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8 他是在三國裡如此完美,忠義和人品竟無人能出其右

他是在三國裡如此完美,忠義和人品竟無人能出其右

趙雲

趙雲跟著劉備出生入死,戰功赫赫,卻至死未能封侯。論本領,他參加大小戰役無數,沒有敗績,被稱為常勝將軍;論功勞,他捨命兩救幼主,才不致於劉備絕後;論忠義,他投身劉備後,死心塌地,忠於賢主,忠於蜀漢,從未起過二心。他是三國裡唯一沒有汙點的將軍,堪稱完美和正義的化身。可歷史總是喜歡跟人開玩笑,偏偏對他生前未封侯一事隻字不提。也許是故意留下一些懸疑讓後人去猜測和推理,這也正是歷史有趣的地方吧。

他是在三國裡如此完美,忠義和人品竟無人能出其右

趙雲

趙雲生前未封侯的原因,有人說是因為趙雲出身平民導致,也有人說是劉備不重用趙雲所致。關羽、張飛都能封侯,他們誰也不是貴族出身,所以第一種說法站不住腳。那劉備果真是不重用趙雲嗎?趙雲長坂坡七進七出曹操亂軍之中,捨生忘死去救幼主和糜夫人,雖然糜夫人怕拖累趙雲投井自盡,但總算保住了阿斗的性命。劉備接過阿斗,看都不看就往地上仍,氣急敗壞地說:“為了你,幾乎折損我一員大將!”可見劉備對趙雲的感情是很深厚的,而且趙雲也深受感動,願意為劉備赴湯蹈火,肝腦塗地。

他是在三國裡如此完美,忠義和人品竟無人能出其右

趙雲

顯然劉備很看重趙雲。趙雲在劉備身邊,不僅是大將,還是貼身護衛。貼身護衛一定是自己最信賴的人,最有能力的人才可以擔當,因為貼身護衛不僅要做好保衛工作,還要做好勤務保障工作。那有人說,為什麼關羽和張飛不能當?我只能說,他們都不適合。先說張飛,生性粗魯,暴脾氣,喜歡喝酒,打人,顯然張飛不適合;再說關雲長,老成持重,性格內向,舉手投足間都是大將風範,這樣的人物適合勤務保障嗎?而趙雲就不同了,武功高,忠誠,有朝氣,尤其是他沒有將軍的架子,是保護和服侍劉備的不二人選。

他是在三國裡如此完美,忠義和人品竟無人能出其右

趙雲

我們都知道,在古代封侯是光宗耀祖,權利和富貴的象徵。就拿趙雲兩救幼主來說,封侯就足以服眾。像劉備這樣重感情的人,不會想不到給趙雲封侯。那我為什麼說趙雲未封侯是辭而不受呢?因為趙雲根本就是一個視權貴如糞土的人,他所求的只是留在劉備和後主身邊,完成他保衛劉備,保衛後主,保衛蜀漢的使命!

他是在三國裡如此完美,忠義和人品竟無人能出其右

趙雲

趙雲為什麼能在長坂坡七進七出,毫髮未傷?因為曹操愛惜趙雲之才,不忍加害,想活捉後說服趙雲,留為己用。趙雲也不傻,當然明白這一點。他本可以投降曹軍,享受榮華富貴,一步登天。但趙雲沒有這樣做,他遇到明主,哪怕他一無所有,也一心跟隨。單從這點來看,功名利祿對趙雲來說只不過是糞土罷了。

他是在三國裡如此完美,忠義和人品竟無人能出其右

趙雲

還有一事也可以看出趙雲的為人。諸葛亮北伐失利,引咎自降三級,雖然趙雲沒有錯誤,也跟著一起受罰。 蜀軍兵敗撤回時,諸葛亮問:“街亭失守時,隊伍慌亂成一團,為什麼現在整齊得像出兵時一樣?”鄧芝回答說:“趙雲將軍親自斷後,軍資才沒有遺失,隊伍才能這樣整齊”諸葛亮於是命人把多餘的布匹賞賜給趙雲的將士。趙雲卻辭而不受:“我軍失利,怎麼能要賞賜,還是把物資全都納入庫府為好。”諸葛亮也越發欽佩趙雲的為人。

他是在三國裡如此完美,忠義和人品竟無人能出其右

趙雲

由此可見趙雲淡泊名利,不計得失,論忠義和人品,無人能出其右。他對封侯一事辭而不受也就不足為奇了,至於劉禪在他死後追封他為順平侯,這就不是趙雲所能左右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