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美、俄兩國大豆進口成本最高相差900元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我國一直以來進口俄羅斯大豆較少,美國大豆較多的原因,除了兩者供給量和出口量差異很大以為,俄羅斯大豆進口成本遠遠高於美國大豆進口成本也是進口商們考慮的主要原因。

美、俄兩國大豆進口成本最高相差900元/噸,原來轉基因技術是主因

俄羅斯大豆進口成本遠高於美國大豆。

據鍾情三農瞭解,2017年度,從邊境口岸進口來的俄羅斯大豆的到岸價格在3800—3900元每噸,約合1.9—1.95元每斤,和國產大豆差距不大。

而同期,漂洋過海而來的美國大豆的到岸價格僅在3000—3100元每噸,摺合1.5元每斤左右,不僅比中國和俄羅斯大豆便宜,甚至比巴西、阿根廷大豆都低不少。

造成俄羅斯大豆價格為何比美國大豆價格高這個現實情況,其實並不是好不好的問題,歸根結底還是生產成本高低的問題。

俄羅斯大豆是典型的非轉基因大豆,生產成本高,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出口,價格都很高。

而美國大豆是典型的非轉基因大豆,生產成本更低,進口價格自然也很低,是世界最便宜的大豆。

美國大豆價格低,出口量大。

一直以來,俄羅斯大豆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都是遠遠高於美國大豆,這是一個客觀事實。就拿2017年度,我國的進口大豆的成本來說,俄羅斯大豆的進口成本在1.9元每斤左右,而美國大豆的進口成本在1.55元每斤左右,兩者每斤價差達到了0.4元左右,可謂是巨大。

美、俄兩國大豆進口成本最高相差900元/噸,原來轉基因技術是主因

和中國的國產大豆一樣,作為典型的非轉基因大豆品種——俄羅斯大豆在生產成本遠高於典型的非轉基因大豆品種——美國大豆。

正所謂“成本決定售價”,所以在美國大豆漂洋過海上萬公里後到達中國的完稅價僅為3100元每噸的時候,和我國只有隔河相望的俄羅斯大豆的到岸完稅價卻達到了3900元每噸左右。

對於用糧企業來說,動輒800元每噸左右的價差,足以讓他們做出選擇哪一種大豆。事實也證明,美國大豆進口量遠高於俄羅斯大豆。

2017年,美國大豆總產量10500萬噸左右,出口量達到了6000萬噸以上。

2017年,俄羅斯大豆總產量僅為360萬噸,出口量也只有區區100萬噸左右。

生產成本決定兩國大豆價差!

眾所周知,俄羅斯大豆是典型的非轉基因大豆,而美國種植的絕大多數都是轉基因大豆。

目前,俄羅斯和中國一樣,為了保護本國的農產品,禁止轉基因大豆在境內的種植。所以,傳統的非轉基因大豆種植成本更高,平均畝產值也較低,市場價格自然要賣高一些,否則就會賠本。

而美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轉基因大豆生產國,具有世界上最先進的轉基因育種技術和最強大的種植技術,再加上高效的機械化種植,足以讓其生產成本很低,畝產效益有保障,價格在全世界屬於最低,筆者曾經估算過,美國大豆的生產成本僅為1.1元每斤左右,幾乎是吊打全世界。

美、俄兩國大豆進口成本最高相差900元/噸,原來轉基因技術是主因

所以說,俄羅斯大豆其實和美國大豆並不具備可比性,就好比是拿煙花爆竹和航天飛機來比較一樣。雖然從最基本的原理上,兩者都是有相似之處,但是如果從本質上來說,有千差萬別。

就俄羅斯大豆和美國大豆而言,兩國之前的大豆種植產業發展差距甚大,甚至都不在同一水平線之上,拿非轉基因大豆和轉基因大豆來比較產量和成本,本身就有些有失公允,自然也就無法進行正常的比較。


分享到:


相關文章: