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 現金流吃緊、盈利能力差,四川長虹還有多少“試錯”的機會

四川長虹(600839.SH)“叫賣”了兩年的上海長虹大廈終於在近日成功賣出,最終交易價格直接縮水800多萬。而“賤賣”資產的背後,暴露出四川長虹盈利能力下滑、現金流吃緊的困境。

此前,由於戰略失誤以及市場原因,曾輝煌一時的黑電巨頭逐漸沒落,業績動盪的四川長虹試圖通過多元化戰略自救。然而,業內人士認為,在盈利能力減弱、現金流吃緊的情況下,四川長虹依然豪擲數十億開展多元化戰略,矇眼狂奔之路還能走多久有待觀察。

資產賤賣

近日,四川長虹發佈公告稱,已完成上海長虹大廈的對外轉讓工作。本次交易方式為通過西南聯合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轉讓,受讓方為太倉璟瑕諮詢管理有限公司,與該公司無關聯關係,交易價格為8120萬元,交易款項已結清,產權過戶已完成。本次交易扣除相關稅費後,公司實現收益約5100萬元。

事實上,四川長虹於兩年前就已經決定出售該房產。2016年9月7日,四川長虹發公告稱,經第九屆董事會第四十九次會議決議,審核通過了《關於公司轉讓上海長虹大廈的議案》,標的資產位於上海市靜安區中山北路835、855、875號,建築面積3206.88平方米。

但是資產出售之路並不順暢。2016年12月,四川長虹再度公告稱,公司將持有的上海長虹大廈以不低於8967萬元的價格對外公開轉讓,但因無人報名競買而拍賣流標,為推進轉讓,同意公司按上海長虹大廈轉讓價格調整方案調整成交底價,並再次對外公開轉讓。

直到兩年後,該房產終於拍賣成功,最終交易價格卻從8967萬元縮水超過800萬,以8120萬元成交。四川長虹表示,轉讓上海長虹大廈的主要原因是為進一步提升公司資產利用效率,節約管理成本,盤活存量資產。

不過,有分析指出,從地理位置上看,此次轉讓的上海長虹大廈所處的英達大廈9月份的均價在每平米4.8萬元,如果按此價格計算,該房產的售價應在1.5億元左右。所以,有股民質疑四川長虹在“賤賣”資產,甚至懷疑該公司在為下半年利潤作準備。

對此,藍鯨產經記者致電四川長虹董秘辦公室以及企劃部併發去採訪提綱,但截至發稿,並未收到相關回復。

現金流吃緊

藍鯨產經記者查閱四川長虹2018年半年報發現,其營收淨利雙增的成績背後,卻隱藏著危機。半年報顯示,四川長虹上半年實現營收384億元,同比增長10.47%;實現淨利潤1.69億元,同比增長9.26%;計入四川長虹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合計約1.37億元。其高達384億元的營收,卻僅獲得1.69億的淨利,可見四川長虹的盈利能力已經非常孱弱。

此外,四川長虹更是出現現金流虧損的狀態。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該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3.19億。而在2017年,四川長虹現金流量淨額就已經下滑68.82%。

近年來,四川長虹的業績也一直處在動盪狀態。2015年至2017年,四川長虹營業收入分別為648.47億、671.75億、776.32億;淨利潤分別為-19.75億、5.54億、3.56億。業績波動的同時,政府補助也在增長。2015年至2017年,四川長虹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分別為2.59億、1.63億、2.25億。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4年,四川長虹扣非淨利潤就已虧損4.79億,如果沒有政府補助等其他收益,恐怕早已戴帽。

而四川長虹如今面臨的危機恐怕還要追溯到此前的兩次鉅額虧損。公開資料顯示,2001年初,產能過剩的長虹開始實施“大市場大外貿”戰略,並選定美國為主銷市場。時任董事長倪潤峰決定與APEX公司合作,由APEX為長虹代理出口彩電。APEX公司為合作對象,以賒銷的方式在美國開展貿易。

但是,在長虹為APEX提供產品後,其應收賬款急劇增加。2001年初,長虹的應收賬款為18.2億元。到了2003年底,應收賬款已高達49.8億元,其中APEX所欠款為44.5億元。2004年四川長虹不堪重負,計提壞賬。這筆壞賬導致長虹在當年虧損36.81億元,同時,倪潤峰卸任,現任董事長趙勇接棒,長虹管理層大換血。

第二次的虧損,主要原因在於方向的選擇。公開資料顯示,四川長虹於2007年啟動虹歐公司PDP(等離子顯示板)項目,規劃總投資6.75億美元,年產PDP模組216萬片。截至2013年底,長虹對虹歐公司的投資達到17.20億元。

然而,在四川長虹選擇等離子的時候,市場卻選擇了液晶電視。等離子面板生產線並未給長虹帶來利好,反而拖累了業績。2014年底,四川長虹以6420萬元的價格出售連年虧損的虹歐公司61.48%股權。2015年,四川長虹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19.80億元。

業內人士認為,正是這兩次的鉅額虧損傷及四川長虹的根基,以至於該公司如今的發展呈現頹勢。

多元化

如今面臨困境的四川長虹其實經歷過很長一段時間的輝煌時期。公開資料顯示,1997年長虹彩電市場佔有率高達35%,直至2009年,長虹彩電保持了20年的銷量冠軍。作為當初的黑電龍頭,如今的四川長虹在家電領域卻逐漸沒落。

四川長虹2017年年報顯示,其營收佔比最高的產品為中間產品,營業收入達227.04億;其次為IT產品,營業收入為183.12億;電視、空調冰箱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41.10億、143.40億。此外,還有機頂盒、通訊產品、運輸加工業、房地產等貢獻的營收。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長虹攤子雖然鋪得大,卻沒有能夠“挑大樑”的核心業務,核心競爭力較弱。

資深產業經濟觀察家、家電/IT行業分析師梁振鵬在接受藍鯨產經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國內整個家電市場增長緩慢,市場容量與利潤稀薄,整體增速不會超過5%,甚至還會萎縮。家電企業生存狀況都不容樂觀,都在通過多元化戰略,拓展其他領域開闢空間。

而受到重創的四川長虹早就試圖以多元化戰略進行轉型。早在2005年,四川長虹就進入了手機、IT產品行業,2008年之後,更是殺入了火熱的房地產業,如今更是推出智慧家庭應用解決方案,試圖在智能控制、安全、大媒體、能源、健康等五個業務方向取得突破,實現規模化上市銷售。

目前,四川長虹給自己的定位是一家集綜合家電、IT 數碼、核心部件、精益製造、軍工業務為一體的全球化科技企業,提供多元化的消費電子產品、企業客戶級產品及配套服務。

該公司旗下複雜的母子公司制關係也反映了其多元化的野心。藍鯨產經記者查詢公開資料發現,以上市公司為主體,四川長虹旗下控制的子公司、孫公司以及聯營企業等主體多達147家,從事的業務範圍涵蓋了彩電、白電、IT直到包裝印刷、房地產、商業貿易等領域,業務佈局遍佈海內外。

近日,四川長虹更是向軍工領域進軍。不久前,四川長虹發佈公告稱,為整合優質軍工資產,提升公司綜合盈利能力,推動軍民融合產業深度發展,公司擬以現金通過非公開協議方式收購控股股東長虹集團全資子公司軍工集團所持零八一電子集團100%股權。本次股權轉讓價格為17.29億元。近日,零八一集團已完成本次股權轉讓的工商變更登記手續。

業內人士表示,在盈利能力減弱、現金流吃緊的情況下,四川長虹依然豪擲數十億開展多元化戰略,矇眼狂奔之路還能走多久有待觀察。(藍鯨產經 魯佳樂[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