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旅遊買當地翡翠,肉眼如何鑑別翡翠的真假?

梓宸濤濤


翡翠是一種名貴玉石,好多不良商人,為了獲利,通過酸洗染色,或者直接用相似玉石代替翡翠銷售,下面我們就來說說怎麼肉眼鑑別翡翠。

天然翡翠

一、翡翠玻璃光澤,亮度很高,一些仿品,如岫玉、水鈣鋁榴石,水沫子等為蠟狀光澤,達不到玻璃光澤的亮度。

水鈣鋁榴石

二、天然翡翠(A貨翡翠)酸洗染色的翡翠(B貨翡翠),表面會現成酸蝕紋,仔細觀察裂隙裡面的光澤和整體的光澤不一致,這就是注膠了的翡翠,內部顏色也很怪異,整體慘白,顏色沿裂隙分佈,看上去像樹葉的脈絡。顏色不像是天然翡翠自內而生的穩重感,染色翡翠顏色感覺很浮,模糊不清。

三、用兩個翡翠輕輕碰,酸洗翡翠的聲音沉悶,天然翡翠的聲音,清脆婉轉。

四、一些中粗顆粒翡翠,能明顯觀察到顆粒,這種呈豆狀的顆粒也是翡翠的特性。天然翡翠或多或少會有一些雜質存在,棉、黑點等,當然了品級比較高的翡翠,可以做到純淨無暇。

5、翡翠的翠性,也是翡翠獨有的,顆粒粗的翡翠比較容易觀察到,結晶顆粒細膩的翡翠不容易觀察的到。

6、翡翠的解理面比較特殊,在拋光時會形成橘皮效應,它的表面並不是平滑的,而是像橘子一樣,凹凸不平的小坑。

總之,旅遊的時候最好不要購買貴重物品,太多騙局,太多貓膩。

如有珠寶玉石,奢飾品方面的問題諮詢,留言或者私信!


御梵希珠寶


旅遊區的翡翠不建議購買,一般旅遊區的翡翠也是屬於天然翡翠但是翡翠的性價比就沒有了,一般幾百塊的翡翠在旅遊區都到幾千塊才能買到,要買就到雲南瑞麗的批發市場,或是廣東揭陽,四會那邊都可以的,但是不推薦去旅遊景點購買翡翠。


翠多多大鬍子


旅遊買當地翡翠,肉眼如何鑑別真假?

翡翠最近幾年大火,很多翡翠愛好者進入,想買一塊屬於自己的翡翠飾品,但盲目的入手就恰好入了坑。

如果是在旅遊景點,那我就建議你提前在網上買一支三色的手電筒吧,用手電看,不過這個還是偏向於內行,對於外行來說可行度比較低。因為大家可能都不知道BC 貨長什麼樣。

最簡單粗暴的方法,跟商家商量好,自己拿去做鑑定證書,在當地做檢測,假貨包退的協議。

可別要他們做的鑑定證書,下面給大家看看一個客戶在旅遊買的手鐲,細心的朋友看看,商家給的證書,與自己去做的證書的區別在哪裡。


上面是商家做的,下面是客戶拿去做的證書

我也沒有搞明白為什麼會有這些差距,你們來看看呢?😂😂


緬甸翡翠原石講解


肉眼識別翡翠需要建立在對翡翠有一定認識的基礎上,現在的造假也是層出不窮,需要知道天然翡翠的特徵。

1. “橘皮紋”VS“酸蝕紋”。

稍有經驗的翠友在選購翡翠之時,都會仔細觀察翡翠成品表面是否出現凹凸不平,即“橘皮效應”,翡翠內部顆粒越粗,則橘皮效應越明顯。反之,若是B貨翡翠表面則表現出的是一種酸洗過後,遺留下的網狀結構,被稱為“酸蝕紋”

2.顏色狀態

天然A貨翡翠分佈不均勻,且由色根向外擴散;而B貨翡翠色根不明顯,顏色清透,界限模糊,給人一種色“漂”的感覺;C貨翡翠顏色則看似“浮”於翡翠表面,若用放大鏡觀察便會發現,顏色集中於礦物顆粒邊緣,無色根,且色調不自然。

3.雜質含量

天然翡翠,或多或少都會含有雜質,這是玉石在形成過程中留下的天然印記。例如:石花、次生色等。經過酸洗的翡翠顏色純淨,且無雜質。當然也不否認有造假者,為了矇騙消費者,在注膠之時,將雜色、雜質注入其中。但是這樣的雜質是會不自然的存在的。

4.翡翠光澤

天然翡翠,外表呈現的是玻璃光澤;而B貨翡翠因注過膠,故而展現的是蠟狀的玻璃光澤,光澤的強度弱於天然翡翠。

5.旅遊區的翡翠不建議購買

雲南不是產翡翠的地方,只是與產翡翠的緬甸相鄰,歷史上緬甸翡翠經雲南而流向別的地方,現在翡翠的最大雕刻加工地在廣東。

總之,翡翠多看多學,上手度多了,真假就很容易識別了。

我是中國地質大學GIC珠寶鑑定師媛媛,十年珠寶行業從業經驗,如果有珠寶方面的問題,歡迎諮詢。需要鑑定的朋友可以私信我,定期在這裡為您解惑,讓大家可以放心戴上珠寶。

珠寶鑑定師媛媛


其實作為很多的翡翠源頭地的翡翠商家是不建議外出旅遊時在旅遊商場之類購買翡翠的。。

首先真假難辨,其次就算是保真的前提下,旅遊商場一類投入成本會更大,那麼翡翠的價格也會相對比較高,但質量相比源頭市場卻差的非常多。

所以呢消費者可以選擇網上購買或者在翡翠源頭市場貨比三家實地對比購買,購買過程不懂多詢問就好了。問證書、是否買定離手、鑑賞期多久、退換條件等。

學習翡翠鑑定沒有速成,不要想著單靠一兩條判斷標準就能行走江湖,要通過不斷地時間積累才能練就火眼金睛。


初山珠寶


多看,多問,多學,多比較!


保哥聊翡翠


肉眼很難分辨出來沒有很多的經驗是很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