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明知道武松武功高強,西門慶為何還敢得罪武松?

肋罔uvlZ8993


西門慶本身就是個淫棍,淫慾上來了還管你什麼武松不武松的,自從偶遇了潘金蓮之後,西門慶就戀上了這個有夫之婦。正所謂人在花下死,做鬼也風流。



所以西門慶就沒有把武松放在心上,再說了當時西門慶在當地也是有頭有臉的人物,要錢有錢,要人有人,而且自己還學了一身武藝。一般人根本不是他的對手。官場黑道上幾乎都有人,喊一聲那個不給點面子。所以對於區區一個都頭武松,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西門慶根本不屑一顧。


武松也就打了一隻老虎,有點名聲,因此被陽穀縣縣令看中,給了一個都頭的差事當,說官不算官,權利也不大,手底下三五個人,跟西門慶比那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再說了西門慶與潘金蓮接觸並非西門慶一人之錯,潘金蓮也不是什麼好鳥,這一對姦夫淫婦那是彼此臭味相投。因此越走越近,最後到了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

東窗事發後,無奈才毒殺了武大郎。早知今日何必當初,所以說西門慶當初也並沒有料到會走到這一步。因此就不純在西門慶怕不怕武松的問題。如果武大郎不死,武松也不會殺了嫂子潘金蓮更不會鬥殺西門慶,凡事都有因果的。



再說了武松與西門慶從未謀面,他哪裡知道武松有多厲害,另外還有一點,也許他當初可能還真不清楚武松和武大郎是親哥倆。所以當色鬼遇到蕩婦時,他們考慮的只是那種衝動的快感,而從不去想對方是誰的老婆誰的老公。


所以不管是在古代還是今天,只要姦夫淫婦勾搭在一起,最終都沒有什麼好結局。


任馳贏天下


其實西門慶也是不敢得罪武松的。

畢竟是做賊心虛,被武大郎撞破好事的時候,西門慶第一反應是躲到床下,經潘金蓮提醒,他才想起打倒武大郎奪門而出。可見這貨沒有擔當,膽小如鼠,平日橫行霸道不過是欺軟怕硬。

當潘金蓮轉告武大郎的話,武松會來收拾他們時,西門慶嚇得不行。畢竟武松連老虎都能打死,自己那幾下子未必是對手。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但所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人為了的利益可以不顧一切。

明初朱元璋為杜絕貪汙,頒佈了多項酷刑震懾人心,其中最駭人聽聞的就是剝皮揎草。饒是如此,還是有人鋌而走險。貪慾是人內心的魔鬼,靠外界力量是抑制不住的。

西門慶也一樣,他控制不了內心的色慾,色能給他帶來歡愉,所謂今朝有酒今朝醉,哪管明天喝涼水,以後的勞什子事懶得考慮。他們自以為不會被識破,做壞事的人不總是存個僥倖心理嘛。

真出了事,西門慶還是慫了,退一萬步說,武松不傷他們性命,拿到官府,也是要判刑的。西門慶平日裡是當地一霸,風光無限,下了牢,臉往哪兒擱。在裡面住個一年半載的,沒法尋歡作樂,生意也涼了,再次變個窮光蛋。換誰能接受。

西門慶一時沒了主意,還是王婆幫他出謀劃策,殺人滅口,西門慶本來就不是好鳥,此計正合他意,他拿來砒霜,潘金蓮毒死了武大郎。殺人罪更大,西門慶當然知道,所以他們早就合計好了,提前買通驗屍的何九叔,草草把武大郎屍體燒了完事。又在縣衙使錢做了打點。料想如此便萬無一失。

可是何九叔怕武松事後追查,便留了個心眼,拿了武大郎兩塊屍骨當證據。

西門慶,王婆,潘金蓮也是看錯了武松,覺得這人莽夫一個,即便有懷疑,也查不出個所以然。

豈料武松粗中有細,心思縝密,他就不信哥哥會暴斃,果然武大郎半夜託夢說自己死的慘。他找到何九叔,得知武大郎是中毒而死。又從惲哥口中得知整件事的來龍去脈。

人證物證俱在,武松原本是很剋制的,走司法途徑,狀告西門慶。可是縣官受了西門慶的錢,說死無對證,沒法查,讓武松別胡攪蠻纏。

正常途徑走不通,那就來點狠的。他找來眾人作見證,威逼潘金蓮和王婆說出真相,當場畫押,然後把潘金蓮刨心挖腹,祭奠武大郎。

西門慶對這事渾然不知,還在尋歡作樂,他以為自己買通官府壓下案子就萬事大吉,武松沒處說理便會不了了之,哪想到武松是個不要命的狠角色。武松打上門來,西門慶稍微反抗了幾招,就被武松扔下樓,摔個半死,又割了頭。

西門慶和潘金蓮通姦,加上之後殺害武大郎,並不是故意找死,是他們根本沒想這麼多。就像歷朝歷代揭竿而起的農民軍領袖,他們難道還要想,“萬一失敗怎麼辦,被抓了砍頭怎麼辦”,前怕狼後怕虎的,乾脆就別做大事。

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從來都是真理。


西堤君


西門慶對武松還真不是十分害怕,關於這點在書中自有描述。西門慶對武松的態度,有對於他武力值的忌憚,屬於輕易不想招惹武松的類型。但如果有足夠大的誘惑和好處,西門慶就會無視武松武力的恐怖,比如和潘金蓮的廝混。

要說潘金蓮,她的美麗和風騷在當地可算得上首屈一指的,要不然西門慶當地一個富戶,又慣使風月手段,什麼樣的女子沒有,偏偏要招惹武松的嫂子。在西門慶心裡,肯定也經歷過激烈的鬥爭,一方面是潘金蓮那樣的天生尤物,另一方面是武松那樣的打虎英雄,最終色慾戰勝了對武力的恐懼,西門慶還是選擇了潘金蓮。

西門慶之所以敢如此這般,一方面是他天生慾望強盛,對美色沒有抵抗力,另一方面西門慶仗著自己有錢,還會點武藝,平日裡作威作福慣了,也有幾分自大情緒。當然最重要一點,是西門慶平日裡就跟知縣什麼都上下打點,關係不錯,武松也不過就是知縣下面的都頭,真出了事有知縣撐腰。


《水滸傳》是一個講好漢們被逼上梁山的故事,有人說看完以後只有林沖一個人算得上是被官府逼上梁山的,其實武松也是,起碼也算半個。

西門慶和潘金蓮勾搭一塊,最終被武大郎發現,結果他被西門慶踢了一腳,最後一不做二不休,最終他們一起合謀害死了武大郎。武松回來以後覺得蹊蹺,他親自調查以後,發現果然是潘金蓮西門慶他們害死武大郎,並且他也取得了物證人證。那時候的武松一點不弒殺,相反他十分懂得法紀,把自己調查結果全部彙報知縣,希望他可以主持公道,講西門慶潘金蓮繩之以法,為之報仇。然而知縣本來就跟西門慶有往來,這次鬧出人命更是早早打點好了,武松的申冤一點效果都沒有。就因為這樣,武松才選擇了自己報復的模式,很快殺了西門慶潘金蓮,然後主動自首,被判了發配。也就從這開始,武松的積極性受到了強烈打擊,可以說是他上梁山埋下了伏筆。

表面上看武松因為西門慶潘金蓮走上了不歸路,但在這裡有個人物不動聲色,名字都沒提,卻是決定武松一生命運的關鍵,那就是陽穀縣知縣。這知縣雖不是大奸大惡之人,但絕對是個見縫插針,唯利是圖的厲害角色。從這倒也可以看出宋朝廷昏聵,是武松逼上梁山的始作俑者,為何這麼說呢。

這武松打虎揚名,陽穀縣的百姓都很感激,主動集資報答他,而那武松卻視金錢如糞土,他覺得當地獵戶因為老虎之事損失慘重,就把這錢當眾贈與他們。知縣一看這年輕人不錯啊,忠厚仁義,還會做人,關鍵本事也大,名聲也有了,當即招入麾下。武松本來是個街頭混混,一下子成了一個縣的都頭,那也是縣裡面的頭面人物了,如何不感恩戴德,果然當了都頭以後武松兢兢業業,表現出色。

然而,當武松拿出明證狀告西門慶時,知縣卻因為西門慶使了銀子給擋住了,武松竭力爭取,知縣就是死活不做主。武松這才激起了殺心,經過一系列周密安排,先在眾人面前讓潘金蓮認罪,直接殺了她,又拿著潘人頭去殺西門慶,然後去找知縣自首。


那西門慶自以為有錢能使鬼推磨,卻不想自己前腳送錢,後腳自己死了,失去了利用價值,知縣當即翻臉不認人。那武松去自首,知縣一看武松這麼烈性,自己不辦西門慶,武松居然自己動手了,西門慶都沒了,但武松是個好漢啊,於是他改了判詞,把謀殺整成了激情誤殺,武松就只判了個充軍。西門慶活著時候橫行霸道,風流快活,一死就灰飛煙滅了,往日裡再多的錢財在知縣那都不好使了。

與其說西門慶怕武松,倒不如說西門慶怕知縣為代表的官府勢力,不過他之前費盡心機巴結的官府勢力,根本就不把他當一回事,用得著的時候就問他要錢,用不著了連狗都不如哪。


一覽眾河小


西門慶原本不敢也不願得罪武松,只是他勾引潘金蓮時屬於精蟲上腦,把武松是武大郎的親弟弟這層關係早忘到九霄雲外去了。


請看當他被武大郎捉姦後,他把武大郎踢倒一病不起,潘金蓮提起武松時他的表現:

那西門慶聽了這話,卻似提在冰窨子裡,說道:“苦也!我須知景陽岡上打虎的武都頭,他是清縣第一個好漢。我如今卻和你眷戀日久,情孚意合,卻不恁地理會。如今這等說時,正是怎地好?卻是苦也!”


也就是說,自他見到潘金蓮的魅惑的容貌那一刻起,就被美色迷了心竅,一心只想著怎樣把這個美人搞到手,從沒有想過她的社會關係如何。而當他從王婆的嘴裡得知潘金蓮是武大郎的妻子時說:好塊兒羊肉,怎地落在狗口裡!此時的他只是想到為癩蛤蟆吃上了天鵝肉感到可惜,從而更為自己能夠成功勾引潘金蓮提高了把握而沾沾自喜。

當王婆與他為達到成功勾引潘金蓮目的定下“三步走”的策略時,他就一門心思的投入到這個事業當中去了,對於其他的一切毫不關心,更不會想武大郎還有一個做都頭的弟弟武松。

而等到他和潘金蓮一拍即合滾了床單的時候,別說武松是誰,是幹什麼的他不會想,可能就連他爸他媽是誰都忘記了,他就想天天和小潘盡享魚水之歡,這一刻,即使天王老子來也拉不住他。

上帝讓誰滅亡,必先使其瘋狂。等西門慶激情退卻後,經潘金蓮提醒,突然想起打虎英雄武松是武大郎一奶同胞的親弟弟時,即使害怕也已經晚了。隨後又在王婆的攛掇下邁出了作死的最後一步——用砒霜毒死武大郎,用錢打點了知縣,得到對方的承諾後,自我安慰似的以為可以高枕無憂,而上帝知道,此時他的生命只能以秒計算了。


田獲三狐


西門慶之所以明知武松武功高強,還敢和潘金蓮勾搭成奸,並慫恿潘金蓮毒死武大郎,有三個原因:其一,西門慶色膽包大,情慾戰勝了理智;其二,西門慶對自己的實力過於自信,認為自己有錢、有手段,武功也未必比武松弱;其三,西門慶對武松的實力和能力過於低估,認為武松鬥智鬥勇一定不是自己的對手。

其一,西門慶色膽包大,情慾戰勝了理智。

西門慶是那個時代典型的惡霸,有錢有勢有手段,貪財好色心狠毒。他以卑劣、下作、狠毒的手段大肆撈取錢財,再用撈取來的錢財編織保護自己利益的關係網,由此獲得權勢,再用錢財和權勢去訛詐、撈取更大的利益。當然了,有了錢財、權勢之後,他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目的,那就是享受人生!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內容就是玩弄各種各樣的漂亮女人。西門慶打從武大郎家門口路過,恰巧被閣樓上的潘金蓮的叉竿打中了腦袋,正想發作之際,仰頭看見砸他腦袋的竟然是個妖嬈的大美人,瞬間怒火秒變為諂媚的笑容,他怦然心動,剎那間就想要和這個妖嬈的女子勾搭成奸。西門慶玩過的女人多,養肥了他的膽子,認為只要是他看中的女子,哪有不上他的床的道理?西門慶這是典型的色膽包天,情慾戰勝了理智。

其二,西門慶對自己的實力過於自信,認為自己有錢、有手段,武功也未必比武松弱。

西門慶何許人也?本是陽穀縣一個破落戶財主,但他腦子好使,膽子大,心狠手辣,依靠一個生藥鋪起家,極善於投機鑽營,通過原始積累,賺了一些錢,再用錢拉攏官員,編織關係網,以此謀取更多的生意。他走的就是以錢養權、以權撈錢的路子,這其間,不知道幹了多少為非作歹的黑心事兒。他還使得些好拳棒,後來和武松對峙,能踢掉武松手裡握著的刀,看來武功也不弱。西門慶有錢、有勢、有武功,這三個要素疊加在一起,就構成了一個典型的惡霸。潘金蓮殺死武大郎後,公然和西門慶奸宿在一起,紫石街的街坊鄰居都只作不知,因為都懼怕西門慶。團頭何九叔去給武大郎斂屍前,西門慶請他喝酒,給他十兩銀子,何九叔心裡也懼怕西門慶,不敢得罪他,所以,只能悄悄收好武大郎火化後的兩塊骨頭留作證據。西門慶認為自己實力強過武松,只要武松死無對證,比如拿他沒轍。

其三,西門慶對武松的實力和能力過於低估,認為武松鬥智鬥勇一定不是自己的對手。

西門慶平日裡做慣了欺男霸女之事,欺負慣了別人,從未遇到對手,只有他欺負別人的份,而從未被別人打壓過,這樣久了,就給他造成一個錯覺,認為在陽穀縣,基本上沒有他辦不了的事兒,也沒有他對付不了的人,更沒有會令他害怕的人。西門慶肯定也知道武松這號人物,景陽岡上打死打老虎的英雄好漢,誰人不知?但他對武松的判斷,認為武松充其量只是個孔武有力的江湖漢子,除了一身蠻力,哪裡是他西門慶的對手?比錢,武松沒他有錢;比權勢,武松不過是知縣手下的步兵都頭,武松受制於知縣,而知縣又受制於他西門慶;比手段,西門慶幹過的壞事罄竹難書,武松哪裡比得過他的手段?所以,西門慶吃定了武松鬥智鬥勇都權勢都不是他的對手。遺憾的是,西門慶萬萬沒料到,武松不僅僅勇武有力,更有著非凡的智慧,居然劍出偏鋒,先幹掉他西門慶,這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喬鞅


今天我們都知道了,武松武功高強。

古人有句話叫“勞心者治人,勞力者受制於人”。對西門慶來說,武松就是一個武藝高強的莽夫。如果連武松這樣的人都害怕,那當一方富豪也太沒意思了吧?

如果我們拆分《水滸傳》裡清河縣發生的故事,我們會發現,其實是武松一直在得罪人。

首先是打虎英雄成為捕快,看到自己的大哥。武大郎就表示:

前些年你打死了人,累得我吃了官司。

隨後是潘金蓮的事情,我們說叔嫂之間,嫂子勾引小叔子,儘管不倫,但潘金蓮畢竟沒有明著把事情挑開說。但是武松就說:

籬牢犬不入。

這引得潘金蓮瞬間撒潑,各種罵武松。但問題來了,武松不會好好說話?

我們知道,世界上最容易被欺負的人,就是不長腦子的人。從某種意義上說,智力水平越高,越不容易被欺負,反之,智力水平低的,在社會上的地位就不會太高。

對西門慶來說,就算一個人再能打,社會地位不高,可以調取的社會資源有限,在概率上,他就無法構成威脅。畢竟魯智深已經很能打了,抓住他40~50人也就夠了。

那武松?至少在清河縣,真正怕武松的人,只有類似何九叔這樣的人。

沒想到武松是個怪物。

這就好比從天而降的隕石,或者一招傳說中從天而降的掌法。

撞上了自認倒黴。

但大概率上,武松這種無法有效調動社會資源的人,是不足為懼的。


酒騎風


明知道武松武功高強,西門慶為何還敢得罪武松?

民間有一句俗話: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

西門慶是怎樣一個人?他原是陽穀縣的一個破落戶,後來靠開生藥鋪起家,成了富甲一方的土財主,按照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暴發戶。另外,西門慶還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淫棍,欺男霸女,無惡不作。但是,西門慶明知道武松不好惹,卻為啥還敢得罪他呢?就是因為他感覺自己有錢有勢,武松也不會拿他有辦法。

色膽包天

在色慾面前,那些所謂的敬畏、人格、面子都不值一提,你看歷代的貪官汙吏,有幾個不是敗在石榴裙下?人一旦控制不住自己的慾望,就會像斷線的風箏一樣,衝得越高,摔得越慘。

有錢有勢的西門慶為了得到貌美如花的潘金蓮,他的心思全被美色佔據了,哪裡會想到“害怕”二字?但你說他不害怕也不現實,畢竟武大郎的弟弟武松是遠近聞名的英雄好漢,要不他也不會偷偷摸摸地去和潘金蓮幽會了。但西門慶的色慾在和害怕的鬥爭中,最終是色慾佔了上風,看來,古人發明的“色膽包天”一詞還是蠻有道理的。

僥倖心理

西門慶自以為做得天衣無縫,不會有人發現他和潘金蓮的私情,甚至為了和潘金蓮長相廝守,竟痛下黑手毒死武大郎。這一切,無不是他的僥倖心理作怪,他自以為有錢可以擺平一切,所以肆無忌憚。但他忘了一句話“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其實也正是西門慶的僥倖心理才使他一步步由“私情”走向“殺人”的境地,最終走向了一條不歸路。

身體依賴

據典故記載,西門慶糟蹋過的女人不計其數,甚至連自己的丫鬟和僕婦都不放過。有一次,西門慶到京師為蔡太師祝壽,被安排“獨宿”,西門慶那晚感覺“好難捱過”。對西門慶這種“一日不能無女”的習慣,竟有學者判斷西門慶有“性依賴症”,以至於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對外界的危險和後果失去了判斷能力。

認知錯誤

“今生偷情的,苟合的,都是前生分定,姻緣簿上註名今生了還。難道是生剌剌,胡謅亂扯,歪廝纏做的?”

這就是西門慶的“世界觀”,他認為,凡是今生和他有染的女人,那都是前世註定了的,是婚姻薄上註明了今生要歸還的。所以,西門慶才會對色慾之事孜孜追求,不知避諱。既然是“前世註定”,那就沒必要擔心害怕,躲躲藏藏了,所以他才追求潘金蓮,殺死武大郎,不想卻也因為“前世註定”被武松給殺了。

所以,西門慶明知道武松武功高強,卻還敢得罪武松,是由綜合環境和多種因素決定的。從西門慶身上,我們應該吸取一個教訓:做人不能太過分,欺人不能太過甚!


故事堂


其實嚴格的來說,西門慶並不敢得罪武松,他之所以敢毒死武大郎,最主要的還是王婆的一番引誘,以及割捨不下潘金蓮的美貌。我們先來看看西門慶初時聽到武松這個名頭的表現,以及一不做二不休的心理變化過程。

話說武大郎在床上躺了五天之後,非得作死的威脅潘金蓮說武松會回來替他主持公道的事,其實如果他不說,暗暗的把身子養好,再過五天武松就回來了,而潘金蓮一個婦道人家,天天跟著西門慶鬼混,也沒想到還有武松這茬。

潘金蓮聽到武大郎說這事,才想起來武松是個大麻煩。當潘金蓮把這事同王婆和西門慶說過後,西門慶是這麼個表現:

那西門慶聽了這話,卻似提在冰窨子裡,說道:“苦也!我須知景陽岡上打虎的武都頭,他是清河縣第一個好漢。我如今卻和你眷戀日久,情孚意合,卻不恁地理會。如今這等說時,正是怎地好?卻是苦也!”

這時候足以見到,西門慶對於武松的懼怕了,以他的囂張跋扈,平日裡又被眾人捧得高高在上,尊稱一聲“西門大官人”,如果不是真的畏懼武松,是不會發出這麼一連串的感嘆的。

而這個時候如果沒有王婆,西門慶和潘金蓮的事情或許會因為懼怕武松而終止,雖然西門慶為了潘金蓮願意“便是要我的眼睛,也剜來與你”,但他還是更珍惜自己的小命,估計要與潘金蓮拜拜了。

但陰險的王婆指點了西門慶一招,給武大郎下毒,把他給結果了,然後一把火燒個乾淨,用了斬草除根這一計,西門慶在美色之下,還是甘願冒一次險,這才有了毒殺武大郎的事情。這個還有詩為證:

雲情雨意兩綢繆,戀色迷花不肯休。畢竟難逃天地眼,武松還砍二人頭。

設想一下,如果西門慶不怕武松,那麼在武松回來的時候,他正和潘金蓮私通,就不會“驚得屁滾尿流,一直奔後門,從王婆家走了”這樣了,而是像武大郎捉姦的時候,一腳踢中武大郎的心窩了。

很多人在獅子樓那個情節裡,覺得西門慶能把武松的刀踢掉,就真以為他有多厲害了,實際上那只是在武松的暴怒狀態下沒有提防而已,等到武松端正心態來對付西門慶,一招就把所謂的大官人給秒了。

所以從這些細節來看,西門慶並不是不怕武松,而是實在是被王婆的引誘以及潘金蓮的美色給矇蔽了,他也自以為手眼通天,能夠將事情解決的不留痕跡,才會大著膽子將武大郎除掉。如果他知道最終還會被武松得知情況,潘金蓮再美他也不敢碰了啊!


魏青衣


西門慶勾引潘金蓮時已經是淫念上腦、色膽包天。但是他聽到武松的名字還是幾乎尿了褲子。

西門慶被砸本來非常生氣,但看見妖嬈的潘金蓮本尊時自己就酥軟了半邊, 內心十分歡喜,也不知道他是語無倫次還是強行諂媚,竟然問失手的潘金蓮閃沒閃到手,有拿木棍閃到手的嗎?

(《水滸傳》中的潘金蓮和西門慶)

西門慶本來不認識潘金蓮,王婆一頓攛掇,更勾起了西門慶的興趣,一提是武大郎的老婆,西門慶十分歡喜,估計覺得武大郎是個老實人吧!於是西門慶成了“大官人”,王婆成了拉皮條的。

三人完成不可告人的勾當後被武大和鄆哥發現,他們商量的時候西門慶說:“苦也!我須知景陽岡上打虎的武都頭他是清河縣第一個好漢!我如今卻和你眷戀日久,情孚意合,卻不恁地理會!如今這等說時,正是怎地好?卻是苦也!”

(《水滸傳》的武松)

連說兩個苦字,可以說是表面媽媽咪,內心哭啼啼。也道出了西門慶的心理,那就是西門慶和潘金蓮“情投意合”,就管不了那麼多了。西門慶也知道武松是清河縣第一個好漢,那也沒辦法了,木已成舟。

西門慶開始根本沒預料到被捉姦這樣的事,所以也談不上去主動得罪武松。此時王婆為了點金銀繼續她的皮條勾當,慫恿二人去鴆殺武大郎。

(《水滸傳》王思懿美女飾演的潘金蓮)

可以說西門慶和王婆是各取所需、互為表裡,為了掩蓋罪行,進一步犯罪,沒想到武松很聰明。

西門慶如此做還有個原因,他比較有錢,經常用錢幹一些見不得人的勾當。


泊圖泊途


西門慶也沒有招惹武松了,他也不想去招惹一個打虎英雄啊。

西門慶之所以串通潘金蓮毒死武大郎,不就是殺人滅口嗎?怕武大郎捅到他弟弟武松那裡去,這可是要命的事情,所以才要弄死武大郎。

其實,如果沒有武松,依照武大郎的軟弱無能,潘金蓮和西門慶私通被發現,武大郎也就忍氣吞聲了,他也沒有什麼辦法。

最後結局可能是武大郎休了潘金蓮,然後西門慶正式娶了潘金蓮,西門慶或許送給武大郎一點錢財銀子,不過武大郎不一定會收。

所以,武大郎之死,雖然潘金蓮是罪魁禍首,但是間接致死武大郎武松也有一定的責任,試想武松沒有來找他哥哥武大郎,這一切可能都不會發生。

再者說西門慶好色之徒,為了潘金蓮他什麼都敢做,就算是得罪武松又能怎樣,為了喜歡的女人,男人什麼都做得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