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 讀《古代中國的動物與靈異》這書,看鯤鵬、麒麟和龍都是怎麼來的

今天繼續說這本名字叫《古代中國的動物與靈異》的書,前兩天講的都是動物,那今天最後咱們來說說“靈異”,也就是古人對動物,或者是由動物引發的幻想。這種幻想,拓展了中國哲學和權術。

讀《古代中國的動物與靈異》這書,看鯤鵬、麒麟和龍都是怎麼來的

我們前面說過,古代中國人對動物缺乏“動物學角度”的觀察,所以,他們眼中的動物,往往不是一個客觀的實體,而是摻雜了很多想象成分的,變幻莫測的。特別是兩棲類和爬行類,兩棲動物,幼體和成體差別很大,就像蝌蚪和青蛙,而且它們時而在陸上時而在水裡,爬行動物也要經歷數次蛻皮,這在古人看來都是很神奇的。古代大哲人關注到物種變化並推演出一套陰陽理論,比如《莊子》,開篇就是“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這就提出了陰陽轉化的概念:鯤在水裡為陰,但可以變成鵬,轉化為陽。

讀《古代中國的動物與靈異》這書,看鯤鵬、麒麟和龍都是怎麼來的

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的變幻是動物的自然屬性。但古代中國人肯定不止一個人會像莊子這樣來解讀這種現象,他們認為世界上一定存在著比爬行動物高級得多,但同樣會變幻的神奇動物。在這種推理之下,像鯤鵬那樣具有神奇力量的、存在於人們想象中的靈異動物,就批量出現了。比如《山海經》裡記載的各種珍禽異獸,這簡直就是中國古代版的“神奇動物在哪裡”。

讀《古代中國的動物與靈異》這書,看鯤鵬、麒麟和龍都是怎麼來的

這些想象中的神奇動物,通常會集合不同動物的身體特徵和功能。比如,麒麟是“麋身牛尾”,鳳凰是集百鳥形狀於一身,靈龜是蛇頭龍頸身帶五色之紋等等。集合最多的是龍,所以龍本事最大,變幻最多,被視為等級最高的物種。並且,在古人美好的想象裡,這些靈異動物通常都是道德化的,代表了祥瑞,它們的出現,成了評判人世間治理水平的一個標準,天下大治的時候,它們就會出現,以示表揚,天下混亂的時候,它們就會隱去。

讀《古代中國的動物與靈異》這書,看鯤鵬、麒麟和龍都是怎麼來的

動物的表現,被視為人間重大變故的徵兆,並且許多時候,這種徵兆都被用來論證天下更替變化的合理性。相傳周武王伐紂,有火雲形成赤色鳥的形狀,暗示周人將勝;劉邦起事,先斬了一條大白蛇,說自己是作為“赤帝之子”,斬了“白帝之子”,以此來證明起事實屬天意。還有一些動物符兆,代表了將有壞事發生。漢人就相信,牡雞司晨,就是母雞代替公雞打鳴,是上天對外戚干政發出警告。

讀《古代中國的動物與靈異》這書,看鯤鵬、麒麟和龍都是怎麼來的

需要指出的是,動物的反常行為,解釋權從來不在平民手裡,要麼是在聖人留下的文獻裡找答案,要麼由士大夫或通學碩儒們自由闡釋。這樣一來,就給一些人提供了借題發揮的空間。每一次改朝換代,都有人拿這類事做文章,甚至刻意製造所謂“徵兆”。比如著名的“篝火狐鳴”,陳勝吳廣起事時,安排人偷偷學狐狸叫“大楚興、陳勝王”——狐狸都知道“陳勝該當王”,可見這是天意。這種徵兆,也不一定是通過動物作為載體,植物也行。比如隋唐更替之前有一首著名的兒歌《桃李章》,歌裡唱到“楊花落、李花開”,就是暗指楊家,也就是隋朝要完蛋了,李家將會取而代之。這就是借用人對“徵兆”的迷信,來製造輿論。

讀《古代中國的動物與靈異》這書,看鯤鵬、麒麟和龍都是怎麼來的

所以說,由於缺乏對動物“生物屬性”層面的瞭解和研究,中國古人對動物有很多基於誤解的想象,幻想出很多寄託他們價值觀的靈異動物,而這些所謂“靈異”,又為中國哲學,以及權謀之術,提供了發展空間。

讀《古代中國的動物與靈異》這書,看鯤鵬、麒麟和龍都是怎麼來的

題外話:讀書可以擴充我們知識邊界,獲得更多看問題的視角,但盲從是要不得的...

喜歡我的文章就果斷關注轉發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