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大咖」吳曉求:中國資本市場的問題根源究竟在哪裡?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人大重陽”

本文大概

6400字,讀完共需8分鐘

「大咖」吴晓求:中国资本市场的问题根源究竟在哪里?

吳曉求系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本文刊於9月11日“復旦管院”微信公號。

中國經濟自改革開放以來風雲鉅變,在轉型升級中不斷煥發新的活力,併成為一股崛起於世界的強勁力量。但國際環境的動盪、內部營商的不確定,都給中國經濟帶來了複雜而困難的形勢,因此認清中國經濟的現狀尤為重要。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吳曉求教授,在復旦管院第四屆校友上市公司領袖峰會上,就宏觀經濟、金融改革、資本市場三大重要經濟問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以下內容為根據現場速記整理的發言要點。

「大咖」吴晓求:中国资本市场的问题根源究竟在哪里?

只有實體經濟才能最終創造財富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中國取得了巨大成就,這一點有目共睹、不可否認,但我們還是要以客觀的態度看待當前中國經濟所存在的問題。我認為,它正面臨著改革開放以來最複雜的環境。

中國經濟的複雜環境源於三個方面:一,轉型期。中國經濟從原來數量擴張型的、依靠資源稟賦發展的體系,轉型到一個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經濟體系中,是非常痛苦的。二,政策傾向。我們當前某些政策傾向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問題的複雜性,使得我們解決問題變得更困難。三,外部環境變化。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顯著增強,從中美貿易衝突便可見一斑。在這三重變量的影響下,中國經濟顯而易見變得更加複雜了。

目前中國經濟的一個較大問題在於,內部綜合性營商環境正在惡化,特別是民營經濟的營商環境更差。

一方面,市場主體的活力不夠。在經濟中最重要的是市場主體活力,沒有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創造性,政府再怎麼努力也是不行的。為此,我們的政策環境應當為企業創造一種榮耀感和責任感,使之建立為社會創造財富的財富觀,鼓勵其創新創業。

另一方面,營商成本不斷上升。在實體經濟、製造業以及其他領域的企業家們都能深刻地體會到這一點。實際上,中國經濟處在一個相對困難的時期,這從增長速度這個數字是看不出來的。

「大咖」吴晓求:中国资本市场的问题根源究竟在哪里?

某工廠加工流水線

因此,宏觀經濟政策一定要預評經濟週期給實體經濟帶來的影響。中國經濟處在週期下行階段,這是客觀的。一個國家無論有多大的能耐,也不能永遠保持高亢的增長,是需要休整消化的。

宏觀經濟政策發揮其調控經濟的職能,關鍵有三:一,財政政策要發揮相應的調節功能,要遵循逆週期的調節原則,加強宏觀調控效應,重點是減稅。二,大幅度改善營商環境的核心是簡化政府職能和降低企業運行成本。經濟處在相對下行時,我們減輕企業的運行成本,以滶活企業的創造力。三,正確處理好金融與實體經濟的關係。宏觀經濟政策必須關注實體經濟,因為最終是由實體經濟來創造財富的。我認為,保持實體經濟的穩健增長是財政貨幣政策的主要目標。

中國未來金融改革在於市場化

中國金融目前正處在一個不確定性更加敏感的時期。受內外部因素影響,中國的股市、匯市、債市都處在趨於更加不確定的預期中,銀行體系尚處在穩健狀態,但不良會隨之上升。

評判一個國家金融競爭力的核心標準是看其分散風險的能力,風險來時能夠有效地分解風險、分散風險,風險過後擁有恢復的機能和速度,這才是有彈性的金融體系,而中國金融體系的結構設計到目前為止是缺乏彈性的。

金融處處都是風險,多數的金融都是有風險的收益,所以不可能對風險進行徹底清理,否則就會把本來不是風險的金融活動變成真正的金融風險。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是底線,是一個戰略目標。中國的金融在解決為實體經濟服務,防範金融風險的唯一思路就是通過改革開放,通過市場化改革才能解決。我們必須要大力發展市場化的金融,建立一個有彈性、結構多樣、供給多元的金融體系。

第三方支付,是金融創新的一個新業態第三方支付的出現,一方面順應消費結構、消費模式的變化,使網上購物、電子商務成為主流。另一方面,金融創新也推動了監管的進步。第三方支付帶來消費模式的轉型,實際上是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起點和動力。市場上多了第三方支付平臺這個選擇,可增加競爭,提高金融的技術競爭力。這表明,就支付來說,不能回到卡支付為主的時代,不能回到票據支付的時代,更不能回到現金交易為主的時代。中國金融只能往前走,不能往後退。這種金融創新提高了效率,風險並沒有增加。

「大咖」吴晓求:中国资本市场的问题根源究竟在哪里?

使用第三方支付消費

人民幣匯率處於變動之中。最近一段時期人民幣的貶值在預期內,既有外部因素的影響,也有市場過分地解讀了中美貿易的衝突影響。貿易衝突不可怕。未來如果人民幣國際化威脅到美元的地位,那時的衝突會比貿易衝突大得多。因此,我們要低調地處理人民幣國際化的思路是非常對的。以我個人來看,我們未來相當長時間內還做不到人民幣在全球市場流通,從一定意義上說,我們不想做也不應該這麼做,只要成為國際貨幣體系裡面重要的一員就可以,這是非常重要的戰略目標。

在一過程中,匯市很重要,如果貿易順差迅速縮小,會對匯市帶來較大的影響。但我很有信心,人民幣不會出現多麼大的危機,因為大國的金融危機很少表現為貨幣危機。我始終認為,我們要把維護人民幣長期信用作為最重要的政策目標,如此人民幣才有國際化的未來,而人民幣的國際化是中國金融體系國際化的前提。所謂的長期信用包括兩方面,一是實體經濟的穩健發展,二是貨幣政策的導向,利用穩健的貨幣政策,維持好經濟短期繁榮和長期穩定增長之間的平衡。

債市的不確定性在顯著增加。現在債務違約已有擴大趨勢,其中地方政府債務是一個難點。中國的地方政府是一個重要的經濟主體。西方在總結中國經濟發展經驗的時候,指出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中國地方政府作為一個大公司,不斷招商引資,核心目的是為企業發展為當地經濟發展服務。這一思路非常好。

中國金融未來改革的重點有三個:第一,市場化的方向。市場化方向的核心是加大金融資產結構的調整,賦予金融體系有足夠的彈性,增強財富管理的功能。第二,科技化的業態。傳統金融的業態最根本的缺陷,是受時空限制。金融應該廣泛吸收科技的成果,改變傳統金融的業態。第三,國際化的趨勢。主要包括人民幣國際化和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要穩健低調地推進中國金融的國際化。

資本市場最重要的是上市公司的成長性

作為一種基於“脫媒”和“透明度”的金融制度,在中國的出現和發展,可謂充滿坎坷。一路走來,困難超乎人們的想象。從2008年到2018年,中國資本市場沒有任何成長。為什麼資本市場在中國就發展不起來?

資本市場是一種什麼樣的金融制度?透明性、成長性、資本的高流動性是它的本質特徵,財富管理是它的核心功能。這與我們的理解恰然相反,我們所崇尚的是融資而非財富管理,因此我們的制度設計和社會環境與此有較大沖突。

中國資本市場的問題根源究竟在哪裡?三個問題:不太知道為什麼要發展資本市場、如何發展資本市場以及如何監管資本市場。這其中最重要的是機制問題、理念問題。

「大咖」吴晓求:中国资本市场的问题根源究竟在哪里?

我們只看到融資的市場,沒有看到財富管理的市場,企業融資怎麼方便怎麼來。要知道,財富管理市場是要按照投資者的標準來制定上市標準的,但我們現在很多上市公司雖然符合上市標準的要求,但不符合投資者的理念要求。投資者對上市公司的要求是成長性,是未來,不是過去,也不是今天。

今天最好的,未來未必是成長性的,因為它不可能再好了。中石油當年上市的時候每桶油已經140美元,所以上市時市值超過了一萬億美元,達到了頂峰,之後一路下行。上市企業的成長性是資本市場發展的基礎。可見,企業的過去和今天在資本市場上並不重要,資本市場上最重要的是企業未來的成長性或不確定性。這才是資本市場的魅力所在。我們要讓那些未來有成長性的企業,比如騰訊、阿里巴巴、小米、京東等,還包括一些高科技公司成為上市公司的主體。這是未來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的重點。

中國經濟目前處在相對複雜而困難的時期,應通過宏觀經濟政策改善營商環境,激活市場主體,穩定預期。現在金融不確定性顯著增加,應建立一個彈性的金融體系,強化分解風險和財富管理的能力。目前資本市場發展遲緩,應放眼未來。資本市場應關注企業的成長性和發展潛力。

長按關注

並附帶官微二維碼

「大咖」吴晓求:中国资本市场的问题根源究竟在哪里?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陽)成立於2013年1月19日,是重陽投資董事長裘國根先生向母校捐贈並設立教育基金運營的主要資助項目。

作為中國特色新型智庫,人大重陽聘請了全球數十位前政要、銀行家、知名學者為高級研究員,旨在關注現實、建言國家、服務人民。目前,人大重陽下設7個部門、運營管理3箇中心(生態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近年來,人大重陽在金融發展、全球治理、大國關係、宏觀政策等研究領域在國內外均具有較高認可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