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共建美麗中國|承德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推動全域生態建設

共建美麗中國|承德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推動全域生態建設

共建美麗中國|承德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推動全域生態建設

共建美麗中國|承德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推動全域生態建設

堅守“四條底線”,增強競爭優勢

進入八月,雨季到來,千松壩林場的造林人格外忙碌。他們搶抓時機,利用騾隊運送樹苗,種下一棵棵樟子松,為壩上地區再添新綠。

“今年承德將完成營造林65萬畝,到2020年,全市將完成營造林205萬畝。”承德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承德將依託京津風沙源治理、京冀水源林等生態工程建設,在沙化土地和水土流失嚴重等生態脆弱區,推廣塞罕壩造林綠化經驗,全力推進千松壩、御道口規模化林場建設,築牢京津北部防風固沙生態屏障。

行走在紫塞大地,人們會發現林子越來越多了,山川更加秀美了!

為了山綠,承德先後實施了“三北”防護林等重大生態建設工程,並於去年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目前,全市森林面積已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300萬畝發展到3417萬畝,壩上沙化面積減少到713萬畝,涵養水源能力比新中國成立初期提高30倍,已成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地區和先行示範區,成為“華北最綠的地方”。

河湖更清澈了!

為了一泓清水送京津,承德堅持生態涵水、工程治水、管理節水、環保淨水、產業興水、借力保水六措並舉,深入實施京津風沙源治理等157個項目建設,新增蓄水15億立方米,水資源調控率達到40%以上。採取控源、治理、修復等措施,實現全市水環境綜合整治全覆蓋,出境水質監測斷面達標率100%。

藍天更多了!

減煤、治企、控車、抑塵、增綠實招頻出。聚焦削減燃煤汙染,控制工業汙染,提倡綠色出行,今年6月底前,全市環境空氣質量平均達標天數為121天;全市PM2.5平均濃度值4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微克;空氣質量綜合指數5.05,同比下降4.2%。

土壤更潔淨了!

近幾年,承德逐步建立全市土壤環境質量檔案和分類清單,實行分類管控,不斷加大在工業源防治、生活源防治、農業源防治上的工作力度。全力推進“國家綠色礦業發展示範區”建設,先後取締“五小”汙染企業1410家,禁上“三高”項目2200多個。

培育綠色產業,促高質量發展

近日,《承德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出臺,該市準備用3年時間,在十大綠色產業和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細分行業和領域中,選擇大數據與物聯網、釩鈦新材料、清潔能源、智能裝備製造、生物醫藥健康5個領域,作為主攻方向,以重點突破帶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綠色發展,不僅是生態,更是產業。近幾年,承德強力推進文化旅遊及醫療康養、清潔能源、釩鈦新材料、大數據、節能環保、綠色食品及生物醫藥、天然山泉水、新型建材、先進裝備製造、現代物流十大綠色產業,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傳統產業發力高精尖。注重利用高新技術,特別是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注重引導優勢企業和優勢產品整合、擴張、改造升級,加快傳統產業改造提升。今年,在全市重點項目中,計劃實施釩鈦新材料等億元以上項目70個,總投資達到368億元,確保了傳統產業老樹生新枝。

新興產業構建發展新藍圖。突出發展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讓更多的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2018年計劃實施的1000多個超億元項目,綠色產業投資佔比達到60%以上,億元以上技改升級項目達到80個,綠色發展的根基愈發牢固。

推進生態產品交易。藉助京津市場,積極探索跨區域用能權、用水權、排汙權等生態產品交易,完成排汙權交易158筆,收益2390萬元。積極開展生態產品交易,與北京合作開展了國內首單跨區域碳排放交易,已完成碳匯交易13筆、交易量6.9萬噸、收益254.1萬元,成為全國首家開展跨區域碳匯項目的城市。

搶抓機遇,讓生態紅利惠及更多百姓

北京遊客李東,每年暑假都會帶家人到圍場、豐寧壩上旅遊,今年國家“一號風景大道”開通後,更讓他對這裡流連忘返。

承德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積極面向京津引項目、引高端人才、引高端消費、引社會資本,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高效益、更可持續的發展。

好生態引來好項目。全力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機遇,充分發揮生態優勢,打生態牌、綠色牌,吸引高端要素和優質資源向承德聚集。截至今年5月底,全市實施億元以上項目546個,完成投資381.7 億元。

好環境留住先進技術和人才。充分利用生態優勢,綜合運用“假日人才庫”“週末工程師”“院士工作站”“大學生創業園”等,吸引京津高端人才和經營管理團隊,制定出臺“1+9+N”科技創新政策包,著力打造承德·中關村協同創新共同體和京津科技成果中試轉化基地。

數據顯示,幾年來,承德引進京津高級管理和技術人才2600多人、技術項目300多項,成立省級產業技術研究院3家、院士工作站13個、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8家、各類科技研發和公共服務機構近百家,為推進綠色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資金、人才支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