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哈爾濱還有沒有希望?


哈爾濱還有沒有希望?


前言

今天在櫻桃大房子發了哈爾濱的文章,因為後面有富力的廣告,所以很多人比較反感,認為我是為了做廣告,在吹哈爾濱樓市,所以我在小財女上把廣告部分去掉,把原稿關於樓市的內容(被刪掉的部分)發到小財女上,力求公正客觀。

我說讓剛需買,是建立在房價只上漲了30%左右的基礎上,但後來粉絲留言告訴我,這兩年哈爾濱房價除了偏遠的江北大學城附近,所有的新房價格起碼漲了一倍,兩年內,群力哈西漲的最高,松北、香坊翻倍了,即使是偏遠的平房也漲了5000-8000元/平米。

假如真的是翻倍了,那我肯定是不會建議再買的,這是我對粉絲的一個負責任的購房建議,被粉絲稱為櫻桃購房指南,就是翻倍止步。

為了負責起見,我在房天下隨機查詢了一些新房的價格走勢圖。

先說漲的最高的地區,群力片區,招商貝肯山,2014年8月開盤8500元/平米,三個月後降價一千,到2016年5月還保持在7500的價格,2017年漲價,目前1.7萬,這個盤確實是翻倍了;群力觀江國際,2012年就賣到1萬了,2017年漲幅加快,從1.2萬漲到1.6萬,目前賣1.8萬/平米,六年了,這個盤還沒有翻倍,最近兩年漲了50%。

哈西片區,恆大珺庭,2016年11月,9500元/平米,目前價格16000,上漲70%;君貴東方瑞景,2016年1月開盤8500元,目前15000。

超前上漲的這些片區,已經翻倍的,領漲的,我同樣建議你不要去追漲買了,除非你是真的很喜歡,很講究生活品質, 非這個片區不買。

香坊片區,恆大丁香郡,7500漲到9300,最近兩年上漲30%;萬科招商城市之光最近一年開盤從8000漲到10000萬/平米,上漲20%;華潤置地紫雲府從1.3萬漲到1.45萬/平米,上漲12%。

這種漲幅不大的片區,我覺得後面肯定會補漲,剛需買入也沒風險。至於聽不聽隨便你。這只是我個人的觀點而已,反正你賺到了也不會感謝我。

松北片區,松浦觀江國際,從2016年9月的6500漲到現在的1萬,上漲50%;富力城,2014年精裝6500漲到現在的1萬,四年上漲50%。

很多人說我不分析基本面,東北的經濟確實不好,跟南方沒法比,而且目前增速比天津還好一點,整個北方的經濟除了北京都不好,說人口流失也是事實,這些都不能否認。

但是,在ZF一手掌控的房價面前,如果想要漲價去庫存,所有的基本面都是扯淡,所以之前天津房價一樣可以翻倍,那些連公務員工資都發不出的三四線城市一樣可以翻倍,不賣地就可以了,市場總有需求的,作為一個省會城市,對周邊地級市總會有些吸引力的,有能力的可以去南方,去海南,沒能力的只能留在東北,儘量在省會。

原稿

這是我第一次到哈爾濱這個城市,因為之前聽聞都是諸如東北老齡化嚴重,也因氣候寒冷,年輕人都在逃離苦寒之地,經濟衰落,養老金入不敷出,投資環境惡劣等負面新聞,所以對東北印象比較差。

可能是期望值不高,給了我意外的驚喜,最讓我驚訝的是,開發商告訴我,這兩年來,哈爾濱新房大部分只漲了30%左右,簡直讓我目瞪口呆,哈爾濱人民真的太幸福了!不用受高房價的折磨!

但一種不安的氣氛已漂浮在哈爾濱的上空,因為已經連續大半年沒有出讓過一塊住宅用地了,過去多年供過於求帶來的低房價,是否會因此而打破?

不過從長期來說,我並不看好哈爾濱的房價,一是經濟開始走下坡路,再難以回到過去高速增長時期,二是人口流出的趨勢難以逆轉。

1

在哈爾濱人眼裡,目前最好的區域是群力新區(行政區域屬於道里區)和哈西新區(行政區域是南崗區),這兩個區域內的房價漲幅也最明顯,最主要是供不應求,土地出讓少,新盤供給不多,因此價格漲幅較大。比如2012年群力八千多的房子,現在能漲到一萬七八。

群力新區規劃了大量的公園,包括前年的松花江邊的外灘公園,居住的舒適度上更高,出門隨處可見的公園,非常宜居,屬於哈爾濱改善型群體的首選片區,對面就是有名的哈爾濱冰雪大世界,所以價格也是最貴的。

哈西那邊有高鐵站,更多的承載了交通樞紐的一個功能。

道外區、香坊區都是老城區,沒有新地,再加上配套老舊,居住環境相對混亂一點,所以那邊的價格一直沒起來。

平房區,距離哈爾濱傳統的主城區太遠,主要集中了大量工廠在那邊,沒人流導入,加上平均收入水平稍差,房價上漲也很緩慢。

松北新區,是2015年12月國家批覆的新區,雖然有兩三年了,但是由於面積太大,人口不集中,也沒有什麼產業,所以房價不高,現在均價 1萬左右,是因為去年萬達城開業後,整個商業運營比較好,吸引了大量人氣,再加上一些開發在主城區拿不到地,只能跑到松北去拿地,還有今年松北新區被國務院點名表揚,省裡又要著力開發松北區,所以房價有所上漲。

如下圖所示,除道外區以外,2018年相比2017年,上漲幅度均在20%。


哈爾濱還有沒有希望?


富力江灣新城,群力新區的高端江景房,2012年開盤,當時起點就很高,高層賣到了1.68萬/平米,六年過去了,現在漲到2.5萬/平米,只漲了八千元一個平米,漲幅50%。

哈爾濱還有沒有希望?


銷售說買這裡房子的基本上屬於終極置業,因為都是兩三百平米的超級大戶型,絕非第一次二次買房了,對哈爾濱這個城市的消費水平來說,四五百萬一套,也不是剛需級別能買得起的。本地的購房群體大概佔到7成左右,還有3成是黑龍江各地級市的人來買。

哈爾濱的一位房企朋友告訴我,哈爾濱確實會很多有錢人往南方,往北京跑,但也會有很多黑龍江各地市的人往哈爾濱跑,所以哈爾濱對黑龍江還是有比較大的吸虹效應的,畢竟哈爾濱的醫療、教育在黑龍江是最好的,如果說黑龍江最後只剩一個有希望的地方,那就是哈爾濱。

不止是這個盤,我後來查數據,哈爾濱的房價確實漲的很慢,2011年到2016年期間,一直穩定在七千多,從2014年全國調控放鬆以來,也一直不溫不火,直到2016年市場才有溫和復甦。

(以下圖片均來自易居哈爾濱)


哈爾濱還有沒有希望?


根據易居統計,哈爾濱商品房均價,2016年均價為7362元/平米,2017年上漲到8450元/平米,一年時間均價漲一千左右。

哈爾濱房價真正感覺到有點漲幅,是從2017年開始,主要是多家大房企高價搶地,觸動了市場的神經,帶動了房價上漲,加上地鐵修建,配套完善等利好,2017年下半年環比上半年上漲了9.8%,結果2018年政策調控後,房價上漲的步伐又放慢了,有種弱不禁風的感覺。


哈爾濱還有沒有希望?


2

我們知道,任何一個城市的房價,歸根結底都是由供需決定的。

如下圖,哈爾濱從2010年以來,商品房每一年都是供大於求的狀態,從來不會出現短缺的情況,所以價格想要大漲幾乎是不可能的事,頂多是跟著材料、人工成本、貨幣貶值速度象徵性的穩步上漲一點。

哈爾濱還有沒有希望?


但其實哈爾濱的調控力度,相比全國一二線城市來說,真的是非常輕微。

只是為了防止投資客拋盤,才在今年5月7日起,在主城區6區(道里區、南崗區、道外區、香坊區、平 房區和松北區)區域範圍內,對新房限售三年,而且是按網籤算,不是以出房產證算起,也不包括二手房,所以比較寬鬆。

對於限貸來說,個人首套房首付僅僅是從原來的20%漲至25%,二 套房首付則是30%-35%。並不限購。

2017年來,哈爾濱加快了去庫存的速度,成交量首次突破了10萬套,而且成交量相比供應量明顯在加快,2018年上半年商品房成交了49819套,供給42155套,供給面積同比下降43%。

截至到今年6月底,哈爾濱累計庫存還有1733萬平米,庫存去化週期還有18個月,時間還比較長,所以目前漲價的壓力還不大,只有下跌到12個月,供給量跟不上的話,漲價的壓力才會增大。

3

短期來看,哈爾濱確實存在潛在的漲價風險,我們看看土地供給量就知道。

哈爾濱還有沒有希望?


哈爾濱今年上半年的土地供給量太少了!

2018年上半年經營性用地供應16.6萬㎡,同比2017年上半年下降91.4%,總共供應7宗地,其中商住用地3宗,工業用地和商業用地各2宗,住宅用地為0。

主要是三環內土地供應非常短缺,所以現在開發商手裡的土地儲備非常緊缺。這會導致一個什麼問題呢?今年不賣地,現在的庫存去完以後,市場的供給量就會出現斷層,供給量一旦跟不上,新房供不應求,二手房就會加速漲價,市場永遠都是買漲不買跌,不管是人口流出,經濟低迷,都會出現恐慌性的搶房。

哪怕到時候政府加強調控,出臺限購限貸限價,加大土地供給,也會來不及,因為土地從供給到開發到預售是有一個週期的,至少是10個月,一般都是一年以上,像碧桂園那種4個月是極限,也是極個別。

這種教訓在別的城市已經被驗證了。所以如果下半年哈爾濱還不加大土地供給量的話,我預計明年房價的漲幅肯定會超出預期。

哈爾濱還有沒有希望?


從2016年以後,道里、南崗兩大熱點區域土地供應量逐漸減少,主要因該區域內部可供經營性用地逐漸減少,若後期區域 擴容,道里將會向群力西區擴展,南崗區將會向王崗鎮斱向發展。

而現在土地供應及成交主要來源於香坊區、松北區,兩 區域土地儲備量相對較大,各房企爭相進駐,區域未來擴展前景利好;道外區域現階段主要以棚改為主,平房區政店主導去化庫存,現階段土地供應量較小。

上半年成交以道里(群力),南崗(哈 西)兩大成熟區域為主,但該區域土地儲備及商品房庫存量逐漸下降,購房者可選擇的項目少,在整個市場還沒有大漲的時候,這種供給量少,地段又好,配套完善,又宜居的地方價格會最先領漲。漲到一定幅度漲不上去了,會跑輸其他低窪版塊。

4

不過從長期來說,我並不看好哈爾濱的房價,一是經濟走下坡路,再難以回到過去高速增長時期,二是人口流出的趨勢難以逆轉。

過去哈爾濱房價上漲慢,除了長期供給量大,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本地需求不足,哈爾濱稍有條件的人把錢拿到南方來買房了,財富沒有留在哈爾濱本土。

其實不止是哈爾濱,整個東北都是這樣,最典型的就是海南,現在已成了東北人的天下,海南限購後,又去北海,西雙版納,大理這些南方旅遊城市,這幾年深圳周邊的惠州、中山,廈門周邊的漳州廈門灣這些旅遊地產,都有很多東北人買,這些退休的老年人在東北本身有房住,他們有退休金,有多年的儲蓄款,有養老兼投資的需求,冬天在南方住,夏天回東北住,兩地生活越來越成為常態。

我們看下哈爾濱的人口,2010年常住人口普查是1063萬,比2000年增加了122.2萬,平均每年增加12.2萬,但2010年之後下降了。2017年常住人口1092.9萬,7年增加30萬,平均每年增加4萬3。

常住人口的城鎮化率已經達到了64.5%,已經高於我們很多省份,畢竟是老工業城市,人口的流入速度明顯放緩了,未來的希望,只能繼續吸虹各個地級市,但離70%的城鎮化率到房地產牛市終結也不遠了。而戶籍人口更是持續減少。

哈爾濱還有沒有希望?


哈爾濱人口流出的趨勢可能還是難以逆轉,因為氣候太惡劣了,有條件的人還是會往外跑。

哈爾濱統計局在給2017年的經濟做分析總結時指出,哈爾濱國企佔據絕對主導地位,活力不足,民營資本向外流失,工業發展後勁不足,仍然是傳統產業佔主導,新興產業佔比只有百分之十幾,帶動作用太弱。

這是整個北方重工業城市都面臨的問題,轉型升級難。哈爾濱這幾年發展還不錯的只剩下旅遊業了。

哈爾濱還有沒有希望?


我的觀點是,中短期哈爾濱房價還沒有漲完,而且由於去庫存至上,長時間減少土地供給,因此存在較大的上漲風險,但中央房住不炒的大棒時刻揮舞著,房價稍有上漲壓力,哈爾濱進一步調控也是必然的,所以長期來說投資住宅並不保險,因此購房者需要即時見好就收。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櫻桃大房子(ytdfz8),專注研究房地產十年,通過深入研究宏觀經濟走勢,為讀者把握房地產漲跌的短週期,不唯空,不唯多,只唯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