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金融危機時物價是暴漲還是暴跌?

手機用戶50012729226


金融危機實際是每個國家的主動選擇。


這句話好像有點容易因為誤解,但是非常正確。當經濟狀況不錯時,或者出於刺激經濟的目的,部分國家會超量發行貨幣,肆意發放貸款,推高資產價格,比如房產。一旦遭遇衝擊,比如美元加息,資產泡沫就會破滅,加上各種金融投資機構興風作浪,以及各國痛打落水狗,就會形成金融危機。


從某個角度來看,金融危機也是擠除泡沫的過程。


由於前期超發貨幣嚴重,危機發生時部分資產,比如股票、債券、房產價格暴跌,而生活相關物資大幅漲價。


金融危機既有通貨膨脹,也有通貨緊縮,後者物價下跌較為普遍,但是通貨膨脹的概率遠大於通貨緊縮。


當出現物價上漲時,重要的生活物資會遭遇搶購,物價飛漲。但是由於原料價格暴漲,各種成本上漲,即使漲價後企業也不賺錢,尤其是考慮到貨幣貶值因素,所以就會停產,工人失業。而這種情況會加劇危機,失業率會激增,越來越人加入囤積生活物資的行列。


至於不重要的生活物資,比如電子產品、汽車、奢侈品,在遭遇危機時價格還有可能下降,因為需求降低,會有很多人拋售以兌換現金。


值得一提的是,危機時並不是所有人都缺錢,趁火打劫的人和企業會非常多,囤積居奇,炒高物價,基本炒什麼什麼漲,當然還是以生活必需品為主。不管是食品、日用品,還是藥品。


下圖是委內瑞拉群眾排隊搶購生活物資:


財智成功


金融危機的時候有些物價是暴漲,有些物價是暴跌的,這要看危機的起因和市場需求了。總的來看物價暴跌屬於重資產,物價暴漲的屬於生活用品。具體根據幾個方面歸類看:

一,暴漲的物品

生活用品,食品,糧食,水,油鹽醬醋都會暴漲,因為貨幣貶值,這些東西的消耗還是一個量,那物品的價值就會跟著貨幣價值走,自然暴漲。

二,暴跌的物品

房子,企業,商業地產等大宗物品都會暴跌,消費減少,大額資產拋售,企業倒閉,無人接盤,自然暴跌。

三,短缺的物品

醫療用品,服裝面料等生活次要必需品就會短缺,因為這些商品受制工業體系受損,倒閉,供應鏈和機器維護都受到影響,但是又不是沒有就活不下的地步,這些物品就會短缺。

四,滯漲的服務

很多服務的工作,比如:殯葬,家政等服務都會滯漲,停留在原來的價值上,這也是因為這些是第三需求,其實不漲不跌就是在跌,因為貨幣貶值了。

總結:金融危機帶來的傷害是深遠的,但是經濟發展沒有短期的泡沫破裂,也難以扭轉發展方向,也無法自動重組經濟的優勢。所以每次金融危機之後就會帶來大概十到三十年的繁榮,我們現在危機了嗎?

我是伯樂集團董事長李合偉,20多年創業經驗,天使投資人、《覺悟行果修渡》創投課導師、《財富人生密碼》財富增值課導師、《李合偉演講學院》創始人,感謝關注,期待與您深刻交流……


合偉說


有的國家會暴漲,有的國家會暴跌。總的來說,產業門類越齊全,經濟自給率越高,實力越強的國家,金融危機來的時候,物價容易暴跌,而那些產業單一,經濟自給率不足,農產品和生活必須品大多依賴進口的國家,金融危機來的時候一般物價都會暴漲,即出現嚴重的通貨膨脹。

也就是說一般發達國家,比方說日本美國,這些國家在金融危機來的時候容易出現物價暴跌,特別是大宗資產價格比如房產,以及資本市場的證券價格。金融危機進而會造成失業潮,國民消費能力下降,消費萎縮,市場陷入通縮,因為這些國家生產力水平普遍比較高,市場上生產的產品豐富,金融危機來臨時,市場上面往往產能和商品過剩,消費者購買意願不斷下降,物價因此也不斷下跌,以日本為例,日本90年代在泡沫破滅之前,也曾經有段“只買貴的”的消費熱潮,日本的中產階級們喜歡打飛的去香港甚至歐洲買奢侈品,上下班再近也打的,而泡沫破滅之後,日本的消費觀念越來越理性,甚至佛性,什麼都最求簡單和性價比,喜歡物美價廉的東西,這種趨勢一直延續到現在。這兩年在亞洲商業模式比較成功的優衣庫,就是這種消費文化導致的產物。

而對於那些經濟比較依賴進口的國家,如津巴布韋,委內瑞拉,甚至俄羅斯等,一旦出現金融危機,外資大量撤離,該國匯率就會瘋狂貶值,進口商品的價格就會越來越貴,於是進口的日用品就會減少,市場上的物資越來越少,導致商品越來越貴,而這個時候政府往往就無力償付債務,就只能通過濫印鈔票通過通貨膨脹來稀釋債務,這時候就會引發惡性通貨膨脹。在這種情況下,手裡持有商品和貨物是最優的選擇,因為把東西換成錢後的每分每秒錢都在貶值,因此此時正常的商店老闆們往往都不賣東西了,或者只收美元等堅挺的外匯。而普通老百姓也不傻,知道物價每分每秒都在上漲,就會出現搶購浪潮,進一步加劇物價上漲和惡性通貨膨脹。因此,每次這些國家出現通貨膨脹時,空空如也的超市貨架是我們經常能看到的經典畫面。


鹹魚學院


金融危機一旦發生,馬上會轉換成經濟危機,這會導致國內大量人口的失業、貨幣的貶值,對於政府來說,也不可能放任物價狂漲,只能採取限價銷售策略,我們又將回到計劃經濟的時代。

當前,委內瑞拉就發生了金融危機,當地人提取現金有限制、買東西要配給、領工資是要用大麻袋領,一個人辛苦工作養不活一家老小,只能打三份工。很多失業人口站在垃圾桶邊,等待有人拋出吃剩的食品,他們用以埋飽吐子,這就是當前委內瑞拉

發生金融危機,物價是漲還是跌,我告訴你有三個答案;一是生活必須用,早被一搶而空,如果你想買平價的商品,恐怕要拿著政府發給你的票子,到指定地點限額購買。價格雖然不貴,但數量肯定非常有限,根本不夠用的。

二是如果你覺得這點配額根本不夠用,那你可以到黑市去購買,那黑市的價格可能要漲好幾倍。因為這個黑市商品價格才是真正的市場價格。當局鈔票印多了,物價怎麼可能不漲呢?

三是非必須的商品價格就會暴跌,比如像房產、股市等,人們管住肚皮已經不錯了,還買其他非必須的東西幹啥呢?


不執著財經


金融危機,是債務超發後導致的金融資產泡沫破裂引發的經濟現象。現象是股價、房地產價格下跌過大而引發,主要表現是市場上缺錢。人們的感受是錢越來越難賺,而物價越來越便宜但銷售下滑。金融危機的前一階段是通貨膨脹,金融危機就是債務蒸發的階段。此時物價表現的是暴跌。

信貸貨幣是如何產生的

目前世界貨幣體系是信用貨幣,也就是紙幣。紙幣本身並沒有價值,當它賦予國家信譽就有了價值。紙幣本身的屬性就會出現通貨膨脹,因為他沒有稀有金屬貨幣諸多約束。因為稀有金屬受制於儲量和產量,而紙幣卻沒有這個束縛。比如黃金並不是你想產多少就能產多少,而紙幣只要你願意可以印刷多少就印刷多少。所以紙幣有著天然貶值的屬性,原則上每印刷一張紙幣就在透支國家的信用。目前各國央行都嚴格控制貨幣超發,另外一個問題就是信貸貨幣的超發。

信貸貨幣就是貸款,比如張三存款到銀行一萬元,李四貸款一萬元。目前市場上就有了兩萬元貨幣,其中李四的貸款是信貸貨幣。如果李四把貸款的錢當作活期存款存入銀行,王五再貸款一萬,此時市場就有了三萬塊。依此類推,一萬元的存款可以派生出更多的貨幣。

以上的過程就是債務貨幣的原理,具體要複雜一些。但是我們不需要明白具體操作,我們知道原理就行。信貸貨幣必須承受貸款利息,資本的逐利本性促使貸款的人必須賺取更大的利潤。

信貸貨幣和金融危機的關係

信貸貨幣的成本導致了他必須賺取更多利潤,比如企業擴大生產、金融機構投機賺取快錢等等。但是信貸貨幣都有一個極限,那就是一萬塊的儲蓄最多能派發出一定的信貸貨幣。並不能無限制的擴大,這也就是金融危機發生的根本原因。

  1. 信貸貨幣並不是無限擴大
  2. 金融市場要想一直上漲必須有增量貨幣支持,價格越高資金要求越高。
  3. 當信貸貨幣超過極限,金融市場就會自由落體下跌。
  4. 金融泡沫破裂,就是信貸貨幣消滅階段。
  5. 金融危機時,銀行機構會出現大量壞賬。
  6. 銀行有擠兌風險導致破產。
  7. 社會有效需求不足,生產企業經營困難破產。
  8. 失業率增加,個人無法覆蓋自身消費貸款。
  9. 流動性不足,形成通貨緊縮物價下跌。

金融危機是由資產泡沫破裂導致債務蒸發引來的流動性不足,此時失業率增加、企業破產、銀行擠兌破產。比如08年的次貸危機就是這個現象,雷曼兄弟破產引發銀行擠兌風險。1929年美股引發的金融危機最終導致經濟大蕭條。

金融危機爆發物價為什麼下跌

金融危機爆發就是消滅信貸資金,市場上的流動性陷入枯竭。此時大多數人擁有大量負債,比如房貸、信用卡、企業貸款。隨著企業破產所有人的收入面臨下降或者沒有收入來源,此時市場上並不是沒有需求。而是所有人因為債務和收入沒有多餘的錢進行消費,當企業沒有盈利會出現倒閉。比如1929年美國大蕭條時,牛奶會倒入河流中進行銷燬。

經歷過金融危機的人經常感嘆,現金才是最大的危機。此時因為大部分信貸貨幣的蒸發,市場上升值的唯有貨幣。其他商品卻在降價,進入經濟的惡性循環。

上述現象就是通貨緊縮,老百姓的生活陷入困境。我國曆史上出現通貨緊縮的時候有個專有名詞那就是穀賤傷農。



金融危機爆發,物價會是暴跌。因為貨幣在金融價格下跌中蒸發,進而引發流動性緊張造成通貨緊縮。

以上是我的回答,你怎麼看呢?歡迎在評論區討論。


坐井觀牛


金融危機實質上就是經濟機器失控了,並且可以分為銀行危機,信貸危機以及貨幣危機,而金融危機對於金融市場的影響力也是非常大的,還記得2008年的那場金融危機,也是導致了非常多的企業倒閉,而對於消費者來說,金融危機最直接的影響便是在物價方面。

一般來說,金融危機會導致物價先出現暴跌,然後在上漲。在金融危機下,一大批的企業面臨著倒閉潮,隨後產生的就是一系列的蝴蝶效應了,造成大批工人下崗,社會的收入普遍下降,還是以08年的金融危機為例子,資產價格暴跌之後,政府也是採取了積極的財政政策,但是這一積極的財政政策也是有利也有弊,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就會造成物價水平的不斷上漲。

當然了,也有一些特例,那些對於商品高度依賴的進口國家來說,危機發生之後,金融各個領域都會受到一些衝擊,尤其是匯率方面的影響也將被進一步的放大,因為金融危機會導致本國貨幣大幅度的貶值,進口商品的價格也將進一步的飆升。

目前來看,還是存在著一些貨幣制度不穩定的國家,金融危機一旦發生,這些國家受到的影響也是比較大的,因為這部分國家的匯率受到美元影響,會變得非常的敏感,而且它們還不一定擁有完備的外匯儲備來應對,所以他們的貨幣會進一步的貶值,出現物價暴漲。

所以總體來看,金融危機到來時,會出現物價的暴漲,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通貨膨脹。


界動傳媒


一旦出現金融危機,通常情況下,日常生活用品價格上漲較快、而非必需品價格則會下跌!

金融危機來臨,越是必需品,價格上漲越厲害

通常,日常用品的社會總需求與總供給之間相對平衡,物價雖有上漲,但一般幅度都不大、比較溫和!而當金融危機來臨時,國家經濟下行、貨幣面臨貶值,甚至會引發社會動盪,短時期內的需求暴增,會引起嚴重的供需不平衡,導致物價飛漲!

而我們普通人最沒有安全感,所以如果發生金融危機,一定會去超市、商場搶購物資,特別是生活必需品,飲用水、食物、藥品之類的,越是生存所需要的商品,價格越是漲的厲害!而有些商人還乘機哄抬物價、賺取暴利,這會進一步推升必需品的價格!

非必要資產,價格會下跌

這個很好理解,金融危機,大多數都是由於資產泡沫過大引發的。危機的爆發過程,就是在擠泡沫,資產價格自然會下跌。像股票、奢侈品、房產、電子產品等非日常生活必需品,價格不發生暴跌就已經很不錯了!

金融危機發展過程中,人們會將大部分資金去購買日常用品,儘量減少去購買非生活必需品,市場需求小了,商品會積壓,生產企業盈利減少,甚至於破產,金融資產(股票、期貨)價格自然會降低!

生存是第一位的,一旦發生金融危機,生活必需品價格自然上漲,而非必要資產的價格也必然下跌!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交流!財經問題就請點擊關注【操盤手信一】!!!


財經者思


如果爆發金融危機,物價會降低。

金融危機。

金融危機的源頭是貸款,貸款帶來提前消費,經濟體消耗了未來的需求,貨幣M2因貸款量劇增而暴增。中國目前M2有160萬億,M0僅8萬億。多出的152萬億就是信貸。這就是中國物價暴漲的源頭。

通貨緊縮。

前邊描述了人們通過信貸,推高了M2,使得市場上物品均通貨膨脹。當信貸進入償還期,人們都在為以前貸款的物品打工,人們消費減少,經濟體消費低迷,經濟活躍降低,而人們的消費是別人的收入,於是收入降低公司裁員,人們沒有工作收入,消費跟困難,甚至面臨斷供。需求本來就低,加上斷供推上市場的商品,商品過多,拍賣集中,價格一降再降。於是各路商品價格暴跌,惡性循環推動收入降低,消費也更少。商品價格也隨之更低。


捲毛可以卷


發生金融危機的時候,實物價格上漲,虛擬物品價格下跌。

發生金融危機的時候,各種金融產品被賣掉,更多人把投資資產變成現金,導致更多的現金進入消費市場,消費市場錢多了,物價自然上漲,比如豬肉白菜,餅乾方便麵,瓜子花生。2008年金融危機的時候,康師傅第一個站出來表示:泡麵要大幅漲價。

金融危機的時候,虛擬的金融產品是跌價的,比如,股票和債券,那都是便宜到沒人敢要的價格,大家生怕買了假冒偽劣股票和債券,實際情況恰好相反,而是好股票好債券便宜得不得了。

所以,金融危機到來的時候,實物漲價,主要是消費類實物,投資類實物會跌價,虛擬物品跌價。


西格瑪的化學


金融危機時候物價是暴漲概率大,物價肯定不會出現暴跌,而金融危機時候金融市場與投資市場會出現暴跌現象。

金融危機為什麼物價會暴漲呢?經歷過2008年的老股民都深深體會到金融危機的殺傷力,首先是美國房產泡沫擠破,美國經濟下滑;緊接著次貸危機爆發,銀行壞賬太多,銀行倒閉關口;最後引發金融危機,連鎖反應變成全球金融危機。



金融危機指股市,債市,匯市,基金,期貨,房產以及其他金融投資市場都會出現暴跌,這些金融投資產品持續暴跌就會引起連鎖反應導致經濟危機,銀行倒閉、企業破產、工人失業,經濟運行停擺;資產大幅縮水,貨幣大幅貶值,而相反物價會持續暴漲;金融危機時候的商品就是供小於求導致物價暴漲。

物價的漲跌都是跟供需關係最有直接關係,供過於求物價會下跌,當供小於求物價上漲,物以稀為貴!金融危機嚴重會連續反應成經濟危機,工廠倒閉,工人失業直接斷了商品的貨源,導致市場商品供小於求直接導致物價暴漲。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結果金融危機時候物價會暴漲概率完全大於物價暴跌,物價暴跌是不可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