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居家養老 60歲以上老人可申請

《東莞市居家養老服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公佈 服務包括康復護理、助餐配餐等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王其琪)近日,市民政局公佈了《東莞市居家養老服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根據《意見稿》,只要在本市行政區域內居住的60週歲及以上的老年人,都可以申請居家養老服務。

有居家養老需求的村(社區)已全覆蓋

據市民政局工作人員介紹,目前,有居家養老需求的村(社區)已100%覆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接下來,將加強和規範全市居家養老服務管理工作,提升居家養老服務質量和水平。《意見稿》稱,各鎮(街道)應當加強居家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統籌利用好村(社區)其他公共服務設施開展居家養老服務。

未來,各村(社區)應依託社區綜合服務中心、星光老年之家(老人活動中心、農村幸福院)等設施,綜合設立1間村(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並根據實際需要設置助餐配餐、康復護理、日間照料、短期託養、文化娛樂等功能室。

根據《意見稿》,各鎮(街道)可根據實際情況,整合村(社區)資源,以片區為單位,設置區域性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面向周邊村(社區)提供居家養老服務。

建設的養老服務設施如何管理?《意見稿》稱,可由村(社區)自主管理,也可採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整體或分項目委託給具有相應資質的機構運營。

特困老人等可申請政府資助

在服務對象上,《意見稿》規定,只要在本市行政區域內居住的60週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可申請居家養老服務。同時,如百歲以上老人;分散供養的特困老人;年滿80週歲的獨居老人,或僅與殘疾子女生活的老人等,符合《意見稿》中十種情形之一的服務對象還可申請政府資助。

資助標準是,按照經評估屬於重度失能、中度失能、輕度失能或能力完好的,每月可領取720元、480元、360元不等的資助,服務資助採取代金券或養老服務卡的形式發放。資助標準的服務,當月使用,不能滾存。

從服務內容上看,居家養老服務主要包括康復護理、生活照料、衛生清潔、助餐配餐、日間託管、文化娛樂、精神慰藉、“平安鈴”等項目。

同時,市民政局也鼓勵服務機構根據老年人服務需求拓展臨終關懷、醫療保健、科技助老、金融助老等服務項目。

委託第三方機構評估服務質量

記者注意到,在服務要求上,《意見稿》也制定了嚴格的標準。如果是承接政府購買服務的機構,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設備,擁有專業的居家養老服務管理和服務團隊;項目負責人必須具有3年以上的養老服務或醫療、健康服務業從業經歷和經驗。

提供康復護理服務的機構,護理人員與服務對象的配備比例要符合要求,服務對象生活能自理的,配備比例不低於1:10;需要半護理的,配備比例不低於1:5;需要全護理的,配備比例不低於1:3;護理人員應具有專業技術教育背景或從業資格。

此外,各鎮(街道)社會事務局應委託具有資質的第三方評估機構,評估結果按服務項目類別確定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4個等級。

對評估確定為不合格的服務機構或自主供給服務的村(社區),由市民政局會同各鎮(街道)社會事務局督促整改。整改後仍不合格的村(社區),由市民政局在全市範圍予以通報,並中止其服務合同;整改後仍不合格的服務機構,由服務購買方終止其政府購買服務合同,該服務機構在2年內不得參與東莞居家養老服務項目招投標。

案例

沙田鎮“愛心午餐” 困難長者吃飯不愁

去年,沙田鎮60週歲以上的長者6000多人,其中80週歲以上的獨居長者有540人,其中生活特別困難的長者有30多人。而正陽“愛心午餐”沙田鎮長者免費送餐公益項目,成功地改善這些長者的就餐狀況,傳遞社會正能量。

沙田鎮大泥村有個80多歲的梁阿公,兒子去世,兒媳平常工作忙,無法很好照顧老人飲食。為了省事,梁阿公經常做一頓飯吃一天,或是幾天。因營養不良,老人經常生病住院。自從有了“愛心午餐”,老人不用再為做飯的事情發愁,身體也好了許多。

該項目社工廖曉欣說,希望可以將此項目打造成一個由資助方+運營方+長者家屬+政府/社區村委會組成的多方運營管理的項目。這樣,該項目可以長期科學運營,幫助到更多長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