在左後視鏡中看到左後輪與庫角6平齊時,迅速向左打滿方向,車身與4號線平行時回正方向,兩前輪壓過左邊起點線C,踩離合,踩剎車,停車。

左入庫

掛倒擋,觀察左後視鏡下邊緣,看到車身與庫角6距離大於等於30cm時,繼續倒車。當看到車身與庫角6距離小於30cm時,方向盤向右回一圈方向,直到看到車身與庫角6距離合適了再繼續往後倒車,看車尾哪邊距離大就像哪邊打方向盤。 直到車身與庫邊平行,回正方向繼續後倒。 看到後視鏡下邊沿與庫角線6重合時踩離合,踩剎車,停車。

右出庫

掛一檔,松剎車,慢抬離合至半聯動狀態,看車頭蓋與4號線重合時(根據個人合適的點位),迅速向右打滿方向,車身與4號邊線平行回正方向,緩慢駛出倒車入庫項目區。

C1駕考倒庫看點位要控制車速,保持緩慢勻速行駛,通過觀察後視鏡,迅速打方向做出調整,不至於軋線。

C1駕考倒庫熟悉適合自己的點位和打方向盤的時機,控制離合器至半聯動狀態,不要熄火或中途停車。

C1駕考倒庫看點位,必須學會自己修正車身方向。打方向宜早不宜遲,打早了可以修方向,方向打晚了不好修。


明德說車


如果你報了駕校,還是按照教練教的來,要不然教練會罵人的

我至少見過三種倒車入庫的倒車方法,比方說有的教練教我們看到前面的線剛好對著後視鏡連接杆的下沿,打死方向盤。有的教練是讓在前進的時候先慢慢挪車,先把那條線對準,打死方向盤前進去壓那條感應線。這樣倒車時就不用手忙腳亂了,要知道在前進的時候,沒壓前面的那條感應線,是不算開始的



所以每個教練的教法不一樣,還是按教練的來,不過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在倒庫的時候看庫角,只要能保證你車輛的後輪和庫角保證大概20到30裡面的距離進庫了,基本就不用擔心壓線了,當車身和庫線基本平行時回正微調下就OK了


整個倒庫的重點就是把控後輪到庫角的距離,你向右打滿方向倒庫時看右後視鏡庫角,向左打滿方向倒庫時看左後時間,一般教練叫你停車開始倒車的位置是有餘量的,當你停的不太準時,可以在倒車的時候根據後視鏡車輪和庫角的距離微調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你解決問題,如你有其它更好的方法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


老舒侃車


C1科目二倒庫點位要領如下:首先將車開至起始點,開始右倒庫,此時車前輪在邊線外,車左側距離外邊線約1.5-1.8米距離,慢慢松臺離合,開始倒車,當左後視鏡下沿快壓住黃色虛線時,方向右打滿,繼續倒車,此時觀看右側後視鏡,觀察車身延長線與右庫角距離關係,當距離小於30mm時,向左回方向盤修正,大於30mm時繼續倒車,修正方向盤幅度取決與車身延長線和庫角位置關係變化,當右後輪進入庫角內時,繼續倒車,此時看左後視鏡,當車身於庫邊線接近平行時,快速方向盤回正,繼續慢速倒車,隨時查看左右後視鏡,看車身與庫邊線是否平行,不斷小幅度修正,當左後視鏡下沿壓住黃色實線,踩離合踩剎車停車!

此時,打左轉向燈,抬離合松剎車,慢慢起步直行,當左後輪到達庫角時,方向盤左打滿,繼續前進,當車前方壓過黃虛線時,停車(此過程觀察車身與右邊線關係,接近平行時方向回正)!

左倒庫與右倒庫技巧看點位相似,只是方向盤左打死,看左後視鏡,右出庫時打右轉向燈,出庫,整個過程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