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 從受助者到資助者,她用了10年,她說:是愛……

8月24日,在2018年瑞安市“資助清寒學子上大學”活動現場,有這樣一位身份特殊的女生。要不是身著銀行的工作制服,她看起來跟身邊的這些大學生相差無幾。她是國際財務管理師、中國農業銀行溫州麗岙支行的副行長金玉瓊,1989年出生在湖嶺鎮的小山溝溝裡。

10年前,她是這項愛心活動中的受助者;

現在,她是一名資助者。

2015年起,她結對了5位困難大學生,

已經連續資助了3年。

從受助者到資助者,她用了10年,她說:是愛……

父親患疾幾度面臨輟學

“愛”讓她重新背起書包

個子不高,眼鏡後一雙靈動的大眼睛,笑起來很甜美。身著銀行的工作制服,讓金玉瓊多了幾分成熟與穩重。

從受助者到資助者,她用了10年,她說:是愛……

金玉瓊在家排行老大,下面還有兩個分別小她2歲的妹妹和小她4歲的弟弟。父親在家務農,母親除了負責家務、照顧孩子,在空閒的時候做點零工。金玉瓊記得,家裡一直很窮,她上幼兒園的時候就開始和媽媽一起做手工活幫家裡賺錢了。她上小學的時候,父親查出股骨頭壞死,在市慈善總會的救助下,得到了治療。三姐弟也在社會愛心人士的資助下,得以繼續上學。

在金玉瓊上初一時,父親由於常年患疾再加上生活的壓力,導致精神失常,連身邊最親近的人都認不出來。這使金玉瓊家的生活跌倒谷底。那個暑期過後,三姐弟全部輟學在家。開學半個月了,三姐弟才陸續回到學校。13歲的她,寫信向市慈善總會求助,出乎意料的是,在信件寄出去不久,就順利拿到了給父親治療的救助款!她的家庭又在大家的幫助下步入了生活的正軌。

高中畢業後,金玉瓊考上了浙江財經大學,面對鉅額的學費,她默默地哭了。聽說市紅十字會可以幫助解決困難大學生的學費問題,她寫了一份申請報告,決定親自送到市紅十字會。

“當時的紅十字會會長王小玲阿姨接待了我。大學開學的第一天,她還親自送我到杭州的校園,鼓勵我認真學習、生活,讓我感到充滿陽光與愛。”

玉瓊回憶道,我們家很幸運,我們三姐弟都相繼地得到了紅十字會、慈善總會、教育局基金會、瑞揚會計師事務所、麗岙華僑等等社會愛心人士的資助。

“她們一直是我們堅強的後盾,小時候雖然家境貧困,但我的精神很富裕,我有社會的大愛,貧困並不可怕,它是我人生一筆最可貴的財富。”

勤懇做事真誠做人

“愛”讓她的事業揚帆起航

市紅十字會的幫助,解決了她大學4年的學費。而這4年的生活費,金玉瓊全靠勤工儉學、做家教解決。

2012年,金玉瓊大學畢業並順利考入了中國農業銀行溫州麗岙支行。麗岙是華僑之鄉,銀行面對的客戶群體80%以上是老人,他們的子女遠在意大利、法國等國家。面對老人,金玉瓊卸下工作人員的呆板,熱情地接待、服務每一位老人。剛開始做櫃員的時候,老人們都爭相排隊找她辦理手續。

不僅如此,金玉瓊還常常主動上門拜訪這些老人客戶。她經常利用休息時間,幫助老人家打掃衛生、修理家電,甚至陪同去醫院。所有子女該做的事情,她都“承包”了。

從受助者到資助者,她用了10年,她說:是愛……

用真心換情深。金玉瓊表示,她不計報酬的付出,也得到了回報。老人們把她當做女兒,在這裡她收穫了當地的一份親情。同時,也打下了紮實的工作基礎。今年上半年,玉瓊從客戶經理晉升為副行長。她的內心,不僅對單位充滿感激,也感謝一直有“愛”相伴的生活。

受人恩澤不忘初心

“愛”讓她變得更有勇氣和擔當

最讓金玉瓊難過的事情是,當她逐漸有能力改善家裡生活條件,想要為父親的病做最好的治療時,父親離世了。她在父親的記事本里,發現家裡欠下的密密麻麻“債務”。2015年初,金玉瓊已經幫助家裡還清了債務。也是這個時候,她開始加入慈善公益隊伍,

“雖然我現在還沒有太多的能力,但是我想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感恩社會,回報社會。”

過年的時候,她會和慈善總會一起去山區慰問留守老人兒童;暑期時,她會參與紅十字會等單位聯辦的“資助清寒學子上大學”活動。

2015年至今,玉瓊已經結對了5位大學生,資助他們完成大學學業。其中1名大學生,今年畢業了,即將步入社會工作,還有1名大學生正準備考研。金玉瓊非常開心,表示考研的費用也將支持到底。她不僅是資助者,也是這些學生的“知心姐姐”。在微信中,她噓寒問暖,及時盡所能幫助。到了假期,安排邀約相聚。而年齡差不多的學生們,也願意將心事、成績、快樂都與她分享。

“在他們的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正是因為當初類似的經歷,她更能明白,自己的關心和愛才是學生心中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堅強的後盾。

金玉瓊的善行,也影響了她身邊的人。去年起,她所在的中國農業銀行溫州麗岙支行也開始投入公益活動。她的客戶囑咐她,尋找有困難的人幫忙結對。“一個人的力量小,集體的力量無窮大。”金玉瓊希望,藉助農行的大平臺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回饋社會,將愛心傳遞下去。


瑞安日報記者|蔡玲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