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7 黃龍縣圪臺鄉:打好五張牌 激發內生動力

為充分調動幹部群眾積極性和創造性,激發內生動力,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勤勞致富的精神,黃龍縣圪臺鄉在“扶志”與“扶智”上狠下功夫,打了一手好牌。

打好“宣傳”牌,引導群眾願脫貧。利用微博、微信、廣播、入戶宣講等形式向貧困群眾宣傳政策、破除陳舊觀念、分析致貧原因、轉變思維方式,引導摒棄“等、靠、要”的思想,在全鄉營造“脫貧光榮”的良好氛圍;積極發掘並多形式宣傳報道在脫貧道路上的先進人物、典型事例、優選項目,積極引導、鼓勵脫貧。

打好“精神”牌,確保群眾想脫貧。將脫貧攻堅與尊老愛幼創建文明家庭的道德教育、見義勇為善行義舉的好人好事、創業就業致富能手典型事例相結合,開展“好媳婦、好婆婆、好鄉賢”等一系列鄉風文明先進典型評選表彰活動,提高群眾榮譽感;利用村規明約、文化牆、農耕廣場等文化載體促進貧困戶樹立勤儉節約、自強自立、不等不靠的觀念和理念,強化孝道文化、知恩圖報精神,弘揚孝親敬老、感恩奉獻的新風正氣,喚醒貧困群眾的感恩意識。

打好“愛心超市”牌,鼓勵群眾能脫貧。以愛心超市為載體,結合愛心超市運營機制,鼓勵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做好事、幹實事,小到主動撿拾垃圾,大到為村集體發展出謀劃策,掙取一定積分換取生活用品,提高日常生活質量,營造“勞有所獲”的“扶智”、“扶志”氛圍,進一步增強脫貧信心,給予脫貧希望。

打好“產業”牌,推動群眾會脫貧。圪臺鄉堅持“量身定製、精準施策”的原則,根據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在尊重群眾意願的前提下有針對性地為貧困戶制定脫貧方案。再邀請中蜂養殖和中藥材、無公害蔬菜、連翹種植等方面的專家定期進行技術指導、跟蹤服務,讓貧困戶有本領、懂技術,增強自身造血能力,激發群眾發展產業的信心,讓“想幹卻不會幹”的苦惱不復存在。

打好“服務”牌,保駕群眾真脫貧。在有政策、有計劃、有措施的脫貧之路上,難免會遇到形式各樣的“攔路虎”,此時,服務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鄉村兩級幹部發動主觀能動性,時常走村入戶,全程跟蹤每家每戶進展情況,以問題為導向,著力解決並有預見性地將問題扼殺在搖籃裡,讓全方位、全天候的服務體系助推群眾脫貧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